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近四成城市人邁進中産階層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3日 15: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9年 所佔比重可能首超中低收入階層 “橄欖型”社會結構將首現

  本報訊(記者 王永生)今天,中國社科院發佈的《2011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指出,到 2009年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規模已達2.3億人,佔城市人口的37%左右。

  到2019年,城市中等收入階層的比重可能首次超過城市中低收入階層的比重。“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將首次出現。

  報告指出,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間,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的規模年均增長3.8%。北京和上海的中等收入階層規模較大,分別達到了46%和38%。

  近年來,城市中等收入階層始終是城市消費的主力,其消費性支出總量佔城市居民消費性支出總量的比重呈逐步上升的趨勢,一直在40%以上,2009年達到了49.3%,高出其在城市人口中的比重約12個百分點,但這一比重也一直低於其可支配收入總量在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量中的比重,其消費行為比較謹慎。

  在其消費性支出中,用在食品上的花費一直比較穩定,在33%~35%之間,遠低於城市中低收入階層,而用在可以彰顯身份、引領時尚、體現生活品質的交通、通訊、教育、文化、娛樂,以及居住等方面的花費在其消費中均佔有重要位置,遠遠高於城市中低收入階層用在這些方面的費用。

  其中服務性和交通、通訊、居住的消費比重呈穩步增加的趨勢,特別是服務性消費的比重與城市高收入階層的服務性消費比重比較接近,並且兩者的差距在逐步縮小。

  據預測,從2010年到2025年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規模將以每年2.3%的速度擴大,到2020年將接近47%左右,在2023年前後可能要突破50%,在2019年城市中等收入階層的比重可能首次超過城市中低收入階層的比重,即所謂“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將首次出現。

  專家解讀

  中産階層 是現代社會支撐力

  記者了解到,中等收入階層在國外一般稱為是“中産階級”,在我國一般指“中間階層”、“社會中間層”等,這一階層收入較高,工作、事業相對穩定,且有較強的消費能力。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胡建國指出,當今,中等收入階層的興起與壯大已成為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這一階層所承載的調節貧富分化、緩衝社會利益衝突的功能,以及社會地位公正獲得的示範功能和現代社會價值觀的示範功能,對於實現社會良性運行與和諧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現代社會的階層支撐力量主要是中等收入階層。

  “橄欖型”社會結構,顧名思義如同橄欖——“兩頭小,中間大”,它所表明的是社會階層結構中極富極窮的“兩極”很小,而中間階層相當龐大。

  此前,有專家指出,我國社會收入結構狀況是“金字塔型”,在金字塔型的社會結構中,經濟社會資源的分配存在較大問題,貧富分化較嚴重,階層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比較激烈。

  文/記者 王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