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聞背景
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發佈的2011年上半年我國紡織行業運行形勢分析及全年走勢預測報告顯示,1至6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達1117.25億美元,同比增長25.73%,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3.69個百分點。在前6個月中,有4個月單月出口額超過200億美元。
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測算,1至5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價格增長21.49%。其中,1至5月紡織品出口價格指數提高24.91%,服裝出口價格指數提高18.91%。
今年1至5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價格增長21.49%。超過兩成的漲幅,在長期以價格競爭力取勝的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行業顯得特別突出。尤其是在國際市場需求不穩,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多種因素影響下,仍能有這個成績,無疑是一個讓人振奮的好消息。
棉花和化纖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激增等因素,是促使紡織品服裝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但仔細分析,單是成本增加難以支撐價格上漲,究其根本,我國紡織品服裝企業近年來進行的結構調整開始見效是其主要原因。年中之際,面對下半年更趨複雜的國際市場形勢,我們該如何看待紡織品服裝出口價格的上漲?
首先應該看到,通過技術創新和品牌培育,我國紡織品服裝在國際市場已經初步具有了議價能力。
紡織貿易是世界經濟中最基本也是最活躍的部分,而我國紡織更是世界紡織貿易主要推動者。在過去的20年中,世界經濟增長1個百分點,以美元表示的世界紡織服裝出口增長2個百分點,而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增長4.86個百分點。最近幾年,我國紡織貿易相對世界紡織貿易增長提速更明顯。
漂亮的出口數據證明,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形勢有所好轉,行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這主要緣于我國紡織品服裝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更加重視産品升級、工藝升級、設備更新和品牌培育。經過優勝劣汰,涌現出一大批現代化大型紡織品服裝企業。這些大型企業,無論技術裝備、生産工藝、生産管理方式還是産品設計,都已接近或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議價能力都明顯提高。海關統計資訊網的分析報告也指出,大型企業有較強的抗壓能力,不少規模較大的出口企業反映,今年訂單狀況良好,已做好擴産準備。
其次應該看到,新興市場拉動明顯,有待著力開發。
據海關統計,我國紡織品服裝對全球出口全線回升,對拉美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長顯著。1至5月,我國對各大洲出口額均呈兩位數增長。我國對歐盟、美國、日本服裝出口額持續增長,同比分別增長29.12%、16.07%和21.44%。對這些傳統市場的出口額為331.62億美元,佔全國服裝出口總額的64.66%,同比增長21.54%。對拉丁美洲、非洲、東盟、俄羅斯這些新興市場的出口額為81.43億美元,佔全國服裝出口總額的15.88%,同比增長36.53%,對新興市場出口增長幅度明顯大於傳統市場。數據表明,新興市場潛力巨大,必須著力進一步開發,將其培育成新的增長點。
再次,我們也應該看到,價格上漲也將給我國紡織品服裝行業帶來深刻影響。
價格上漲加劇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兩極分化。紡織品服裝進入高成本時代,原材料、勞動力、物流等成本進一步上漲,企業生存壓力加大。中小企業利潤率低、議價能力差,在行業中處於弱勢,再加上融資難,很難應對各種衝擊。目前我國紡織行業裏中小企業數量佔主體,主要生産中低端的貼牌産品。在産業結構調整背景下,産業資源將加速向大企業流動,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價格上漲也將加快我國服裝加工産業向外轉移的趨勢。東南亞國家對歐美出口能夠享受普惠制待遇,這些國家在稅收等政策上給予了國外企業相當大的優惠空間。隨著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成衣加工等部分勞動密集型且低價值的生産環節,正逐漸轉移到東南亞等地,但是紡織品面料這些具有技術含量的産業鏈環節依然保留在國內。今年以來,國內外的品牌服裝企業均加大了海外代工生産的力度,部分紡織品面料從我國出口到東南亞,做出服裝成衣後再轉銷至歐美、日韓等地。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在紡織品服裝出口産業鏈中的位置正在逐漸發生變化,而未來這種趨勢將更加明顯。
儘管今年以來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實現了持續良性的發展,但制約行業發展的因素同樣十分突出,除面臨出口訂單總量可能減少,還面對著原材料、勞動力和能源等生産要素成本的大幅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環保方面的約束。我國紡織品服裝企業應抓住市場機遇,通過提高技術含量、質量和原創品牌附加值,進一步開拓和深耕新興市場,從而實現更好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