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網絡無處不在 民營書店如何夾縫求生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2日 09: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鳳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由湯姆漢克斯和梅格瑞恩主演的《電子情書》中,女主角經營著母親留下來的40多年曆史的街角書店,不幸的是,小書店要被男主角明亮寬大的連鎖書店擠掉。雖然最後兩個冤家因愛情走到了一起,影片卻沒有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書店才能生存”的答案。

  影片首播13年後的2011年,實體民營書店再次面臨“生存還是死亡”的考驗。這一回,挑戰者不止一個,在成本壓力下,互聯網這個龐然大物洶洶來襲,令實體書店無法喘息。去年以來,北京第三極書店停業,“風入松”無期限歇業,上海季風書園門店銳減……種種消息令人扼腕,都可歸結為互聯網的衝擊和産業鏈重構。

  當科技進步引發傳統行業面臨巨大壓力之際,傳統應當如何重新為生存定位?哀歌也有意義。“拯救書店”的系列報道,正是要探尋民營實體書店的命運和未來。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將於8月17日舉行的2011年上海書展主題是:“我愛讀書,我愛生活——傳承經典,譜寫輝煌”,宏大的主題與眼下傳統書店的倒閉潮有些格格不入。

  素有北大與中關村“書香名片”之稱的“風入松”無期限歇業,被稱為上海文化地標的季風書園門店銳減,傳統書店尤其是民營書店在互聯網的強勢衝擊下節節敗退。網絡書店的“低價”與“便捷”兩大殺手锏扼住了民營書店的喉嚨,讓原本就受不斷攀升的租金與人力等成本壓力的它們更加喘不過氣來。

  同時,互聯網的衝擊已經超越了人們的想像。一方面,數字化出版對傳統出版行業帶來巨大衝擊,另一方面,人們閱讀書籍的時間漸漸為各種網絡生活所替代。人們對傳統書籍的渴求在下降,勢單力薄的民營書店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有專家指出,傳統書店因其帶有公益性,政府已經開始重視,但對於民營書店,也需要給予和國有書店一樣的政策扶持,並且加強對網絡書店不合理價格競爭的監管。窮則變,變則通,民營書店欲在互聯網衝擊中生存,必須尋求新的多元化經營模式。

  網購時代

  樊律師每個月都會上花300元左右用於購買文學以及法律專業方面的書籍,他説,以前還常去上海書城,如今主要從噹噹、卓越等網店購書。

  “相對而言,傳統書店完全沒有優勢,而且一點優惠也沒有。誰願意花全價還要專門跑到書店裏買書?“樊律師説,”就算我逛書店時看好了,也是回來在網上買。”

  靳先生也説,早先他替導師採購了大量的專業書籍用於課題項目的研究,幾百本書籍都是從網上書店買的。他告訴記者,網上書店搜索方便,很快能找到導師要求的各種書籍,價格優惠之外還省了搬運的煩惱。

  網絡購買圖書的便捷性與價格優勢,將許多原本前往書店的購買者牢牢拴在互聯網上。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沈哲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傳統書店,尤其是民營書店目前正在萎縮,一個重要原因是,電子商務的興起促使網上書店大量出現,這些書店在成本方面有實體書店難以比擬的價格優勢,以及強大便捷的功能與服務,極大衝擊了實體書店的銷售量。

  房租壓頂

  在網絡書店大打“低價”與“便捷”兩張王牌、搶佔生意的時候,民營書店正在為房租發愁。

  2009年,季風書園目前在上海市區僅存的陜西南路站門店就曾遇到危機,在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等各方努力下,書園終於保住,並簽訂了“2+1”租約,即前兩年為承租期,第3年為優先承租談判期並商談後面的合同事宜。

  昨日,季風書園辦公室陸主任透露,今年年初已與出租方再次續約到2012年底,租金略有上調,至每日每平方米5元多。但陸主任説,對方已經給予了極大優惠。這樣,1000多平方米營業面積的陜西南路門店每月至少要付15萬元房租,這筆租金相比飽受網絡市場衝擊連連下滑的營業額,過於沉重了。

  媒體報道中也提及考慮到經營成本的問題,如果“風入松”得以重新開張,董事長王洪彬已考慮將新店面減小至300~400平方米。

  新的挑戰

  “民營書店萎縮,網絡營銷模式是一個重要方面,但同時,不僅僅是傳統書店,甚至整個圖書出版業都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上海大學影視學院副院長、中外傳媒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鄭涵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互聯網帶來的是對整個産業鏈的衝擊與重構。”

  鄭涵表示,傳統圖書出版行業一個重要挑戰在於數字出版問題。傳統的圖書即便通過網絡銷售渠道,涉及到也僅是銷售形式的問題,圖書的數字化,對將來的圖書行業産生深遠影響,對傳統圖書産品的銷售産生巨大衝擊,民營書店自然也受到波及。

  鄭涵説,“傳統的圖書,無論是紙質的還是電子化的,如何與人們在社區網站自己製作的內容進行競爭,也是一個問題。一種新型數字內容與傳統圖書也形成了競爭,這也是我們傳統的出版行業面臨的新壓力與衝擊。”

  江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徐建國也表示,對出版社來説,互聯網的影響一方面來自數字閱讀技術,另一方面則來自人們的網絡生活習慣,將有限的時間更多地投入到網絡生活中,國民的閱讀習慣和傳統將無法有所改變。

  徐建國指出,目前來説,圖書在銷售環節中的利潤很低,且不是必需品,很容易被其他娛樂活動所替代。

  資料顯示,2010年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業實現總産出為12698.1億元,增加值3503.4億元,佔同期文化産業總值的60%,成為文化産業中最大的産業。其中,數字出版産業實現總産出1051.8億元,增加值290.2億元,增長速度在全行業中名列前茅,數字出版的新優勢已經凸顯出來。

  但發展數字出版産業的同時,不可避免會對傳統出版業造成挑戰,影響傳統書店尤其是民營書店的命運。

  路在何方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沈哲彥指出:“與民營書店相比,國字號書店依然存在優勢:第一是擁有土地産權,租金壓力小,降低了書店運營成本;第二是政府給予國營書店稅收優惠;第三是國營書店在發行學校教材教輔等方面較民營書企更具優勢。”

  沈哲彥認為,圖書市場直接關係到精神文明建設和人民素質的提高,政府適當扶持國字號書店在情理之中。但整體而言,圖書市場屬於市場競爭比較充分的行業,政府應當尊重市場規律和優勝劣汰原則,推動圖書市場的公平競爭。對於專業性、學術性的民營書店,政府有必要通過相關扶持政策,例如稅收優惠等給予支持,對於一般書店,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政府可以給予適當支持。

  鄭涵也提出,類似新華書店這些國營書店佔據資産優勢,民營書店則完全自生自滅。目前情況下,政策也應對民營書店有支持力度,形成一個適度競爭的市場,從而形成合理的市場結構。

  鄭涵也指出,書店作為帶有公益性的實體,光靠商業很難運作,政府應該考慮是否加入公益性的發展方式,成為公益性或者半公益性的書店。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民營書店陷入目前的困境,租金、人力等成本僅是直接原因,根本的可能還是這些年網絡書店的圖書售價的持續走低,尤其是愈演愈烈的網絡書店之間超出競爭範疇的惡意傾銷。

  多元化模式

  “窮則變、變則通”,沈哲彥認為,“對於實體書店來説,應當從以下方面積極轉變。第一,轉變經營模式,學習星巴克的經營方法,變賣書為賣生活方式,通過將書店與生活方式的結合創造新的文化氛圍,獲得品牌溢價;第二,把握互聯網發展潮流,將線下的實體書店與線上的網絡書店相結合。但是,多元化經營適合規模較大的書企,大部分規模較小的民營書店不具備多元化經營的實力。”

  一個成功案例是美國最大實體書店巴諾書店(Barnes&Noble)。過去40年裏,巴諾書店一直是美國最大的書籍銷售市場,除了線下的強大實體店,巴諾還是全美第二大網上書店,僅次於亞馬遜,當前市值不低於10.5億美元。

  但沈哲彥認為,傳統書店引入投資屬於治標不治本的策略,因為目前實體書店遭受衝擊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缺乏資金,而且,對於大部分民營小書店來説,引入投資也是不現實的。任何一個行業均有其自身發展規律,行業中的企業不應是逆潮流而返,而應順潮流而動。在互聯網改變世界的大潮中,傳統實體書店必須與現代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相結合,才能獲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