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盛媛 陳益刊
歐洲“朋友們”已經開始舉起刀叉伸向“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這塊大大的“重建蛋糕”讓他們口水直流。
他們正在試圖為自己在利比亞所發射的一槍一彈尋求“投資回報”。
當地時間1日,來自全球60個國家和國際機構的領導人或代表齊聚法國巴黎,參加一個名為“利比亞之友”的會議。
會議由法國總統薩科齊積極推動召開,並由他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共同主持,其核心內容是關於戰後利比亞重建。
在北約行動中態度積極的英法意各國會前的表態則更為直白,法國外交部長阿蘭 朱佩稱,法國介入利比亞軍事衝突是“對未來的投資”。英國、意大利則紛紛開始同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討論大型企業重返利比亞的相關事宜。
反對派許之“回報”
“利比亞之友”國際會議的主題是利比亞重建、討論利比亞的未來,法英則向媒體吹風稱,希望體現代價高昂的軍事行動不但能夠避免重蹈伊拉克覆轍,同時還能帶來政權的更迭。
而在3月表示不支持北約干預利比亞內政的俄羅斯和中國也派出代表與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8月31日表示,中方將以觀察員身份出席9月1日在巴黎召開的“利比亞之友”國際會議。
他于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願與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保持密切接觸,推動中利關係平穩向前發展。
關於中方如何參與未來利比亞重建工作,馬朝旭表示,中方認為當前最重要的是利比亞局勢儘快恢復穩定,實現政權的平穩過渡。中方支持未來利比亞開展政治經濟重建,願在互利共贏基礎上,為利比亞重建發揮積極作用。
然而,從歐洲國家所釋放的信號來看,他們試圖把這場利比亞重建大會變為“瓜分”大會。
事實上,利比亞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已經對那些支持反對派推翻卡扎菲政權的國家許下承諾。
8月25日,“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對外表示,反對派今後將根據各國在利比亞衝突中對反對派的支持和貢獻施以“回報”,曾經幫助反對派的國家將相應得到“獎勵”。
有法國政府官員稱:“我們的目標是,翻開新的一頁,並成為新政權的幕後推手。”
“(伊拉克)是一個成功的軍事行動案例,但政治過渡失敗。我們必須從中吸取教訓。”上述法國官員補充道。
在“利比亞之友”會議上,賈利勒將開設一個3小時的環節,闡述“全國過渡委員會”關於利比亞重建路線的想法,以及如何在18個月內進行選舉,避免重蹈伊拉克流血衝突的覆轍。
美國官員稱,他們還期待“全國過渡委員會”加強打擊卡扎菲家鄉蘇爾特等地殘餘力量的努力,以及捉拿卡扎菲的計劃。
一名利比亞軍事首領1日稱,卡扎菲正藏身於的黎波裏外一個沙漠小鎮,並謀劃著反擊。
無利益不戰爭。
“第一步應該是讓利比亞人的錢先回到利比亞政府手中,接著再回到利比亞人民手中。”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維多利亞 紐蘭説,“這是一個富裕的國家。他們希望自給自足,所以讓我們開始返還他們的錢,從而促使利比亞經濟回到正常運行軌道。”
事實上,美國以及在推翻卡扎菲政府行動上格外賣力的法國、英國、意大利,自身都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困境,這可能令任何“使用納稅人的錢幫助利比亞重建”的計劃都會遭到國內力量的反對。
然而,在利比亞重建過程中可以預期的鉅額回報是他們難以抵抗的誘惑。
一名美國高級官員稱,會上可能會討論通過搭橋貸款支援利比亞基礎設施重建的問題,但看來利比亞中期就能夠通過自己的方式償還。“這絕不是一次捐贈者會議。”
法英等國的算盤
多數分析人士認為,齊聚“利比亞之友”的歐美國家,一方面會商討這個國家的政治和經濟重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協調在這個世界第12大産油國的戰略和商業利益。
來自國際能源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利比亞石油儲量約430億桶,戰前産量為每天160萬桶,儘管利比亞石油産量約佔全球産量的2%,比重並不是很大。但對於歐洲國家來説,尤其是意大利等南歐國家來説,這是一個重要的能源産地。
作為戰前在利比亞最大的外國石油公司,意大利埃尼公司從今年4月開始就與利反對派保持接觸。目前,埃尼已派遣工程人員前往班加西。
賈利勒關於“幫助反對派的國家將相應得到‘獎勵’”的表態令歐美國家頗為興奮。
朱佩8月27日就表示,法國介入利比亞軍事衝突是“對未來的投資”。
“法國衝在最前面,在空襲的過程中也是貢獻力量最大的,利比亞反對派説過勝利後豎立薩科齊銅像。”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道,“按常規的邏輯分析,法國可能得到的回報最多,因為它是第一個承認利比亞反對派政府的國家,也是(戰爭中)最積極、衝在最前面的,其他的一些國家肯定也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回報。”
薩科齊和卡梅倫已計劃共同訪問班加西。
意大利不甘示弱。
在卡扎菲時代,意大利一向被視為擁有“特權”。兩國2010年貿易總額高達110億歐元(約合160億美元)。
目前,意大利急於同利比亞恢復戰前的那種親密關係。
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已宣佈,解凍約3.5億歐元(約合5.1億美元)的利比亞政府資産以用於利比亞重建。貝盧斯科尼還與利反對派領導人就成立“政府間委員會”達成一致。通過該委員會,意大利將為利比亞提供教育、醫療以及軍警培訓等方面的幫助。
儘管沒有參與北約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德國卻不準備放棄在利比亞戰後重建的利益。德國政府已宣佈將向利比亞反對派提供1億歐元(約合1.45億美元)貸款。
德外長韋斯特韋勒説,德國準備在利比亞重建工作中扮演“關鍵角色”。
英國則是另一個主角。
英國媒體8月31日報道,英國政府將向利比亞中央銀行發還被凍結的18.6億利比亞第納爾貨幣(約合15.5億美元)。
而在此前的8月22日,英國石油公司宣佈將在條件允許時重返利比亞。
未來的回報
雖然薩科齊一直強調,利比亞行動的目的是人道主義的,但業內人士分析稱,一個有利可圖的市場才最終令法國下定決心,推動利比亞戰事,並以區別於伊拉克的方式進行戰後重建。
“法國未來在利比亞石油天然氣資源方面的合同獲得上,利比亞政府肯定會有一定的傾斜,可能會有更優惠的條件,它會得到更多的合同,這是經濟方面。”賀文萍告訴本報記者,“另外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也會有這樣的好處,比如説利比亞政府要重建,不僅僅只是經濟方面,還有政府議程設置,未來軍隊重建以及警察力量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有法國的參與。”
“我們必須從過渡時期強勢介入。”一名法國政府消息人士稱,“因為我們從過去的經驗得知,你很可能會走錯路,而且失去在軍事勝利的力量。”
英國至今並未向利比亞派遣貿易代表團,而法國則不一樣,已經向利比亞派出了一些公司代表,評估利比亞當地的局勢和重建前景。
包括法國石油天然氣巨頭道達爾公司、歐洲最大的宇航公司歐洲宇航防務集團在內的法國大企業負責人早在今年6、7月份就前往班加西,同“全國過渡委員會”建立聯絡。
他們考察的正是原本被意大利對手搶佔的市場。
9月,所有在利比亞有業務的法國公司都將在巴黎同“全國過渡委員會”會晤,討論未來在利比亞的項目。
這被外界視為法國試圖在利比亞搶佔先機的信號之一。
“我們需要一步一步走。”法國利比亞商會負責人米歇爾 卡薩爾斯説,“但我們必須利用對法國公司利好的環境因素,無論那些來自土耳其或歐洲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的能力是否比我們更強。”
英國政府貿易和投資機構表示,正在同在利比亞有業務的公司談話,討論如何在未來的項目中幫助他們。
“歐洲國家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超過美國和歐洲之間的競爭,因為歐洲更依賴利比亞的石油,而且不僅僅是石油。”賀文萍説。
除了經濟利益以外,非法移民問題也是歐洲國家積極介入利比亞戰後重建的戰略考量。
利比亞作為歐洲後院,如果局勢持續動蕩,將直接給歐洲國家,尤其是意大利,帶來嚴重的非法移民問題。
今年以來,突尼斯、埃及、利比亞政局動蕩,大批難民涌入歐洲,已經導致歐洲國家,尤其是法國和意大利之間,就難民收容問題産生齟齬。
部分歐盟成員國主張修訂《申根協定》,加強邊境管控,這顯然將直接衝擊歐洲一體化進程。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國家自然希望利比亞儘快恢復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