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備受關注的政務公開又有了新話題。今年3月份的常務會議上,國務院決定繼續壓縮中央部門的“三公”預算,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中央財政決算時,將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支出情況納入報告內容,向社會公開。公開的最後截止時間是6月底。然而,20余天過去了,98家單位中仍有50多家“猶抱琵琶半遮面”,遲遲不肯掀開“三公”預算的蓋頭。
消息一經公佈,輿論譁然。質疑未公開單位有“難言之隱”者有之,批評其意圖“矇混過關”者亦有之。批評質疑聲,再次讓下力氣推行透明化行政的國務院遭遇尷尬:原本希望中央部門率先垂范,卻因下屬部門不給力再次蒙羞。即使在公開的40多家單位,除了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國家審計署等部門或因快捷詳細、或因解釋到位或因規範細緻受到好評外,不少部門因未拿出更大的誠意而遭受圍觀者批評甚至奚落。
儘管如此,筆者卻絲毫不懷疑剩下的50余家單位會在不長的時間裏公開“三公”預算。筆者以為,這些單位首先是中央級單位,他們位於行政體系的塔頂,一言一行都有著示範效應,其行為若失范會起到極大的負面效應;其次,國務院“三公”公開施的是善政,于國於民都可圈可點,相信對這一大局,各單位的執牛耳者還是拎得清的,還應該是知道孰輕孰重的。那為什麼至今還沒做出實質舉動呢?可能因一些歷史與現實的心結和考量,讓他們還懷揣畏難情緒,沒能下決心面對公眾。他們缺的只是時間。
或許正是出於這些認知,一些論者認為哪怕只是形式上的公開,都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在某些時候,形式就是內容。
筆者對這一認識持肯定態度。“三公”公開只是政務公開的一小步,其目的是施政透明,是為了讓社會監督,更好地預防腐敗。相信98家中央單位制度化常態化地公佈“三公”預算後,省、縣、鄉各職能部門也會形成制度化常態化的“三公”公開。屆時,在形式上實現“三公”公開這一關鍵步驟,為內部糾錯和社會監督提供了又一抓手。
然而,儘管筆者認同某種程度上“形式就是內容”這一説法,但仍不免要擔心些許,擔心為了形式進而流於形式,更進而形成新的腐敗鏈條。為何這樣説?我們先來看看何為“三公”。按照官方的解釋,“三公”消費即用財政撥款開支的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用老百姓的話説就是“因公出國”、“公務車”和“公款招待”。與“三公”相應的潛臺詞是“特權”、“享受”、“浪費”,正是這些潛臺詞的存在,“三公”消費最為民眾所詬病。
根治這些潛臺詞的正是“節儉”二字,是為建設“節約型政府”。“節約型政府”不是靠喊口號能建成的,需要的是各級官員的內省,從內心深處認識到節儉之於長治久安的重要性。“三公”公開也好,行政透明也好,都是治標之策,是從外圍引入的糾錯機制,靠外部的監督來約束開支,終究只是舍本而逐末。但這並不意味著不要“末”,而是在加強“末”的同時,更要在“本”上下功夫,這個“本”即是溫總理多次講的“道德情操”。
儘管多次講,“道德的血液”何時流進每一個公務人員的身體內,卻仍是個未知數,極有可能永遠是個未知數。這從上至鐵道部前部長劉志軍下至某村委會主任前赴後繼地落馬即可看出,“道德的血液”仍不時遇到“大塞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新的擔心出現了:在外部強制“三公”公開的背景下,相關單位會否形成新的腐敗鏈條?筆者的邏輯是:“三公”消費之所以經常超標,深層原因是想享受“三公”待遇的人多,“三公”消費對外體現“特權”對己滿足“享受”對國家造成浪費,而在追逐“特權”與“享受”時,“浪費”往往被置之不理。“三公”預算被壓抑甚至減少,而享受和特權的意識卻沒有減少甚至仍會膨脹,那該如何解決?更隱蔽的權力尋租,是最可能的路徑依賴,即讓下級單位承擔,讓下屬企業承擔,讓所管轄企事業承擔等。在做這些的同時,就更難避免權力讓渡了。
筆者相信,這些擔心絕非危言聳聽。筆者在為“三公”預算公開叫好的同時,更希望進一步推進行政改革,把改革向縱深推進,從制度上盡可能減少權力尋租,以開闊的胸懷引入或改革監督機制,不讓“三公”公開流於形式,不讓政務公開和行政改革成為空談,建立勤政廉潔的現代政府,進而告慰天下滿懷期望之黎民。(許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