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上半年公路水路交通固投增長15.5% 增幅放緩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9日 0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記者 陸婭楠

  今年續建項目和新開工項目較為集中,資金供求原本就較為緊張。在通脹預期增強、物價上漲壓力較大、貨幣政策持續收緊的背景下,交通運輸業面臨建設資金籌措難度加大、成本上漲、運力過剩等諸多因素的不利影響。

  交通運輸部日前發佈交通運輸業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分析顯示,在客貨運輸較快增長的同時,交通運輸業面臨建設資金籌措難度加大、成本上漲、運力過剩等諸多因素的不利影響。交通運輸部表示,將千方百計籌措資金,保持交通建設發展的可持續性。

  內貿吞吐量增幅遠高於外貿,體現經濟結構調整初顯成效

  上半年,我國客貨運輸增長較快,特別是快遞業務增幅明顯。全國共完成公路客、貨運量分別為161億人、131億噸,分別同比增長8%、14.7%;完成水路客、貨運量分別為1.14億人、20.1億噸,分別同比增長10.5%、15%;郵政完成業務收入796億元,同比增長25.8%,其中快遞業務收入335億元,增長26.5%。1—5月,民航完成客運量1.16億人,增長10.8%。

  港口生産勢頭總體良好,內外貿吞吐量增幅發生變化明顯,體現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初顯成效。上半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44.2億噸,同比增長13.2%。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完成7770萬標箱,增長12.9%。內貿吞吐量增長較快,完成吞吐量30.9億噸,增長15.6%;完成外貿吞吐量13.3億噸,增長8.0%;內貿吞吐量增幅遠高於外貿。

  受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的影響,港口大宗貨物運輸中,外貿進港吞吐量增幅下降明顯,煤炭外貿進港吞吐量甚至出現下降。今年1—5月,規模以上港口完成煤炭及製品吞吐量7.6億噸,同比增長17.4%。其中累計完成煤炭外貿進港吞吐量6199萬噸,較去年下降12.5%。完成石油、天然氣及製品吞吐量3.2億噸,增長13.1%,其中原油外貿進港吞吐量1.0086億噸,增長8.4%;完成鐵礦石吞吐量5.3億噸,增長6.0%,其中外貿進港吞吐量3.1億噸,增長2.9%。

  當前交通運輸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建設資金籌措難度加大

  上半年,交通固定資産投資穩步增長,增幅放緩,西部地區投資額繼續保持領先。上半年,全國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産投資完成5853億元,同比增長15.5%,比去年同期放慢5.9個百分點。其中公路建設完成投資5135億元,增長13.5%,主要投向國家高速公路、國家區域規劃確定的重點公路設施、國省道改造、農村公路、綜合運輸樞紐建設等領域。從區域結構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分別完成交通固定資産投資2126億元、1396億元和2332億元,分別增長15.9%、18.7%和13.4%。

  交通運輸部分析,當前交通運輸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建設資金籌措難度加大。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續建項目和新開工項目較為集中,資金供求原本就較為緊張。在通脹預期增強、物價上漲壓力較大的背景下,貨幣政策持續從緊使銀行貸款規模受限。由於交通運輸建設融資結構較為單一,銀行貸款比重偏高,交通建設貸款合同正常履行受到影響;同時貸款利率上浮,抬升了融資成本;清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地方性債務,一些省份交通部門或下屬交通建設投資公司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受上述與其他因素影響,交通建設資金籌措難度加大。此外,瀝青、水泥、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人工費價格相對較高,也進一步加劇了建設資金緊張的狀況。

  國內沿海市場運力過剩加劇,造成企業效益偏低

  油價上漲、運營成本上升等因素對交通運輸業産生了不利影響。據調查,作為運輸企業最主要成本支出的燃油費用在運輸總成本結構中所佔比重已由30%—40%提高到50%以上。然而,企業運價調控能力較弱,油價與運價聯動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財政補貼相對較少,造成了企業經濟效益下滑,部分企業虧本運營,惡性爭搶客源、超限超載現象仍時有發生,對整個行業安全和穩定産生了不利影響。

  此外,國內外航運市場運力供大於求的狀態,也對運輸業敲響了警鐘。據預測,2011年國際航運市場運力增長高於需求增長3.8個百分點,特別是幹散貨市場,運力增長高於需求增長近11個百分點。近兩年國內沿海幹散貨運輸市場供需矛盾也在逐步擴大,去年底從事國內沿海運輸萬噸級以上幹散貨船運力比2009年10月底凈增長38%,加劇了國內沿海市場運力過剩,造成運價偏低,企業效益偏低,對行業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