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理財套利盛行 銀監會嚴查理財産品監管套利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1日 09: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核心提示:“整頓規範對理財産品的收益預計會有一定的影響,極端的高收益産品會有所減少。”

  “在銀監會6月底召開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座談會後,我們已開始對理財業務進行自查。”一家股份行零售部負責人20日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理財市場狂飆突進,普益財富最

  新統計數據,上半年銀行理財産品(不包括對公産品)發行數量為8497款,發行規模達8.51萬億元,超出去年全年7.05萬億左右的規模。同時,各種創新層出不窮,如銀行短期産品價格戰,繞過信託直接發放委託貸款、銀行投資他行或本行的理財産品、資産池運作等。

  大量看似創新的舉動,實際上卻異化為規避監管、實施監管套利的工具。記者從多位商業銀行人士獲悉,監管意見已較為明確,要求銀行不得面向大眾化客戶發行標準化的理財産品來發放委託貸款,不得通過相互購買理財産品或發行理財産品投資另一款理財産品來進行監管套利。同時,要求對資産池類理財産品、票據理財和信託收益權産品進行規範。

  “整頓規範對理財産品的收益預計會有一定的影響,極端的高收益産品會有所減少。”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不過,一些銀行零售部人士稱還未收到相關文件,另一些則表示,要落實自查和整改需要時間。

  理財業務多宗罪

  “現在中資行理財是越監管越創新。”一位銀行理財專家透露,部分地區一季度理財業務翻倍增長,監管層在前述座談會上已警示銀行理財業務中的種種問題。

  首當其衝的是理財價格戰。今年以來,受存貸比、流動性影響,各行吸存壓力空前。表現在理財産品市場為産品越發短期化,預期收益率持續升高,甚至引發惡性競爭。

  以6月末為例,出於月末、季末攬存壓力,各行紛紛推出超短期、高收益産品。如中信銀行曾于6月24日成立了“中信理財之優債計劃139期”,這是一款超短期高預期收益理財産品,期限僅4天,銷售起點5萬元,年化收益高達7.5%-8%。

  “個別銀行的理財産品確實存在高息攬儲的嫌疑,我們面臨的壓力也很大。”一位股份行零售部負責人表示,“如基礎資産池的收益率只能最高達到5%,但最後銀行給投資者5.5%,那麼另外0.5%銀行就需要通過其他收益彌補,然後兌付客戶預期收益。”

  一位參會的銀行業人士介紹,目前有變相高息攬儲嫌疑的理財産品,主要存在兩種行為:一是理財資金未進行實際投資,而直接通過銀行內部資金轉移價格,按産品預期收益兌付;二是理財資金進行實際投資,但當收益存在缺口時,銀行通過直接劃撥方式或其他渠道的盈利來填補該類理財産品的收益缺口,即違規轉移內部收益。

  銀監會警示理財監管套利

  其二,前述參會人士稱,監管層發現越來越多的理財産品,實際上淪為變相調節監管指標、進行監管套利的工具。比如,一些銀行通過投資購買他行發行的信貸資産類機構理財産品或本行理財産品。

  “比如某銀行的大客戶有融資需求,但銀行沒有貸款額度,於是找一家對手銀行,由對方發行信貸類理財産品來滿足客戶需求,自己再投資這一理財産品。”一家中小銀行投行人士説,上半年這類例子較多,也有很多農商行、城商行為了收益買大行的理財産品。

  這更多體現在銀行間互持,兩銀行可通過理財産品渠道,對敲信貸資産。操作模式是,信貸先“出表”,變成其他金融機構的信貸資産,然後通過投資他行理財産品的形式,又進入應收款項類投資科目。這類現象在2009年信貸額度受控時就曾出現,截至2009年末,民生、興業、深發展、南京、寧波5家上市銀行投資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理財産品(含信託收益權)的餘額共約721.87億元。

  其三,是銀行理財行為不符合相關監管規定,如部分銀行繞過信託公司,通過募集理財資金,對客戶發放委託貸款,幫助客戶融資。

  再如部分銀行發行理財産品,通過受讓信託收益權的模式,規避銀信合作新規,滿足表外融資需求。日益增多的票據型理財産品中,部分也涉及違規。部分銀行將票據融資排除在信貸資産之外,不經過信託公司直接將理財産品投資于銀行票據資産。

  此外,銀行人士透露,監管還指出目前銀行資産池運作模式盛行,而這類産品幾乎是“黑箱操作”,單個理財産品沒法實現成本可算、風險可控。“部分理財産品間接投資政府融資平臺、兩高一剩企業,“鐵公雞”和房地産開發項目,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要限制這些貸款時,理財卻仍在輸血。這也引起了各地監管的重視。”上述人士説。

  不得互持理財産品

  “比較明確的監管要求已經被提出,預計很快會開始實施。”不過上述人士表示,監管層並非像外界所傳那樣一刀切禁止前述産品設計,而是針對不同問題有不同的監管要求。

  “對於理財價格戰現象,要求規範資産池類理財産品,不能通過短期化和違規提高收益率等手段變相高息攬儲。”上述股份行人士透露。

  據記者了解,銀行加強信息披露也有所要求,比如理財産品的投資方向和投資品種的具體投資比例,要求完全信息披露。其中,要求銀行不得開展多個理財産品同時對應多筆資産的資産池類理財業務,對每個理財産品的投資資産應單獨管理。

  而對於理財套理財、互持理財産品等問題,監管則明確,銀行不得通過相互購買理財産品或發行理財産品投資另一款理財産品進行監管套利。

  監管之所以開出“紅牌”,主要是其中風險較大。據記者了解,銀行購買他行或本行資産池裏有信託貸款或信貸資産的理財産品時,按目前的會計準則,無法將資産池中的各類資産還原進入貸款科目,因此存在突破存貸比限制、進行監管套利的可能。

  更為甚者,還出現大量的理財套理財——即銀行發行一款理財産品再投資他行理財産品,這類層層包裹的産品非常複雜,不僅客戶很難辨別實際投資標的,且法律關係也更加複雜。

  對於委託貸款、信託受益權等問題,監管主要是進行規範,針對委託貸款産品亂象,監管要求是,不允許銀行委託貸款提供擔保,不得面向大眾化客戶發行標準化的理財産品來發放委託貸款。此外,銀行還不得繞過信託開展信託受益權業務。“通過信託,可以起到一定風險隔離作用。”股份行人士説。

  不過,多位銀行人士表示,落實這些監管措施可能還需要一些過程。

責任編輯:李芮

熱詞:

  • 理財
  • 套利
  • 盛行
  • 銀監會
  • 嚴查
  • 理財
  • 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