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融資難壓縮中小企業利潤空間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7日 18: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産經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記者 雷士武報道

  由於原材料、物價和勞動力等生産要素成本居高不下,導致中小企業利潤下降甚至虧損。資金緊缺成為其面臨的最大難題。加之銀行對於中小企業的惜貸,將其逼向銀行之外的非金融系統。

  近些日子,廣州白雲區一家從事手工工藝術品行業的陳老闆一直愁眉不展。“找錢”成了陳老闆最重要的事情,與陳老闆類似的在白雲區還有很多。

  “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也沒有這麼艱難。”陳老闆對《中國産經新聞》記者表示,“生産成本上漲,利潤不斷壓縮,資金開始緊張,銀行又不給貸款。”

  其實,銀行的日子也不好過,銀根緊縮導致銀行也“差錢”,甚至出現高息攬儲的現象。

  銀行對於中小企業惜貸,將其逼向了銀行之外的非金融系統,擔保公司、私募基金、地下錢莊等各種名目的非金融市場生意開始火暴。“年初的時候,利息還是3到5個點,現在已經到了7到9個點了,還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流進來。”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降低成本,從生産上壓縮原材料用量,這樣可以節省一部分成本。”上述知情人説,用犧牲産品質量的方式維繫生産,可能面臨著更大的風險,無異於“飲鴆止渴”。

  再就是縮減人員,實在扛不住那就只有“棄單”了。“就是有訂單也不接,因為即使接了也沒利潤,弄不好甚至還要虧錢,不如不接。”一小企業老闆無奈地表示。

  本來可以隨行就市,成本上漲那麼産品價格也就上漲,可現在中小企業面臨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由於小企業沒有定價權,只能跟著大企業屁股後面。而大企業漲價直接推高物價,進而引發通貨膨脹加劇,所以招致國家相關部門的約談。

  “誰漲價誰死的更快。”一位不願具名的小企業主告訴記者。

  在多重因素扭結交織的環境下,中小企業主們在圈子內互相幫助,誰急需資金先給誰湊,以“抱團”的方式試圖度過這段艱難時期,以期迎來經濟環境的好轉。

  目前,銀行對於中小企業的惜貸,除了自身資金緊張外,還有來自於對中小企業經營的不信任。

  中山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儲小平分析認為,“中小企業融資難主要原因是,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普遍存在透明度差、財務信息公開性差等現象,另一方面與金融機構信息溝通欠缺,導致銀行對這類企業的放款有一定的疑慮。”

  有專家建言,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加強自身管理,增加其透明度。同時,國家應該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特別是在金融服務方面,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放貸。另一方面規範非金融機構的業務經營,使其公開、透明、合法化,嚴厲打擊“地下錢莊”等非法金融活動。

  如今,廣東省已著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局長張文獻日前表示:“相關部門已注意到目前部分企業面臨的各種困難,廣東相關部門正在推進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的落實,並與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溝通,在融資方面積極爭取政策,幫助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日前,工信部發言人朱宏任在上半年新聞發佈會上也透露,目前國務院正在研究進一步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尤其是針對小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