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蘇寧競購北京熱門地塊;蘇泊爾宣佈斥資15億,參與瀋陽北部CBD計劃;長虹科技大廈預計9月成都開工;青島住交會上,海信和海爾推出十多個新樓盤……
“造家電的興辦房地産,開發房地産的卻涉‘礦’去了。”最近市場上出現了這麼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賣家電不如賣房産
在如今的家電業,無論生産廠家還是銷售連鎖渠道,幾乎都殺向群雄割據的房地産業,甚至部分企業變了“性”。
繼去年下半年在瀋陽拿地之後,6月23日,以小家電起家的蘇泊爾集團在瀋陽再次慷慨拿地,分別以1000元/平方米和970元/平方米的成交價,拿下了瀋陽新北站地區兩地塊。同時,蘇泊爾還不惜斥資15億,參與瀋陽北部CBD計劃。
蘇泊爾電器證券代表郭瑾告訴記者:“目前業績方面尚未感到壓力,對於拿地之説大多是集團層面的事,公司仍以家電主營為主。”
今年2月,隨著蘇泊爾創始人即蘇泊爾集團董事長蘇增福持有的7.83%的股權全部轉讓,全球最大的小家電生産商之一法國SEB集團受讓大股東蘇泊爾集團所持的12.17%股份後成功入主蘇泊爾,共計持有?71.31%股份。
蘇氏家族自2008年開始大規模減持,在退出之前足足套現近36億。市場人士指出,蘇增福從自己創辦的公司中全身而退,蘇氏父子的頻頻減持,或與其投資房地産存有關聯。
蘇泊爾集團旗下的五金製造和金融商貿産業鏈不顯成效的情況下,房地産成為新的利潤來源的“重碼”。前兩年,蘇氏父子在位之際就大規模進軍房地産。蘇泊爾集團早在2002年就開始在武漢、浙江等地設立房地産子公司。如今雖然蘇增福已退,房地産業務在集團層面仍舊保留,也成為蘇泊爾集團在房地産淘金的平臺。
在2008年遭遇金融危機之後,原本利潤空間不大的小家電、廚衛家電等産品更是難以貢獻較大利潤,樓市調控之下,房地産企業又是一度陷入困境。蘇氏家族的一連串減持行動甚至出售上市公司股份被業內認為是彌補房地産資金的無奈選擇。
地産利潤率是家電3倍
蘇泊爾對房地産的青睞有加並不是特例。6月27日,蘇寧電器旗下蘇寧地産,與15家房地産公司共同競爭崇文門菜市場地塊。雖然未成功,但蘇寧從南京大本營房地産拓展其他核心城市的軌跡明顯顯現。
家電企業進軍地産已非新鮮事,海爾、美的、格力、海信等分別在2002年、2004年、1991年、1995年成立房地産公司。格蘭仕、長虹、奧克斯也紛紛“插足”地産。
“好多本來很有名的家電企業現在到底是做地産還是家電,我們也迷糊了。”一位股民疑惑地問記者。
“高利潤趨勢之下,利潤微薄的家電企業紛紛踏入房地産這塊‘沃土’,房地産的毛利潤在35%以上,有些高端項目甚至還超過了50%,而製造業也就10%左右,利潤率相形見絀。”業內分析人士指出。
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兩年房地産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利潤高,企業將地産作為支持主業的一種形式,雖然值得爭議,但在目前經濟格局下也是一種理智的現象。隨著城市化加快,土地政策實施等,家電企業從事地産行業,可以理解。
他認為:“包括家電製造業從事地産是在大的經濟結構下一種無奈選擇。但是各家電企業要認清楚自身情況,不可盲目趨同。”
大型家電巨頭
逐步降低對地産依賴
隨著家電企業紛紛把大筆資金投入地産,也極易造成對房地産的過度依賴。部分房地産背景的家電企業的盈利已經很大程度上受到房地産“晴雨錶”的影響,
家電企業似乎已經意識到這一點,這幾年大型家電企業幾乎都刻意調整佈局和戰略,減少對房地産的依賴性。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蘇寧電器整體銷售收入對於房地産調控的敏感性應在持續下降。蘇寧電器品牌策劃部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商務地産項目作為輔助業務配合發展,公司業務重心仍在零售業。”
春蘭集團高管人士表示:“家電和地産是近幾年來採取的一個組合模式,春蘭空調是公司招牌産品,其主營地位不會變,地産作為輔助業務主要用於彌補業績缺口。”
“家電企業大多規模大,利潤薄,家電企業進入地産的時候,如果處理得當可以彌補利潤低不足,要擺正主業和副業之間關係,業務結構清晰,輔業終究是輔業,不可輕易越級。但是,家電企業利潤來源不能過多依賴房地産,政府調控,各方利益博弈,房地産未來幾年存在不確定性,具有一定風險。”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
徐東生認為:“家電行業發展副業同時不能牽制主業。看中長短期行業發展關係來選擇副業,不同企業運作方式不同,不是每個企業都是贏家。”
有意思的是,就在家電企業等非地産業,大跨步進軍地産之時,不乏有主業受困的地産企業,紛紛正欲跳出圈子,涉足金礦、能源、金融……(賈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