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上海醫藥登陸H股命途多舛,先是上市前期遭遇安徽華源向香港聯交所提交舉報信,5月20日成功掛牌之後股價卻不如市場期待般表現。不久前,驚現兩封從集團內部到上海國資委的舉報信,繼而出現副總裁葛劍秋辭職風波。
這使得集團的內部鬥爭浮出水面,部分投資者對上海醫藥管理層的團結性産生擔憂。目前,葛劍秋已經撤回辭呈。但有公司治理專家認為,公司內部有爭議屬正常現象,股價接連下挫的影響因素很多,高管職位變動未必是其主導因素。
上海醫藥H/A股均不盡人意
在之前的全球發售中,眾多投資者都對上海醫藥H股寄予厚望,全球最大醫藥公司美國輝瑞公司、全球最大主權基金之一淡馬錫、亞洲知名財務投資人國浩及中銀國際四家基礎投資者總共認購了價值5.5億美元的上海醫藥H 股股份。
東方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李淑花預計公司2011、2012、2013年每股收益為 0.96 元、1.21 元、1.48 元。國信證券研究報告也表示,假設赴港 IPO 股本攤薄 20~25%,估值仍較安全,維持“推薦”評級。
但事實上,以5月20日為基點,無論是H股還是A股,上海醫藥的表現都與分析人士的看法漸行漸遠,H股從發行價23港元/股節節下滑,8月2日甚至創出15.7港元/股的最低成交價,幸好當天最後上漲以2.23%收盤。截止8月3日收盤,上海醫藥定格到16.94港元/股,已經比發行價跌去26%。
另一方面,上海醫藥A股也多多少少受到一定影響。在公司實際控制人上實集團增持公司A股提振市場信心的情況下,仍然在6月20日下探到15.64元/股。
5月20日上海醫藥H股上市的當天,上實集糰子公司、上海醫藥股東上海上實增持了公司A股 9,803,224 股,佔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0.369%,增持平均價格約為 19.15 元。當天上海醫藥A股收于19.36元/股,而截至8月3日,已跌至15.79元/股,比5月20日縮水逾18%。
舉報信為何屢屢出現?
不知為何,上海醫藥屢屢遭遇舉報信,安徽華源的舉報事件尚未清理乾淨,又爆出集團內部人士向上海國資委提交舉報信,直指上藥副總裁葛劍秋在中信醫藥收購案中定價過高。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今年5月初,接連有兩封舉報信寄往上海國資委,稱“中信醫藥收購溢價PE倍數達25倍,定價過高,有國有資産流失之嫌”。種種跡象表明,舉報信可能是新上藥管理團隊內部人士所為,而掌管公司重組並購事項的是副總裁葛劍秋。
繼而傳出葛劍秋6月底憤而遞交辭呈的消息,離職原因雖然有各種猜測版本,但普遍的看法是與這兩封由內部發出的舉報信有不可分割的關係。7月28日,葛劍秋在接受《新快報》採訪時表示他在辭呈即將生效前改變主意,已經撤回辭職申請。
資料顯示,葛劍秋2009年放棄外資投行高薪選擇加盟上海醫藥,是新上藥重組、收購中信醫藥、登陸H股中都是重要決策者,在公司是“改革派”。收購中信醫藥時上海醫藥給出的40億元價碼曾被業內驚嘆為“天價”。但是這一收購對於上海醫藥在北京市場施展拳腳和鞏固其醫藥龍頭地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至於最終決定回歸,葛劍秋承認他與上海醫藥集團董事長呂明方私交很好。
未來股價何去何從?
目前來看,上海醫藥5月來遭遇的第一封舉報信的影響正在艱難地消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安徽華源舉報一案,和解談判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雙方都有誠意,沒有大問題。”現在存在案件管轄權上的一些爭議,因此沒有完全畫上句號。
對於後來的兩封內部舉報信以及高管可能辭職的問題,仁達方略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王吉鵬表示,如果放在非上市公司來看,高管辭職是正常的人事變動,有較長時間來評價辭職對公司的影響。但是上市公司不同,因為股市裏影響因素過多,投資者隨時可以用腳投票。他認為,高管辭職未必是股價下跌的主導因素,結合今年的總體形勢來看,可能是在釋放本來就有的投資風險。
但王吉鵬也提到,歷史上出現過一些公司通過高管“假辭職”來達到打壓股價的目的,但是總體而言,高管辭職只要符合相關法律規章,就無可厚非,“個人千變萬化,但制衡的程序是一直存在的。”
另一方面,公告顯示,上海上實及其一致行動人有計劃在未來 12個月內(自首次增持之日即 2011 年 3 月 31 日起算)以自身名義繼續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 2%(包含已增持的 0.486%股份)。
就在8月3日,上海醫藥H股呈現止跌反彈,上漲2.79%,收于16.94港元/股;A股則微跌0.75%,收于15.79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