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文|CBN記者 王林
財政部對於佔總收入更少但與最主要的消費階層更為密切的直接稅表現得不夠大方。
有一句話説,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肯定的,除了死亡和稅收。很多時候,稅收不會停,它只會從一種方式過渡到另一種方式,或者乾脆便是某些稅種的加減法。
最近兩個關於稅的政策值得關注。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6月30日通過了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稅起徵點由二審稿的3000元提高到3500元,修改後的個稅法將於9月1日起施行。
數月前,第一次個人所得稅修改草案的一稿(當時的版本是從2000元提高到3000元),人大並沒有通過。當時普遍認為人大希望財政部可以做出更大的讓步。
《經濟學人》評論稱,中國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除了保護窮人還包括維護中産階級的利益。所以人們認為按某些人大代表的議案將所得稅的門檻提高到5000元或許是個不錯的方案。
但財政部對此不予置評。現在提高了500元,事實上可能與中等收入群體的普遍心裏預期還存有差距。
另一個關於稅收的新聞是,自2011年7月1日起,中國將大幅下調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進口關稅,其中柴油、航空煤油將以零關稅進口,同時還將下調帳篷救生衣等救災物品,混紡布、亞麻紗線等紡織原料,鋅錠、鎳廢料等有色金屬原料,以及變色鏡等日用品的進口關稅。
減低汽油與柴油的關稅可能將有助於平抑目前正在不斷上漲的油價,對航空煤油的降低也整體提振了航空股的表現。
對進口貨物徵收關稅是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這被認為是一種間接稅收;個人所得稅則是一種直接稅種。對政策制定者來説,直接稅與間接稅之間的平衡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中國以增值稅為主的間接稅為稅收主要來源(超過70%),個人所得稅等直接稅種的佔比不到30%。
自由主義經濟學派認為稅收過高實際會減低收入,也會影響整個國民生産總值。但在某些情況下又難以減稅,比如發放了更多的貸款(國債)需要資金。
中國的稅收實際上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候。如果需要減輕通脹壓力就必須減稅以降低物價—上述兩個實際上都是減稅政策,但財政部對於佔總收入更少但與最主要的消費階層更為密切的直接稅卻表現得不夠大方;而如果下一步不能儘快調低燃油價格的話,那麼估計人們對財政部關於間接稅的減稅政策也不會有多大的興趣。
如果不能讓人們感到此次減稅帶來的福音,那麼財政部就可能白忙一場。
個稅改革的亮點與不足
起徵點調整,使得國家全年稅收減少1600億左右,約6000萬之前須納個稅的人無需再繳納,減輕了生活負擔,而稅收負擔的減輕又意味著實際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對擴大內需會有積極作用,進而推動稅收的增加。
雖然本輪稅改既大幅提高了起徵點,又調整了稅率,但其對調節收入分配的功效仍十分有限,遠非實質性改革。尤其是這些年來個稅法的幾次修訂都停留在對起徵點的調整上,公眾注意力也在起徵點的上調上,這不僅無法解決個稅問題,一定程度上還延緩了對稅制改革的推動。
中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的分類稅制只是對單個人的收入進行扣除,而沒有考慮到各自的家庭收入、家庭贍養情況等,因此無法體現個人負擔的真實情況。
另一方面,中國個稅收入總額中,來自工薪所得的收入超過六成,而“其他所得”僅佔11%。在收入來源多樣化的時代,這一結構顯然極不合理。工薪收入者承擔著絕大部分的稅收壓力,真正的高收入者卻成了漏網之魚。
為何要降稅
自2011年7月1日起,中國大幅下調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進口關稅,其中柴油、航空煤油將以零關稅進口。
財政部方面稱,此舉旨在進一步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保證國內經濟平穩運行,加強國內救災和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
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恒表示,大幅下調能源和原材料進口關稅對促進對外貿易平衡、改善能源機構和降低國內企業生産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
劉恒稱,降低進口關稅是中國外匯儲備戰略調整的需要。中國外匯儲備已經突破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多就涉及到資産配置的問題,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大量用於購買外國國債、政府機構債等虛擬資産,應當調整虛擬資産與實質資産的投入比例,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進口關稅有利於提高實質資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