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每經記者 徐傑 發自溫州
“資金週轉急賣”“白菜價出售”“大降價”……極刺眼的文字出現在多家房産仲介門店的房源信息上,使得“拋房”的氣氛愈發濃厚——這裡不是別處,正是中國民營資本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溫州。
一切看上去充滿戲劇性:向來被認為是炒房團發源地的溫州,如今正陷入一場“拋房”尷尬。
近兩周,刊登在溫州媒體上關於拋售房産的廣告多了起來,有時報紙上甚至連續幾個大版面都是售房廣告。在外界人士看來,溫州全城正在刮“拋房風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此赴溫州實地調查,結果發現,“拋房風潮”來自於兩股力量:一是炒房者,二是急於自救的中小企業主。
炒房客變身拋房客
昨日(8月16日),記者在溫州市水心街道、上陡門、新城等地看到,多數房産仲介生意冷清。
“目前急著拋售的主要是資金鏈緊張的炒房者。”21世紀不動産溫州運營總監黃慧華表示,這段時間房東著急賣房的案例比以往多了不少,尤其是一部分拆借資金來炒房的人。據介紹,溫州房地産市場比較特殊,投資投機成分比較多,這些炒房者資金多是借貸來的,或通過擔保公司,或通過高利貸,本想短期見利後還上,但市場行情不好。
在這些炒房者中,黃洋 (化名)的經歷似乎極有代表性。上星期,黃洋終於等來了銀行放貸,款項只有500萬元,而他之前向銀行申請的是1000萬元,還缺一半,對他而言,這是一筆“救命”錢。黃洋是溫州當地一鞋業公司老闆,年初時,他以鞋業公司的名義向銀行貸了一筆半年期的生産資金,這筆錢最終卻被用於炒房。然而,由於市場“蕭條”,半年到期後,他只好向民間借債用來償還到期的銀行貸款,9月中旬到期,利率每月1毛,原想再從銀行借錢來還民間借貸,但現在銀行信貸緊縮,貸款利率上浮且很難貸到。對黃洋來説,如果9月份再還不上錢,他的房子以及經營多年的公司將被查封。情急之下,黃洋只想將手中的房子低價脫手。
“前一階段單價賣4.6萬元,現在可以減少3000元。”黃洋有一套京都城的期房,總面積146平方米,如果現在有人買,他願意總房價直接減去50來萬。據他稱,現在更多的只是問問,如果到了8月底,再沒有賣掉,他打算單價再降3000元。
“當地很多購房者是借錢來的,期限基本上在3~6個月左右,但如今銀行貸款難,導致不少人資金鏈緊繃。”溫州當地一炒房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有些到期債款還不上,房地産市場行情不好,只好向高利貸舉債。
事實上,除了炒房者,還有一批人也加入了拋房潮中。“目前一些製造業者,在銀行貸不到款,民間借貸利率又高,只好賣掉自己的房産自救。”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微博)對記者表示。
周凱(化名),從事房産仲介已7年多,經營的多是別墅排屋等高檔住宅。昨日,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找我代理賣別墅的特別多,我手頭有一套8000多萬元的獨立別墅,錦繡園四期,405平方米。前兩天,房東告訴我,自己企業資金週轉,銀行未貸到款,如果有人買,他可以直接降價500萬元。”
賣方普遍降價
今年上半年,溫州二手房市場遭遇“重創”。數據顯示,1~6月份溫州主城區二手房交易量4849套,而去年同期成交量是5980套,前年同期是7253套,今年比去年比去年同期減少了近4成。而在7月份上旬,甚至出現零交易量的情況。
記者採訪發現,溫州市中區一套學區房,70平方米,房東承諾單價可降5000元,總價減少35萬元。“房東都急哭了。”代理該套房産的仲介人員向記者説,“溫州市區的一套學區房價格一直要41000元/平方米,現在還沒有賣掉,眼看9月份貸款就要到期,房東真的要哭了,房東説36000元/平方米也賣。”
溫州樓市成交的冷淡讓不少炒房者心慌。“目前已成交的單價都比原來低兩三千元。”科威國際不動産溫州某門店負責人稱,“成交下滑,房價的微妙變化加劇了炒房者的恐慌心理。”
周德文則認為,炒房者信心不足導致了目前這種拋售現象。
“現在房産投資者的資金鏈緊張,壓力確實很大。”溫州市工商聯房地産商會副秘書長卓學宋表示,限貸、限購等調控政策重擊了這些炒客,尤其是限購,直接限制了房産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