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能源和交通的包容度決定未來中國車市總量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7日 09: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當我們還在討論國內的二三級新興市場如何開拓時,應該説,在世界汽車版圖中,中國市場整體還是一個新興市場。新興市場的重要標誌就是人均保有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不高。另外,新興市場還有能源的挑戰、交通擁堵的壓力、市場增長的波動相對大等特徵。

  2011年的中國車市在經歷了2009年、2010年的又兩個井噴增長後,由於刺激政策退出、提前消費等因素制約後,遭遇了增速的放緩,全年車市可能會不增長甚至負增長,不過乘用車仍會有5%-10%左右的增長。

  未來,中國車市伴隨著GDP的高速增長,增長的潛力和數量都是可以預期的。但是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未來車市會增長到怎樣的程度,更多是看能源、交通等限制因素能夠給予多大的包容。降低汽車使用率,推廣節能環保車包括前沿的電動車等措施,讓汽車社會更加和諧後,車市將會增長得更穩健、更持久。

  ●高增長後回落屬正常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表示,從國內外形勢看,全球汽車産業和市場正在發生變化,我國正處在汽車普及發展階段,汽車消費仍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他表示,今年汽車的産銷增長下滑有一些政策和限購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經過前兩年的超高速發展以後的理性回調,不能説明未來市場的走勢。

  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表示,去年車市增速37%,今年乘用車增速最高10%,下滑的27個百分點中,經濟帶來的下降因素只有5、6個點左右,很有可能是去年、前年極大的鼓勵政策,刺激車市帶來了去年、前年超高速增長。今年不少刺激政策退出,超高速增長回歸到正常的水平。

  ●中國車市仍是新興市場

  蘇波表示,目前我國60%以上的汽車消費者是屬於個人購車,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二三線城市以及農村的汽車市場已經成為新的增長點,更多的摩托車、農用車開始升級購買汽車。他表示,我國汽車的發展潛力依然很大。

  徐長明表示,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汽車發展速度還會比較快,主要依據是我國車市現在依然處於第二個高速發展期,第一個高速發展期是從5輛/1000人到20輛/1000人,第二個高速增長期是從20輛/1000人到100輛/1000人。另外,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能夠保持在年均10%的速度,未來“十二五”期間,汽車産業增長速度依然會很快。他還表示,汽車産業的發展最好不要給大起大落的政策,讓汽車市場順其自然規律發展最好。

  標致雪鐵龍集團亞洲運營部政府事務總監胡小軍表示,“中國是新興市場,我們認為從現在起到2020年,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汽車增長處於停滯期,而新興市場是全球汽車發展的主要動力。”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有限股份公司總經理瀋陽表示,在國內的二三線等市場起步相對晚的地區,雖然需求量大增速快,但需求多樣化競爭激烈,需求質量高性能高的産品,很多網絡佈局還不夠全。二三線市場的增長已經説明了中國本身就是一個新興市場,而且這個新興市場之中機會還很大。

  歐盟駐華代表團貿易與投資處一等秘書司徒皎表示,中國的市場汽車保有量和人口基數相比非常低,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國家都已經飽和。未來幾年如果中國的GDP上升一倍,那麼汽車保有量也會上升一倍。他表示,“我們預計到2022年,中國將會銷售每年大概至少是3600萬車輛,歐洲將是1500萬輛,作為新興市場的中國具備這樣的增長潛力。”

  ●今年轎車仍會小幅增長

  中國乘用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再走刺激車市的路線已經不通了,財力會有壓力,刺激之後也會有負面的影響出現。他表示,今年車市很可能會零增長、負增長。不過轎車應該還會有5%到10%的增幅。不過到了四季度,去年銷量過大帶來了巨大基數壓力,因而四季度車市正增長的壓力很大。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表示,老舊車淘汰獎勵更新中,如果按照六年以上界限來確定的話,北京現在490多萬輛機動車當中就有200萬輛左右在這個範圍之內。對這個範圍的車通過政府補助淘汰老舊車,企業獎勵更新新車,通過努力使其中的一部分車實現以舊換新,實現存量優化,促進環境質量改善,也能帶動京城車市的發展。

  ●鏈結●

  A級車仍將是車市主力

  福特汽車亞太及非洲地區總部亞太非事業戰略執行總監伯萊瑪表示,預計未來亞太非市場在2020年將佔到整個全球汽車市場的28%,增幅達50%。未來十年內預計全球70%的增長將來自於亞太非地區。小型、中型和大型車的比例在2000年的時候大概是47%、28%和25%。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數量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小車整個佔到64%,中型車佔到19%,而大型車佔到17%。

  本版文/本報記者 王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