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美第三輪量化寬鬆預期升溫 全球警惕再遭灌水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6日 10: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北京8月25日電 (新華社記者)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26日將在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表講話,外界對於美國出臺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3)的預期再度被點燃,因為正是在去年的年會上,伯南克釋放出信號,將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

  儘管市場有所期待,但分析人士多數預計近期出臺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接二連三的量化寬鬆不僅無助於美國經濟復蘇,而且會加劇全球流動性氾濫,引發新一波通脹洪流。

  市場鼓噪 政治作祟

  由於受到美歐債務問題的連續打壓和對美國及世界經濟前景的擔憂加重,全球股市近期如同坐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暴跌頻現。

  然而,就在伯南克講話前夕,美國股市截至24日出現了難得的三連陽,幕後原因正是投資者普遍期待伯南克將再次祭出量化寬鬆的狠招,給低迷的市場打一針“興奮劑”。在美國政府被高額債務捆住手腳,無力擴大財政刺激時,投資者們自然把救市的希望寄託在了掌握著貨幣政策的美聯儲身上。

  英國《衛報》近日刊文指出,去年伯南克發出了清晰的信號,美國準備第二次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受此刺激,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裏華爾街股指上漲了8%。英國金融城和紐約華爾街的市場慣性認為,既然伯南克在2010年那麼做了,今年可能再做一次。

  墨西哥一家金融諮詢集團經濟分析師魯文多明格斯也猜測伯南克最終將選擇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已連續四週走低的全球股市將受此提振而一扭頹勢。俄羅斯阿洛爾投資公司分析師納塔利婭列辛娜認為,如果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出臺,金融市場反應會非常積極,股市上升的態勢至少會維持到今年年底。

  除了市場的鼓噪,對於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的預期升溫還基於政治上的揣測。

  美國著名投資人喬治紹羅什在法國《世界報》18日刊發的專訪中指出,美國的經濟決策首先出於政治層面考慮。從目前情況看,美國需要採取刺激政策來提高産出和提振經濟增長,但提高公共開支的政治壓力導致美國政府無法採取這類措施,因此美聯儲被寄予厚望,很可能採取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以降低借貸成本,鼓勵投資和消費。

  近期出臺可能性不大

  時隔一年之後,美聯儲是否真的會再度開動印鈔機,開始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跟市場的熱捧形成鮮明對比,多數分析人士認為量化寬鬆並非明智之舉,近期出臺可能性不大。

  美聯儲下屬的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前行長羅伯特麥克蒂爾23日説,他並不期待在全球央行年會上聽到關於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的重磅消息,鋻於美聯儲此前的量化寬鬆政策未能帶來銀行信貸活躍的局面,伯南克可能會繼續就美國經濟目前復蘇疲軟的態勢進行表態,並表示美聯儲會延續當前的貨幣政策。

  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洪平凡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美聯儲近期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這不能解決美國經濟目前面臨的問題。

  洪平凡説,去年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時,美國通脹率僅為1%,低於美聯儲設定的2%目標,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5%。因此,美聯儲希望通過量化寬鬆政策達到兩個目標:一是防止通貨緊縮;二是通過降低長期利率促進投資和就業。但目前,美國的通脹率按照美聯儲的指標來看約為3%,不存在通貨緊縮風險,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降至2.1%左右的歷史最低水平,因此美聯儲很難再次運用量化寬鬆政策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

  俄羅斯投資分析師謝爾蓋格盧什科夫也認為,伯南克可能會讓投資者們的預期落空,因為從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的實施效果來看,其對美國經濟的貢獻極為有限。

  格盧什科夫指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只是推高了原材料價格並加劇通貨膨脹,如出臺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只會惡化美國通脹形勢,有可能徹底擊潰本已十分脆弱的經濟復蘇。

  美國《華爾街日報》22日撰文稱,市場投資人士預計美聯儲會宣佈新的刺激經濟舉措,但問題在於,美聯儲給經濟注入新的流動性只能幫助提振股票等資産價格,對於美國新增就業和經濟增長並不能起到多大作用。

  全球嚴防通脹洪流

  從前兩輪量化寬鬆政策的實際效果來看,如果美聯儲執意實施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不僅救不了美國經濟,而且會給全球經濟,尤其是新興市場帶來嚴重的投機和通脹問題,並最終損害全球經濟復蘇。

  美國企業研究所訪問學者、前美聯儲資深顧問艾倫梅爾策認為,美聯儲目前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將給未來留下隱患,也會帶來負面外溢效應。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再次開閘放水,將加劇美元的全球流動性氾濫,進一步推高大宗商品價格,由此加重中國等新興市場的輸入性通脹壓力,掣肘各國貨幣政策,並導致大量熱錢涌向新興市場,催生資産泡沫。

  去年11月,美聯儲推出總額6000億美元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這項已於今年6月底到期的政策不僅未對美國經濟産生積極影響,而且推動了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一路走高,新興市場飽受高通脹之苦。

  今年上半年,印度通脹率始終徘徊在9%的高位上下。為應對嚴峻的通脹形勢,印度中央銀行自2010年3月以來已連續11次上調利率,但通脹形勢並未出現實質性好轉。部分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中國的通脹率過去半年多時間裏也居高不下。中國國家統計局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6.5%,創出37個月來的新高。

  阿根廷總統克裏斯蒂娜近日呼籲拉美國家做好充分準備,防止發達國家將金融危機的嚴重後果轉嫁給包括拉美地區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

  俄羅斯北方資本投資公司首席分析師馬克西姆扎伊採夫指出,要切實推動美國及全球經濟的發展,必須採取在原則上與量化寬鬆政策不同的措施,例如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國家採購等能夠保證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措施,而不是通過量化寬鬆政策一味地把資金投向金融領域。(執筆記者:尚軍;參與記者:牛海榮、蔣旭峰、李明、王亞宏、劉愷、陳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