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9月6日訊 備受矚目的 《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公佈時間一拖再拖,記者昨日從環保部科技標準司獲悉,新標準最後的修訂工作雖已完成並獲批,公佈在即,不過,“新標準的文本公佈及公告需協同宣傳資料一同發佈”,一位負責人表示。
新標準公佈極為謹慎
上述負責人稱,環保部正在準備該新標準的宣傳資料,截止昨日已經準備就緒,但對於正式公佈的時間,對方仍稱“不好説”。這也讓關注這一消息面的各方人士有些焦灼不安。儘管,從目前得到的信息看來,即將公佈的新標準與之前公佈的二稿徵求意見相比,改動並不大,但據參與修訂工作的一位內部人士透露,新標準在後期修訂過程中,管理層面曾出現過激烈的爭辯,這也給新標準的最終內容蒙上了一絲不確定性。
該標準是自2003年以來,環保部首次更新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新標準大幅度提升了污染物排放標準,火電廠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制遠超美國和歐洲成為世界最嚴標準,並首次增設了汞及其化合物控制指標。可以看出環保部在“十二五”的環保力度之大和決心之強。
一邊是環保部鼓足了勁兒要推動火電行業的節能環保;另一邊是連續7個月五大電力集團火電業務虧損達180.9億元,以及9月股票市場電力板塊普跌,慘遭“開門黑”。不少業內人士對火電企業的生存境況表示擔憂:由於目前的市場通脹形勢沒有實際好轉,火電企業在高負債率、煤炭價格飆漲的雙重壓力下已陷入巨虧的泥沼,企業很難從利潤中劃出環保成本。
據中聯最新發佈的1-7月份電力行業經濟效益情況分析報告顯示,6月底,火電生産企業資産負債率為74.2%,貸款利率持續上升,對火電企業經營效益影響十分明顯;1-6月份,火電生産企業銷售利潤率僅為1.4%。分析人士稱,這將極大影響電力行業環保工作的推進。
而即將公佈的新標準作為強制性國標,對連連虧損的火電企業似乎雪上加霜,勢必對其發電積極性造成一定的影響。“火電廠新標準的公佈還需要尋求恰當的時機。”環保産業協會的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説。
尷尬的脫硝補貼
據了解,為改善日益惡化的環境,國家提出了“十一五”期間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10%的目標。以煤為主的火電企業首當其衝,國家對火電行業強制脫硫。但初始,企業寧願交納排污費也不願裝脫硫裝置,即使裝了也不願運行的現象比比皆是。直到國家制定了包括脫硫電價補貼一系列的政策後,才促使火電行業才完成二氧化硫減排任務。
根絕業內人士的估算,目前我國大部分排污收費標準僅為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成本的50%左右,有些項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這是促使上述現象出現的關鍵,也是多年來民眾及環保人士一直質疑國內排污收費標準過低的原因所在。
2007年,國務院在印發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中曾明確指出,“按照補償治理成本原則,提高排污單位排污費徵收標準,將二氧化硫排污費由目前的每公斤0.63元分三年提高到每公斤1.26元”,但直到“十一五”末,提高排污費、開徵環境稅等環境資源定價體系改革的問題依舊停滯不前。
這意味著,新標準中脫硝補貼成了火電廠新標準執行的充分必要條件。根據初步方案,“十二五”期間火電煙氣脫硝電價或享受每度補貼0.012元的優惠。
分析人士稱,脫硝成本比脫硫成本低,不會超過企業營業收入的3-4%。如果脫硝發電量能達到2010年脫硫發電水平,按照每度電0.012元計算,在“十二五”末,五大集團的脫硝年補貼將達到200億。“而這些資金來源最終都將均攤到用戶頭上,”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所以,一些環保機構及環保人士指責火電企業將本來應該承擔的環保責任轉嫁接給了社會,而不是企業自身通過的努力將環境成本內部化。“中國要探索一條新型的工業化道路,其最重要的特點是: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即以環境優化經濟。”中國工程院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一些評論人士也指出,應加快設置環境稅的進程,只有通過徵收環境稅才能真正激勵企業削減污染,長期讓中央財政支出治污補貼絕非長久之計。(記者:史江鑫 審核:劉慧 王玉飛 監製:呂正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