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地方政府七個月減持25家上市公司股權 套現33億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8日 09: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投資者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批上市公司正成為地方政府或地方國資委獲取應急資金的來源

  為了遏制地方債可能帶來的危局,地方政府及地方國資委正在想盡辦法籌集資金,以應對未來地方債償債高峰。因此,掌控著654家上市公司股權的地方政府和國資委可能將此作為一個應急出口。

  這並非臆測,來自上市公司減持公告和大宗交易的記錄為此提供了佐證。根據《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的統計,在地方政府或地方國資委控股的654家上市公司中,今年以來被減持金額達到33億元,同比增長四成。

  與此同時,大宗交易平臺的成交金額也出現同比212%的大幅增長,其中地方政府和國資委控股上市公司的成交額同比增加8成。

  地方政府減持套現33億

  根據上市公司減持公告,我們發現,今年以來,地方政府和國資委掌控的654家上市公司中,有58家公司發佈了減持公告,合計減持金額達到112.5億元。

  其中,地方政府或國資委作為控股股東減持的上市公司共有21家,減持記錄有32筆。如果再加上地方國資委以非控股股東身份減持的股份,今年以來,地方政府及國資委減持的上市公司股份達到1.76億股,套現金額為33.1億元。

  上述地方政府及國資委的減持涉及的上市公司有25家,有10家公司被減持金額超過1億元。減持金額列在前3名的上市公司是華新水泥(600801)、湘電股份(600416)和馬應龍(600993),均超過3億元。

  其中,又以華新水泥遭遇的減持額最多。該公司今年發佈減持公告顯示,公司大股東華新集團在上半年進行了三次減持,其減持的股份是其所代持的國有股。而這些國有股的真正主人是黃石國資委。通過上述減持,黃石國資委從華新水泥處套現7億元資金。

  不過,由於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增長106%,業績有望持續向好,黃石國資委的大規模減持並未對公司股價構成影響,今年6月以來,華新水泥反而逆市上揚11%。

  另外兩家遭遇大幅減持的公司--湘電股份和馬應龍則分別遭到湖南國資委和武漢國資委的減持,其減持額分別達到5.86億元和3.09億元。

  套現額同比增四成

  從最近三年的減持數據來看,2010年和2011年兩年地方政府的減持金額同比均出現大幅上升。

  為了將現狀和過去情況進行對比,我們按照前述統計路徑,對2009年和2010年地方政府及國資委的減持進行了統計,時間區間均為當年的1月1日至8月2日。

  結果顯示,2010年1~8月,涉及到地方國資委減持的交易記錄有63筆,合計減持2.3億股,套現23.52億元。2009年,統計結果分別為50筆、2億股和14.96億元。

  從結果上來看,地方政府和地方國資委的減持在2010年就已出現高增長的苗頭。2010年前7個月,其減持額同比增長57%。今年則又比去年繼續增長40.7%。

  地方政府和地方國資委對上市公司的減持已經連續兩年出現大幅增長。這或許説明,在近期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的地方債違約風險,早在2010年就遭遇到較為沉重的債務壓力。

  在幾何式增長的債務下,地方政府在2010年通過大額套現來抵債,其減持慣性在2011年的償債高峰中得到了延續。不過,上述25家遭遇減持的公司只是冰山一角。因為上市公司大小非的減持公告,一般只在減持主體減持股份達到總股本的5%時才會公佈。因此,很多減持數據隱藏在公告之後。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地方政府和地方國資委的減持行為,我們借助另一個通道--大宗交易平臺對其進行剖析。

  根據大宗交易平臺的數據,今年以來,這一平臺的成交額在迅速上升。截至8月2日,今年大宗交易記錄的成交額已經達到82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2%。

  在這些交易所涉及的上市公司中,其實際控制人為地方政府或地方國資委的公司有131家,這些公司合計發生的大宗交易金額為109億元,同比增長82%。

  其中,大連控股(600747)、昊華能源(601101)、中泰化學(002092)等3家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涉及的大宗交易成交額最多,均在8億~10億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大宗交易中,有九成以上是折價成交的,七成以上的大宗交易折價率超過5%。個別公司的折價率甚至接近20%,這從側面反映賣出方套現的急迫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