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晨報訊(首席記者 姜葳)中國社科院昨天發佈《2011城市藍皮書》稱,2009年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已達2.3億人,佔全部城市人口的近四成。據預測,這一數字在2020年將達到47%左右,屆時,我國將首次出現“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取代目前的“金字塔”結構。
藍皮書指出,2000年至2009年的十年間,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的規模年均增長3.8%。其中,北京和上海的中等收入階層規模較大,分別達到了46%和38%。
近年來,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始終是城市消費的主力。分析中等收入階層的花銷賬單可以發現,食品消費一直在33%至35%之間,遠低於中低收入階層;而可以彰顯身份、引領時尚、體現生活品質的交通、通訊、教育、文化、娛樂以及居住等方面的花費,在“賬單”中的比例較高。
中等收入階層在國外一般被稱為“中産階級”,在我國一般指“中間階層”、“社會中間層”等,這一階層收入較高,工作、事業相對穩定,且有較強的消費能力。
■相關新聞
專家建議:經適房應讓位公租房
晨報訊(首席記者 姜葳)鋻於保障對象收入水平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昨天發佈的《2011城市藍皮書》建議逐步取消經適房,大力發展公租房,在“十二五”或更長時間內要將農民工納入到城市住房保障體系中來。
藍皮書指出,雖然我國絕對貧困發生率正逐年下降,但城市相對貧困發生率卻逐年升高。按照2010年《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截至2009年底,我國城鎮人口數為6.2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75元。基於統計數據測算,中國目前城市合理的貧困線大約在人均年收入7500至8500元之間,貧困人口數大約為5000萬人,是目前低保標準和受保人數的2倍左右。流動人口在醫療、子女教育、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困境將加劇城市貧困的發生,城市貧困人口的規模擴張及問題的複雜化,已成為影響城市穩定的一大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