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文物破損案接踵而至 藝術品保險的“盤子”誰來接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2日 09: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金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期藝術品風險案件頻發,故宮博物館文物失竊余波未了,一級文物破損案接踵而至。據初步統計,201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總成交額超過500億元。根據法國ARTPRICE發佈的2010年全球藝術市場趨勢報告顯示,去年按照全球各國在藝術品拍賣收益的統計數據,中國排名全球第一。但與此同時,由於藝術品市場存在專業門檻高、價值巨大、風險集中、估值困難等技術壁壘,長期來國內缺少專門的藝術品保險産品。

  去年底,保監會與文化部聯合發佈《關於保險業支持文化産業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確定了3家試點公司及第一批11個試點險種,其中就包括藝術品綜合保險。但記者了解到,儘管首批支持文化産業試點的保險公司曾力推過藝術品相關保險,但半年多來,該險種投保寥寥無幾。直至7月28日,人保財險才與某金融公司簽署了試點推出後的國內文化産業保險第一單藝術品綜合保險,標的價值為1.2億元。

  加強風險管理意識造成藝術品保險問津者寥寥的一個根本性原因是觀念問題。達信(北京)保險經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魏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目前不論國家級歷史博物館還是地方館藏,都有些價值連城的"寶物"。但因風險管理意識薄弱,它們大多覺得沒必要投保;另一方面,可能由於藝術品價值高,巨大的保費讓客戶望而卻步。其實,投保藝術品保險是利用資本杠桿,以市場化的方式來轉移風險。以此次一級文物受損為例,可以通過保險的保障功能來化解風險,並轉移國家的財務負擔。如果因為人為或自然原因致使珍貴文物等國家財産受損,其實也是對納稅人不負責的表現。”

  據魏鋼介紹,在國外,藝術品在館藏和展覽過程中滲透著“信託”的理念,即藝術品的託管對象將充當“受託人”角色,他們具有強烈的風險意識,並嚴格履行受託人的責任。一般説,購買藝術品保險是最直接的風險管控手段。對此,魏鋼建議國內有關部門或民間藝術收藏家進一步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加強風險管控手段,同時通過投保相關的保險來轉移風險。

  完善防損服務鏈由於文物具有惟一性,標的很難確定價值,保險公司一般不輕易給其投保,主要原因是國內缺乏專業配套的防損服務鏈(或稱完善的鑒定和定價體系),這造成保額難以確定並導致無法開展此項業務。

  蘇黎世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商業險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藝術品相關的評估評鑒、鑒定鑒價、藝術品修復等環節都存在空缺。作為一種特殊的財産損失保險,專業藝術品保險的建立有賴於各方面發展,其中包括培養專業藝術品核保、理賠及營銷人員;建立具有國際公信力的藝術品鑒定及鑒價的專業人員或機構;培養各類藝術品的修復專家;成立專業包裝、運輸公司及倉儲設備;提升收藏者對藝術品防損及購買藝術品保險的理解等。”

  針對如何緩解國內缺乏配套防損服務鏈的問題,蘇黎世保險認為可以由保險公司、保險仲介或經紀人來解決。在蘇黎世、倫敦,就有一批專業的核保及防損工程師,對於高風險的業務或特殊的投保標的,進行風險鑒定,他們在安保系統、氣溫控制、運輸、借出藝術品、估價等方面都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因此,加強保險專業人員與藝術品評估鑒定機構的溝通和合作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