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誰來為中冶56億元投資巨虧買單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0日 13: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年來,包括中化集團、中石油、中石化、中國中鐵、中國兵器等眾多大型央企都出現投資失誤出現巨虧的現象。這次,巨虧又輪到了中冶集團的頭上。其子公司中冶恒通僅僅成立4年時間,就虧損了56億元,成了一個“甩不出去的燙手山芋”。

  中冶恒通位於河北唐山海港開發區,佔地2784畝,員工4000多人,總資産約140億元。其最初是中冶集團與唐山恒通合資所建,股權易手後目前是中冶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當時中冶集團的目的之一是為上市增加資産規模。但未料此後中冶恒通反成為上市的包袱,中間經由港中旅短期託管又退出。

  有媒體引用河北鋼鐵集團一位管理人士的話説,中冶恒通如此巨虧,實屬罕見。中冶恒通不是鋼鐵生産企業,而是一家鋼材深加工企業,主要生産金屬壓延涂鍍板産品,利潤主要來自加工費,而在鋼鐵業,加工企業並不太容易發生鉅額虧損。

  即便出現了高達56億元的鉅額虧損,中冶也只是在自己官方網站挂出一則説明,只把中冶恒通出現巨虧的原因簡單歸結為“生産線和生産設備改造未完成、債務負擔過重、財務成本過高、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金融危機衝擊等”方面,對於公司先期投資決策失誤沒有絲毫反省。

  “中冶恒通的鉅額虧損,反映了包括中冶在內的央企在重大投資決策方面很不謹慎,風險意識較差。”7月19日,一位要求匿名的冶金業專家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經濟上升期,這些企業仗著自己是央企,財大氣粗,對潛在的市場風險視而不見或者是不夠重視,導致在經濟回落期,以前存在的問題相繼暴露並出現鉅額虧損。

  對於中冶恒通出現虧損原因的解釋,上述專家告訴本報記者,4年間中冶恒通的管理層接連換了4任,造成責任不清;還有媒體爆出其內部管理十分混亂,幫派林立。“中冶的解釋只是巨虧的表面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在於其公司內部的治理和管理體制、決策機制、問責機制不健全並存在嚴重問題。”

  對於此次出現鉅額虧損,中冶集團一位管理人士坦承,收購恒通“是過於草率了”。而有業內知情人士則認為,其出現虧損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中冶恒通“非同一般的管理混亂、盲目投資”。

  “央企作為全國人民的共同財産,我們無法容忍其如此‘交學費’,隨便一個投資項目就可以虧損幾十億元,雖然你承認收購過於草率,但一句話解釋就算完事了嗎?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態度。”上述專家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很明顯,我們現在缺乏一個對央企投資失誤責任承擔和追究的機制,而沒有責任追究制度,恐怕央企未來的投資還是會出現此類失誤和巨虧。(記者 王松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