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投資者報》溝通管理層:減稅比貨幣緊縮更能對付通脹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0日 21: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投資者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投資者報》評論員 華強

  豬肉價格屢創新高,通脹壓力暫時不會煙消雲散。與其限價、緊縮貨幣,不如實實在在地減稅。

  這樣的呼籲不是沒有根據,6月29日《中國青年報》報道稱,中國商品中所含的稅比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高:是美國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歐盟15國的2.33倍。

  稅收與通脹,看似無關的二者之間其實有一個淺顯的道理:稅金高了,物價自然會高。

  細究中國的稅收結構會發現,不合理的稅收,也是通脹的重要源頭。食品、藥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增值稅行業稅負過高,等於是把物價“逼良為娼”。

  稅收高速增長物價豈能不漲

  最近十年,中國的財政收入(稅收是大頭)高速增長,這不是什麼秘密。

  2010年,全國稅收總收入73202億元,相比2000年的12581億元,這十年的複合增長率高達19.26%;同期GDP的複合增長率則為9.9%。也就是説,稅收增長兩倍于GDP增幅。

  從微觀上的稅負而言,飛漲的稅收,最終都是要通過各種各樣的稅負轉嫁到商品價格、轉嫁到消費者頭上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政府財政統計年鑒(2007)》公佈的2006年數據計算,倘若國家徵稅的總量均為1000元,作為價格構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種商品售價之中的稅收數額分別為:中國700元,美國168元,日本186元,歐盟15國300元。

  同樣的物品,國內商品價格普遍高於國外,或許有社會勞動生産率高低的原因,但稅收的因素恐怕也是很大的推手。

  當下我們通過收縮貨幣來控通脹,事實是,過去半年多,貨幣政策步步從緊,物價卻幾乎月月上行。管理層是否該考慮到拉高CPI的另一推手——稅收問題。

  食品藥品稅負高於其他行業

  這裡把稅收高速增長認定為通脹的重大推手,或許有官方經濟學家要站出來反對。他們反對的理由,不外乎就是中國整體的宏觀稅負(稅收佔GDP之比),在全球來看並不算高。

  是的,我們對此並不否認。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有過測算,整個工業化國家的平均宏觀稅負水平大概在39%,像北歐這樣的國家宏觀稅負水平甚至超過了50%。而中國,即便按最寬口徑把所有的政府收入加進去,它佔GDP的比重2010年也僅是34.5%。

  但是,如果深究我們的稅收結構,就會發現,説是稅收推高了CPI一點也不為過。

  目前我國的稅制是以流轉稅為主體的,其中最大的稅種增值稅,佔到整個稅收的50%。儘管增值稅率統一為17%(農産品初加工適用13%稅率),但各個行業的實際稅負千差萬別,食品、藥品等百姓感受最深的物品,其增值稅行業稅負明顯高於其他行業。

  稅率相同,實際的稅負卻高出一截,原因就在進項抵扣上。眾所週知,生産食品的原材料,很多是從農戶那裏收購,農戶不能提供增值稅發票的,即使部分半成品有,也是13%的稅率(很多藥企也是一樣),這樣,對於大多數食品加工企業而言,“高徵低抵”、“高徵無抵”就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企業要活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高稅負轉嫁到産品價格上。

  而在現行的CPI構成中,食品比重佔到三分之一。在不合理的稅制結構倒逼下,只要稅收還在增長,食品價格就不可能全面回落。控制通脹,將會日益困難。

  減稅就得拿生活必需品開刀

  面對快速增長的稅收,政府也一直嚷嚷著要減稅。總體評價,一是雷聲大雨點小,二是減得不得要領。

  前不久,個稅調整案艱難出爐。從減稅的角度説,這當然是好的開始。但如果減稅僅止於此,政府未免也太小家子氣了。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總額約4800億元,只佔全國稅收總額的6.5%左右。

  為什麼不能打打佔比50%的增值稅主意呢?既然抗擊通脹是當前的首要任務,在增值稅上也動一下減稅的刀子,對控制物價或許就是事半功倍。

  在歐美發達國家,CPI達到2%就是了不得的事,他們的宏觀稅負比我們高得多,物價水平相比之下控制得那麼好,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的。

  在日本,增值稅實行5%的低稅率(我們是17%);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歐盟國家,雖然增值稅率高達19%~20%,但他們對民眾生活必需品均採用了低稅率政策。

  如法國對食品、飲料、客運特別適用5.5%稅率,德國的農林産品、食品飲料則享受7%的稅率,意大利的農産品、麵包、牛奶等生活必需品的增值稅稅率更是低至4%。

  看到這些,或許我們能明白,單純的依靠限價和貨幣緊縮對付通脹,並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減稅的作用要遠大於此。

  至於究竟該怎麼減稅,在財稅專家、人大教授安體富看來:一是適當降低流轉稅稅率,二是對抵扣不足的生活必需品行業如食品、藥品等適用特別稅率。

  而這並非什麼秘方,只要政府願意,對付通脹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