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工資條例沒列入今年立法計劃 利益集體協調難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30日 16: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記者獲悉,備受關注的《工資條例》沒有列入今年的立法計劃,也沒有相關的工作計劃。

  “這個條例今年肯定出不來。”8月29日,一位人社部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按照立法程序,《工資條例》由人社部拿出初稿,遞交國務院法制辦,經過論證後再提交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

  “今年為什麼沒納入立法計劃,一個是利益調整的問題,參與方各自所代表的利益都有不同的傾向性,中間的調和任務比較繁重;此外世界經濟仍不穩定,我國經濟也受到影響,再加上目前的通脹形勢,大環境上不利於這樣一部條例出臺。”人社部人士告訴記者。

  條款尚未清晰

  中國勞動保障報社法律事務中心副主任魯志峰告訴記者:“從去年傳言《工資條例》將出至今,確實在立法上沒有進展,任何一部法律立法都會權衡各方面的利益均衡點,時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由於《工資條例》涉及到企業和員工利益平衡問題,有關部門擔心出臺後對企業與個人利益主體關係調整産生過大影響。

  存在爭議的依然是老話題,包括工資協商問題、工資增長機制問題、勞動定額問題、加班費標準問題。

  比如《工資條例》草案中最大的亮點是工資增長需要協商,企業增長要與職工工資增長適度挂鉤,這些亮點也是難點。

  “員工工資增長跟企業經營相挂鉤,這裡面不是簡單的挂鉤問題,中間要通過集體協商機制,協商的基礎就是企業的利潤增長,而且談判過程當中,企業的利潤是多少,要拿出依據,《工資條例》不會簡單的提工資增長與企業利潤相挂鉤,而是把它作為工資集體協商的依據。”人社部人士告訴記者。

  他強調,在企業盈利的前提下職工工資增長才有基礎,員工與企業利益共享機制肯定會貫穿工資條例起草的理念,而不是單方面的考慮企業發展或員工工資增長。

  據了解,針對工資增長的具體實現方式還未成形,企業利潤作為職工工資增長的基礎性條件,作為一個思路仍在探討中。

  相關部門另一個擔心是《工資條例》出臺後企業的承受問題,因為此前出臺的勞動保障領域法律已經側重保障職工權益。

  “比如去年出臺的社會保險法,當時出來的時候對企業的社保壓力也很大,社保的成本轉移等問題企業都需要考慮。隨著國家層面的社保法出臺,地方也要出完善社會保障相關的規定,企業的成本壓力會隨之加大,連續出臺這樣的法律不合適,立法要有一個漸進性。”魯志峰説。

  利益協調多艱

  諸多爭議背後,是參與立法的不同部門代表著不同利益表達。

  在《工資條例》起草過程中,參與立法的各方利益集體主要包括:代表工會的全國總工會;代表民營企業的全國工商聯;主要代表國有企業的中國企業聯合會;代表政府的人社部、財政部、國稅總局、發改委、國資委。這些主要的參與方,均牽涉到工資支付保障。

  比如同工同酬一旦出臺,派遣工與正式工的工資問題,固定工與臨時工工資問題都需

  要做出調整,人力成本變動會對企業經營帶來衝擊。

  再比如“工資”到底包括哪些內容,財政部、國稅總局、人社部、發改委以及國家統計局對於這樣的概念都尚未形成統一的意見。

  據介紹,從微觀層面,現在的企業內部工資改革缺乏依據,職工對工資增長有期待,希望條例出臺之後能夠明確促進工資的正常增長;從宏觀角度,出臺的時機成不成熟,出臺後會對社會造成什麼影響,尤其是對就業,這是宏觀經濟部門必須考慮的問題。

  “微觀經濟部門往往是從自身角度,對利益問題看得比較重,但政府層面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人社部人士告訴記者。

  目前這份《工資條例》的初稿內容,主要包括工資決定的方式、最低工資、工資支付、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工資的宏觀調控、工資法律責任等幾個方面。

  “有些條文還在反復的論證過程當中,比如同工同酬如何實現,雖然已有初稿,但相關條文沒有固定,只是討論的基礎,以後通過的《工資條例》和現在的初稿相比,可能面目全非。這種情況都是可能的。”人社部人士告訴記者。

  至於《工資條例》究竟何時能出,在記者的追問下,人社部相關人士表示,“最樂觀就看能否納入明年的立法計劃”。(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張曉敏

熱詞:

  • 工資條例
  • 立法
  • 計劃
  • 利益
  • 集體協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