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進入“全民借貸”時代了嗎?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9日 0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全民借貸”,通俗的講就是投融資活動民間化、擴大化。我們知道金融無非就是資金的融通,隨著金融活動的日漸發達,為防止可能出現的危機,保證資金融通順暢安全,監管者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在監管覆蓋範圍之內的被看作是正規渠道,而在監管之外或是游離于灰色地帶的金融活動則屬於本文探討的“全民借貸”。

  如果將金融的發展史簡單分為兩部分,那就是金融媒介時代和金融脫媒時代。前一個時期,資金的融通渠道是,企業或個人銀行企業或個人,社會資金存入銀行,銀行再放貸到社會上需要的地方,也就是銀行的存貸業務。隨著資本市場的興起,金融表現出脫媒化的特徵,企業和個人可以通過證券市場進行直接的資金交換,越過了銀行這一媒介。

  在當下的中國,資本市場剛剛年滿二十週年,遠沒有達到歐美國家金融脫媒化的程度,處在這麼一個金融轉型時期,銀行作為融通媒介還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一旦銀行渠道不暢,就如同蓄水池的排水管道阻塞,水流尋求非常規管道流出,“全民借貸”也便由此産生。

  非常規渠道的“全民借貸”主要有三種形式:

  第一,銀行大企業中小企業。眾所週知,銀行出於風險控制考慮,更願意貸款給信譽度較高的大企業,尤其國企和上市公司很容易從銀行獲取貸款,但所獲款項並不全是投到實業當中,有一部分資金被大企業倒手貸給了中小企業,從中獲取利差。

  第二,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中小企業、個人。今年央行三次加息,六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緊縮的銀根令中小企業貸款雪上加霜。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迅速發展起來,它們從銀行以市場利率拿到貸款,或從非正規渠道獲得低息資金,再高息貸給中小企業與個人,獲取暴利。

  第三,C2C式民間高利貸。C2C顧名思義就是跳過仲介機構的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直接借貸,可以看作是一種民間的金融脫媒,但這類借貸又是最不便於被監管的。C2C民間借貸在廣大縣城農村普遍存在,沒有任何的擔保,僅憑雙方之間的一個書面協議,人情關係紐帶是賴以生存的土壤,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當然,也有一些人專門以放高利貸為職業,這時便往往跟黑社會等犯罪活動糾纏在一起。

  全民借貸在今年以一種近乎瘋狂的狀態發展開來,從各方角度分析還是有一定的必然性。

  銀行方面。在銀根縮緊和更嚴的監管條件下,貸款給大企業無疑是最穩妥的辦法,銀行有時也會與小貸、擔保公司合謀,分得一杯羹。

  大企業方面。因為獲取資金渠道的多元化,往往並不缺錢,這時便通過旗下的財務公司將錢投放出去,這種後果是使金融失去了為實業融資的功能,大企業沒有了擴大再生産的動力,只需放貸獲利便可賺的衣缽滿體。

  小貸、擔保公司方面。此類金融仲介的興起再次證明了有需求的地方就會出現市場,央行最近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末,全國已有小額貸款公司3366家,貸款餘額2875億元。蓬勃的發展卻也伴隨著很多的隱患,這類公司資質以及控制、抵禦風險的能力都有很大問題。

  中小企業方面。快速成長期的中小企業有著比大企業更強烈的資金渴求和更匱乏的融資渠道,申請貸款要走各種複雜的手續不説,還要跑關係請客送禮,最終能拉到貸款的也是少數。即便這樣銀行給出的年利經常高達10%~20%,倒不如借助民間渠道更划算。

  個人方面。高通貨膨脹令實際利率長期為負,把錢存銀行被人們看作是傻瓜,不得已轉向民間借貸市場,個人民間借貸不過是一種迫不得已的理財行為。

  “全民借貸”便這樣在各方合力之下滋生、壯大、蔓延開來,我們當然不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方政府。銀監會在今年6月出臺了十條措施,鼓勵商業銀行支持和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者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峻,全民借貸將原有的資金融通鏈條拉長,風險也隨之擴大,經濟一旦出現衰退,資金鏈斷裂産生的擴大效應會蔓延到整個社會,08年的金融風暴才剛剛過去,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從目前來看,政府所作的似乎還遠遠不夠。

  中國歷來有民間借貸的傳統,高利貸古已有之,被俗稱為“驢打滾”。事實上,民間借貸在當今金融市場發達的西方依然存在,這種準地下金融市場算是對正規市場的一種有效補充,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是不可能消除掉的。但我們不能用“存在即是合理”這句話來掩蓋問題,資本具有極強的逐利性,利益驅使往往會滋生風險和危機。民間貸款可以有,但不能這樣有,當前的全民化是絕不正常的。監管者應正視這一問題,令民間貸款陽光化,推動利率市場化,健全金融體系,莫讓楊白勞賣女抵債的悲劇重現在這塊土地上。(文:肖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