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張茉楠:中美兩國誰才是真正的“債權國”?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2日 10: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要扭轉這種被動的“負債權國”地位,必須加強人民幣在全球儲備體系中的地位,同時要變中國對美國國債投資為中國對美國實體經濟投資,增強國民財富效應。

  美國是具有正財富收益的債務國,而中國是具有負財富收益的債權國,中美兩國誰才是真正的債權國呢?

  從收益率上看,作為國際債權大國的中國已經陷入了“斯蒂格利茨怪圈”。所謂“斯蒂格利茨怪圈”,是指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將本國企業的貿易盈餘轉變成官方外匯儲備,並通過購買收益率很低的美國國債回流美國資本市場;而美國在貿易逆差的情況下大規模接受這些“商品美元”,然後將這些“商品美元”投資在以亞洲為代表的高成長新興市場獲取高額回報。

  從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看,今年一季度末,在4.39萬億美元的對外金融資産中,儲備資産佔了71%,在2.46萬億美元的對外金融負債中,外國直接投資佔了62%。以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計算,我國儲備資産的收益約為3%-5%,外國直接投資在我國的收益平均在20%左右。按此估算,3.04萬億美元的儲備資産年收益約1013億美元,1.53萬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的年收益為3060億美元,相差近3倍,凸顯出我國“負債高成本、資産低收益”的窘境。

  此外,作為不成熟的債權國,中國無法以其自身貨幣進行放貸,因此,大量貿易順差帶來的是貨幣不匹配和儲備資産貶值的風險。作為全球最大債務國的美國,債務不但沒有對其形成制約,反而成為美國維持金融霸權的工具。

  美國金融霸權體系的建立絕非一朝一夕,事實上,伴隨著國際貨幣體系的更替,美國早已完成了角色的轉換。在佈雷頓森林體系時代,美國在全球金融格局中扮演著銀行資本家的角色。另外,美國通過在商品輸出帶動下的資本輸出分享他國的貿易和投資收益,這是銀行商業資本獲取利潤的主要方式。

  根據美國經濟研究局數據,美國目前持有外國資産已經高達10.4萬億美元,而外國持有的美國資産是17.4萬億美元。也就是説,這其中的10.4萬億美元可歸因于和美國的資産置換,餘下的7萬億美元可歸因于外國通過貿易順差掙來的美元財富。數據顯示,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後的30年間(1973年至2004年),美國持有的外國資産平均回報率為6.82%,而外國持有的美國資産回報率只有3.50%。以目前10.4萬億美元的資産大置換規模來算,美國每年得到凈收益3450億美元。這個來自金融渠道的財富增加值,已經遠遠超過了實體經濟渠道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增加值。

  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反而成為美國資本的供給者,這種資本悖論反映出的恰恰就是全球金融分工體系嚴重失衡的局面。這樣看來,債務或是債權並非是一國金融霸權或話語權的決定因素,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的債權國的路途還十分遙遠。因此,中國要扭轉這種被動的“負債權國”地位,必須加強人民幣在全球儲備體系中的地位,同時也需要進一步改變外儲的資産負債配置結構,變中國對美國國債投資為中國對美國實體經濟投資,增強國民財富效應,才能真正提升債權國地位。

  □張茉楠(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