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隨著近期銀行短期理財産品的熱銷,理財市場也開始凸顯很多不良現象。記者了解到,因銀行工作人員故意誇大收益、淡化風險而導致投資者錯誤的選擇理財産品的現象屢見不鮮。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投資理財産品要慎重,進行風險評估必不可少。
理財産品“是非”多
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産品發行幾近瘋狂,尤其是短期理財産品異常火爆,導致銀行間競爭也愈發激烈,為爭奪客戶源,部分工作人員在銷售理財産品時不披露或選擇性披露,信息要素缺失,導致很多投資者出現虧損。
對於銀行品種繁多的理財産品,業內人士透漏,“這是銀行自營業務以外的一種表外業務,對於它的利潤貢獻是比較大的。”
某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理財産品中有一類是銀行自行開發的,這種自行開發的有一些屬於結構性或挂鉤性理財産品,挂鉤其實的是某種標的,銀行是不承擔任何風險的,只是把客戶的資金拿過來之後和某一個指數或者某一個標的物挂鉤,不管投資者賺錢還是虧錢,銀行收取的只是中間手續費,所以銀行要不斷設計這種便於銷售的理財産品。”
不做風險評估損失大
收益和風險是並存的,當面對高收益高回報時,很多投資者就容易忽略其風險。黃女士是一個從未有過任何高風險市場投資經驗的“菜鳥”投資者。2007年她在某外資銀行銷售顧問年化收益30%的高回報引誘下,拿出自己全部的閒散資金,購買了一款理財産品。而當她因為産品出現嚴重虧損找到這家銀行理論時,才發現自己居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了購買前的風險評估環節。
“股票投資經驗給我寫的是1至3年,可我根本就沒有過股票投資經驗;説我年收入10至50萬人民幣,而我當時只是一個幼兒教師,工資才1000多。這個不是當著我面評估的,我根本就不符合投資這款産品的條件。”
根據銀監會規定的“風險匹配原則”,即銷售理財産品前,銀行要對投資者進行風險評估,以此對投資者風險承受等級進行劃分。但是在實際銷售過程中一些理財産品銷售經理,為了提高銷售業績,編造和改動客戶風險評估報告的情況屢見不鮮。
一位資深銀行人士表示:“銀行高層很希望推行風險評估,但是由於風險評估報告會涉及一些客戶的隱私,所以很多客戶不願意填,銀行沒有辦法,可能慢慢就會不去對客戶講風險評估。”該人士同時提醒到,“既然選擇在銀行開戶,那麼很多對投資者來説是隱私的東西,在開戶的時候都已經填寫了,所以在購買理財産品時不要過分追求隱私保密,要客觀真實的進行風險評估報告,才能更好的看出投資者和理財産品的匹配度,才能更有效地避免一定風險。”
投資理財需“風險匹配”
記者了解到,日前監管部門再次出手整頓“亂象”頻出的銀行理財市場,發佈了《商業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要求商業銀行強化對理財産品銷售環節的規範,做好風險提示和信息披露。並且再次強調了“賣者有責”“詳盡披露”和“風險匹配”等重要原則。
一方面銀行要自省,另一方面作為投資者也要自明,要看到其中的風險。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産品首先需謹慎簽單。很多人購買理財産品時只顧簽單,至於裏面的內容卻不是很清楚,導致虧損後無法取證。所以投資者需詳細審查每一份單子,考慮清楚後再簽字,以免由於粗心大意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其次,理財産品的收益和風險是相輔相成的,高收益必然存在高風險。在購買理財産品時一定要評估其風險。不要一味的追求高收益。如黃女士,她受到的誘惑是年收益30%的産品,如此高收益的産品,它的風險自然也不會低。所以在選擇理財産品時不要貪小便宜。”
理財還需謹慎,記者也在此提醒廣大投資者,購買理財産品一定要慎重評估理財産品風險和自身承受風險能力,做到儘量匹配或者低於投資者承受能力風險的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