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萎縮三成半 止跌無量難言企穩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7日 0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申萬研究所 桂浩明

  □申萬研究所 桂浩明

  與本週一相比,週二股市的最大特點也許就是成交大幅萎縮了。週一兩市合計成交了2185億元,但是週二的成交金額只有1440億元,萎縮了34.08%。一般來説,股市在經歷了大跌以後,成交量會出現一定萎縮,但是像這樣的萎縮,也並不多見。

  對於週一的下跌,比較普遍的解釋是動車追尾事故引發了人們對高鐵的擔憂,進而導致整個股市下跌。這當然也是事實,當天高鐵板塊跌幅超過6%,領跌大盤,表明它確實是市場上最主要的做空動力。但是回過頭來想一想,如果高鐵不出事故,那麼週一股市是否就不跌了呢?實際上大家都明白,上周股市收出了日線四連陰,上週五在周邊市場大幅反彈的背景下也僅僅上漲了0.18%,顯然其本身調整壓力不小。與此同時,匯豐公佈的PMI初值低於50%,令投資者對於經濟增長的擔憂升溫。而越來越多的信息顯示,短期內通脹還很難下來,這就不但使得一些人對於調控將出現鬆動的預期落空,還強化了銀根將繼續收緊的印象。在這樣的背景下,股市要上漲幾乎是不可能的,需要下跌以重新確認底部支撐。當然,基於當時的實際情況,投資者一般來説也不會想象大盤會有很大幅度的下跌,最多也就是看到2700點而已。畢竟,股市在這之前是連續四週反彈,看漲後市的情緒還在,並且隨著中報的密集公佈,有很多人在想象出現中期業績浪或者形成業績增長板塊的可能性。因此,當時的格局是,大家看到了大盤存在下跌空間,同時又普遍認為跌幅將是有限的。

  但是,高鐵追尾事件的發生,令投資者不得不去思考這樣的問題:那些業績高增長的行業,特別是其中被認為具有技術優勢的高端製造業,是否真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強大?畢竟,高鐵板塊的脆弱性已經暴露。問題在於,這種脆弱性恐怕並不是高鐵板塊所獨有的,譬如風電行業最近出現的倒塔、脫線等問題,雖然還不算太嚴重,但同樣不是什麼小問題,都表明快速發展背後基礎不夠紮實的狀況。以往,很多投資者關注“中國製造”板塊,特別是對其中一些“世界冠軍”企業寄予厚望,認為其具有高增長的潛力,是股市中最有投資價值的品種之一。現在高鐵事故發生後,這種認識自然會發生變化。於是也就有了週一除高鐵以外,工程機械、基建、建材等多個板塊同樣大幅下跌的局面。板塊風險與大盤本身的調整壓力混合在一起,導致了股指的猛烈向下破位。投資者的恐懼心理,引發了各路資金奪路而逃,這樣一來當天的成交量自然急劇放大。當然,在非理性局面形成後,股市也就一定會出現超跌。

  現在超跌是過去了,投資者情緒也慢慢穩定了下來。一方面,市場可能會認識到那種過於激烈的殺跌未必是理性的,但同時也會對未來行情作更加深入的思考。於是,就像以往的大跌一樣,在沒有進一步利空出臺的情況下,隨後會有小反彈出現,但是這種小反彈一定是缺乏成交量支持的。特別是高鐵事故的影響很大,市場還沒有完全消化,因此更多的投資者此時會選擇觀望,所以成交的萎縮就會更加明顯。但是也因為這樣,小反彈並不能説明市場已經見底,後市還會有進一步的調整走勢出現。因此,時下的成交萎縮局面,很難想象成是從量的角度來提示探底行情的完成,相反,只是表明了一點:在經歷了突發事件所帶來的恐慌性下跌以後,市場需要對突發事件本身及其影響做更為深入的思考,同時也需要消化原本就存在的利空影響。因此,後市會表現出弱勢整理的格局,而在這個格局行程過半之前,難言大盤已經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