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歐洲已舉步維艱。
歐盟統計局8月16日公佈最新統計數字顯示,歐盟國家今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出現大幅回落,僅為0.2%。據初步統計的結果:與今年第一季度相比,歐元區17國和歐盟27國今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均增長了0.2%,與今年第一季度0.8%的經濟增速相比出現明顯回落。
更值得注意的是,歐元三大經濟支柱——英國、德國和法國,今年二季度的經濟增長都站在了衰退的邊緣上,德國的經濟增速僅為0.1%,英國僅為0.2%。更差的是法國,其GDP增速為零。歐洲有分析認為,歐盟國家經濟增速的大幅回落,預示全球經濟復蘇步伐已經出現乏力跡象,而深受債務危機困擾的歐盟國家,未來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事實,繼日本GDP負增長之後,歐洲開始下滑。雖然日本經濟下滑,更多地被認為是地震的結果,但那不過是雪上加霜而已,“雪”依然是“雪”,就算沒有地震,日本經濟也不可能比歐美更好。
眼下,穆迪正在考慮調降日本的債務評級,它認為,日本經濟已經失去了對AAA級的支撐能力。試想,如果日本利率因此被迫上升,那對日本的經濟是否將構成進一步打壓?當然。
再看美國。儘管美國情況看來要比歐洲、日本稍好,但高盛等投資銀行日前已經把美國今年的GDP增長預期下調至2%,而今年一季度,美國GDP增長只有1.9%,大大低於2010年第四季度的3.1%。
而且,歐、美、日的主權債務問題,已經捆住了發達國家政府的手腳,萬一真的出現經濟衰退,政府恐怕只能“幹看著”,可供它們托住經濟下滑的手段基本告罄。
還有物價。目前由於期貨市場加大了對投機的干預力度,所以商品市場還算穩定。但美國CPI在6月份已經達到3.6%,歐洲也差不多。如果美國一意孤行地推出QE3,那情況就很難説了。
這就是説,現在歐洲和日本已經發生了“滯”,如果物價再因為發達經濟體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而發生“脹”,那人們一直以來擔心的問題必定變成現實。因為,當“脹”蠶食國民收入的時候,物價上漲本身就會壓制需求,從而進一步加劇“滯”。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
歐元區正在想辦法解決問題。美國經濟學界給他們的建議是:發行歐洲債券。但這個方案被德、法否決了。這樣的否決是否又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或出於技術的考慮?不得而知。畢竟,創設“歐元債券”,德、法等於在用自己的信用為整個歐元區擔保,難免失去AAA評級,政府融資成本將相應上升。但是,斯蒂格利茨已經發出預警:如果歐洲不考慮整體的歐元債券,那歐元恐怕將消亡。
對於當今的世界經濟形勢,中國必須作出正確的判斷:到底是在“緩慢復蘇,僅僅是復蘇速度比預想的緩慢,又出現了一些新的不確定因素”?還是“根本就談不上復蘇,而且再次走到危險的邊緣”?我看更像後者。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中國都沒有理由心存僥倖,正所謂“有備無患”,中國應當做好“最壞情況發生”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