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從金融危機中的“翻船”到今年上半年遞交出高收益率的亮眼成績單,外資行著實打了一場翻身仗,同時也開始扭轉此前國內投資者對結構性理財産品的印象
上半年,國內銀行理財市場可謂熱鬧非常,以中資行為主導的産品發行量呈膨脹式增長。不過,從上半年到期的理財産品收益率來看,外資行成為了最引人矚目的主角,尤其是東亞銀行和渣打銀行囊括了所有到期産品收益率排名前十的名額。
“外資行在中國銀行理財市場的加速拓展及形象的提升,對中國整體理財市場發展及成熟起著相當的推動力作用。不過,在其靚麗外表下,外資行理財本身所存在的缺陷依舊不容忽視。”一位銀行業內分析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外資行收益率搶眼
從金融危機中的“翻船”到今年上半年遞交出高收益率的亮眼成績單,外資行著實打了一場翻身仗,同時也開始扭轉此前國內投資者對結構性理財産品的印象。根據銀率網的數據統計,2011年上半年有6927款銀行理財産品到期,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理財産品有6292款,披露率達90.8%。從收益率方面來看,2011年實際年化收益率前10名均為外資銀行。
其中,東亞銀行一款“如匯通(美元)”系列1産品3年總回報率達97.1%,並以年化實際收益率32%位居收益率排行榜榜首。此外,渣打銀行有7款産品躋身“2011年實際年化收益率前十名”的榜單,有6款産品的年化收益率都達到了15%。
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投資建議及策略主管馮博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之所以渣打上半年到期的理財産品的表現不錯,主要在於對市場走勢的把握。在金融危機後,我們意識到海外的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都將出現反彈,因此在産品挂鉤標的的選擇上多以石油、金融類股票為主。”
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柏軒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同樣指出,結構性理財産品對於選擇投資標的的重要性。“在東亞獲得比較高收益率的結構性産品中,多數以挂鉤新興市場的表現為主。另外,結構的設置同樣相當重要,在市場形勢發生變化時,産品的結構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變化。”
信息透明度仍是硬傷
對於外資行上半年到期産品的優異表現,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外資行的理財産品多為結構性産品,且投資期限往往都在1年以上,從投資理念及操作方式而言,更富有理財的意義。而相比較而言,當前國內的中資銀行推出的很多短期和超短期理財産品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一些投機産品,對培育整個國內理財市場並無好處。外資行在理財的理念方面是值得學習的,而上半年外資行在理財産品發行量方面的大幅增長,也有利於整個市場的多元化。”
然而,外資行理財産品靚麗表現下的隱患同樣不容忽視。根據數據顯示,上半年中資行到期的6234款産品中有6203款都進行了披露;外資行到期的693款産品中僅有93款産品進行了披露,披露率僅為13.4%。對此,一位外資行工作人員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出於對客戶的理財服務並非以産品為主要目的,因此不是該銀行的客戶就無法獲得該行理財産品的一些具體信息,但是凡是該行的客戶,就可以通過個人網上賬戶看到所有的産品信息。”
此外,儘管外資行的結構性産品囊括了上半年到期産品收益率的前十位所有名額,但倒數排名的前十位同樣是外資行的結構性産品,上半年零收益、負收益的14款産品均為結構性産品。其中,惟一一款負收益産品為花旗銀行2010年1年期挂鉤指數和基金美元票據産品,其到期年化收益率為-3.22%。
“結構性産品設計相對比較複雜,需要較為強大的市場研究能力來作支持。而在當前全球市場錯綜複雜的情況下,對於尚未成熟的中國投資者而言,建議外資行的結構性産品還是要多以保本型為主。”上述分析人士進而指出,“同時,外資行必須正視在産品設計解釋及風險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作為一個在銀行業內工作近20年的專業人士,對於很多外資行的産品説明書我還是看不懂。外資行想要在中國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首要的工作就是提高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