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延續半月之久的中芯國際人事動蕩,最終以張文義出任董事長兼代理首席執行官暫告平息。
“張文義出任董事長,其實是臨時性的過渡方案,是經過多方博弈及平衡之後做出的一種妥協。”分析人士賀在華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中芯國際的“內訌”源於對控制權的爭奪。
隨著中芯國際原董事長江上舟的辭世,由其聘任的CEO王寧國在例行董事會意外落選執行董事一職,由此爆出中芯國際大股東大唐電信與其他海外股東之間對控制權的爭奪。隨後,鬥爭很快蔓延至公司內部,形成了以CEO王寧國和COO楊士寧為主的兩派博弈。
“王寧國辭職是大唐控股的勝利,而張文義出任董事長也將牽制下任CEO人選的楊士寧。”賀在華認為,中芯國際接下來仍可能面臨人事變動。
事實上,此次人事爭鬥是中芯國際內部長久以來的臺籍高管和大陸高管的矛盾總爆發,王寧國離職似乎打擊了臺籍高管的氣勢,但臺籍高管管理集成電路行業經驗熟稔,大陸高管則經驗不足,大陸高管主導後能否順利推動公司向前發展仍待觀察。
中芯國際似乎經歷了一場毫無意義的內耗。
“此次人事震蕩對中芯國際來説,可能使其進入2年左右的虧損期,今年的業績將下降13%—15%,中芯國際將遭受嚴重考驗。”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經過此次人事震蕩,如果中芯國際短期內無法穩定客戶關係,未來可能面臨訂單縮減局面。
中芯國際在經歷了長期虧損之後,2010年好不容易實現了盈利。但如今的“內訌”,不僅註定是一場沒有贏家的爭鬥,而且受傷害只能是中芯國際本身以及中國的半導體産業。7月18日復盤後,中芯國際的當日股價跌幅近一成,業績或將再次面臨大幅下降的考驗。
現在,中芯國際的希望寄託在了張文義的身上。
江上舟生前曾多次強調,中芯國際要堅持兩個“I”發展,即Independent獨立的 、International國際化的 ,不希望中芯國際被改造成一個國有色彩濃厚的企業,因為行業特點決定了它不能封閉發展,這也是中芯國際誕生時的良好基因。
64歲的張文義是中芯國際原董事長江上舟的同學,曾任原電子工業部副部長、華虹集團董事長。兩人的經歷頗有相似之處:都曾做過官員,都擔任過大型半導體製造公司的董事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
“張文義是在江上舟病重期間‘特別安排’進入董事會,頗有‘托孤之意’,上述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或許在江上舟心目中,張文義是接替董事長職位的最佳人選。
不過,有業內人士擔心,大唐強勢爭奪控制權且隱隱佔得上風,如何避免被改造成國有色彩濃厚的企業,並繼續引領中國半導體産業的發展,成為擺在張文義面前的最大難題。
其實,張文義在執掌中芯國際之後,還將面臨諸多現實問題。比如,中芯國際拿什麼來吸引全球一流人才加盟,如何吸引有豐富經驗的CEO人員加盟?如何讓中芯國際業務重新走向正軌?這或將是業界最為期待的。記者 李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