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輪歐美債務危機讓這個夏天電閃雷鳴,脆弱的世界經濟在風雨交加下無助飄搖。自標準普爾5日調低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以來,全球股市劇烈波動,利空消息不斷翻新。面對快速蔓延的市場恐慌,歐美各國領導人不得不加緊行動,與時間賽跑。
美國總統奧巴馬8日現身新聞發佈會,專門就遭降級一事做出回應;法國總統薩科齊10日中斷休假返回巴黎,並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在此之前,歐洲中央銀行罕見地在週日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購買歐元區國家債券;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緊急召開記者會,宣佈提前實施財政緊縮;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則推遲休假,隨後公佈新的財政改革方案……
然而,高密度的新聞資訊之中,卻少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聲跡。事實上,自從7月26日宣佈休假開始,她就再也沒有公開露面。難怪德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圖片報》11日用一個醒目的大標題發問:“股市墜落、歐元震蕩,默克爾為何如此沉默?”畢竟,截至10日,德國股市已連續下跌11天,創下1978年的最長下跌紀錄,DAX指數共下挫1639.26點,跌幅高達22.6%。
不過,聯邦政府顯然不同意“默克爾不夠勤政”的説法。一位政府發言人告訴媒體,就如何平復市場情緒,默克爾先是在上週末與薩科齊、奧巴馬、貝盧斯科尼和英國首相卡梅倫等通了電話,隨後同法國發表了一份對穩定市場起關鍵作用的聯合聲明。默克爾和自己的經濟專家團隊也保持著密切的信息溝通。
16日,默克爾將飛赴巴黎與薩科齊再次舉行磋商,主要議題是歐元區如何協調立場,有效應對危機,之後她將出席新聞發佈會。這或許將是她近一個月以來第一次直接回答記者提問。
在一些記者和政治分析師看來,默克爾“沉默”的背後,大抵有兩大因素值得關注。
一是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對市場的擾動。歐債危機背景下,德國無疑是歐元區最具分量的國家。它是歐洲最大經濟體,在各金融援助計劃中均是最大的出資國。更重要的是,德國是哀鴻一片的歐元區中經濟發展最好的國家,外貿和內需兩旺,負債長期保持較低水平,堪稱拉動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因此,默克爾的任何言論都頗具分量。如果倉促表態或者言辭不當,反而有可能加劇恐慌和謠傳。
而另一個實實在在的現實困局也迫使默克爾不得不謹言慎行。近幾年,德國經濟率先復蘇,在歐盟一枝獨秀,但默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卻無法因此贏得民心。德國《焦點》雜誌7月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默克爾領導的執政黨基民盟及姊妹黨基社盟的支持度已跌至30%,是1986年開始這一調查以來的最低水平。而兩個主要反對黨社民黨和綠黨則獲得47%的支持。在今年上半年的地方選舉中,基民盟也接連在幾個州失去執政地位。
民調還顯示,大多數德國人反對用納稅人的錢援助希臘等國,擔心德國成為“失敗國家的自動提款機”,對默克爾現在採取的援助策略不滿。面對如此民意,加之明年即將舉行的聯邦議會選舉,默克爾在處理歐洲債務危機時必須首先考慮國內政治的影響。也正因為此,默克爾在歐洲債務問題上可以輾轉騰挪的空間已愈發狹小。
可以説,很長一段時間來,默克爾都在被現實夾裹著前進。一方面,歐元區嚴峻的債務問題讓德國不得不一次次出面捍衛歐元的安全,並在擴大救援機制使用範圍等問題上一再突破自己先前劃定的“禁區”;另一方面,國內的政治環境已讓默克爾很難拿出更為雄心勃勃的救助計劃。面對新一輪債務危機“烏雲壓頂”,默克爾手中的牌其實已經不多,不如選擇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