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訊(記者蔣彥鑫 李蕾)為避免數據産生但尚未發佈期間,發生數據泄密的事情,從本月起,國家統計局將調整數據發佈時間。據悉,無論月度、季度還是年度統計數據發佈時間都提前了2-3天。其中,CPI在數據生産出來後24小時內發佈。
國家統計局表示,7月起提前數據發佈時間,是因為社會公眾對統計信息需求越來越多,數據發佈及時性也越來越高,因此更快發佈。同時,也是為了盡可能地減少統計數據發佈前被洩露的風險。國家統計局稱,將加強數據解讀,同時在數據發佈前還嚴格核定和縮減了數據報送和交換的範圍,減少了數據從生産到發佈之前的涉密人員,進一步嚴格了涉密數據報送和交換的程序。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表示,統計數據中最核心的是統計方法的科學性、數據的準確性和發佈的快捷性。數據在生産出來後,發佈得越快越好。如果採用舊有的方式,在數據生産出來後,還需要發言人準備幾天才能發佈。從快捷性上來看新的發佈方式更好。
他同時指出,任何信息的發佈後都應該做好解讀並正面回應公眾的質疑。現在社會輿論對統計局數據的質疑聲很大,調整後的方式減少了發佈會環節有回避媒體質疑的嫌疑。
■ 焦點問答
1 盡可能減少洩露風險
問:為什麼要調整統計數據發佈方式?
國家統計局:之所以這樣調整,主要有三點考慮:
一是為了更快、更好地滿足社會各界對統計數據的需求。
二是為了盡可能地減少統計數據發佈前被洩露的風險。一般來講,數據從生産到發佈的時間越長,中間環節越多,發佈前被洩露的風險越大。因此,縮短統計數據生産到發佈的時間,有利於降低數據被提前洩露的風險。
三是統計制度方法改革和信息化、網絡化發展為進一步提前統計數據發佈時間和改進發佈方式創造了條件。
2 數據發佈時間提前2-3天
問:此次發佈方式從哪些方面進行了調整?
國家統計局:此次發佈方式改進的核心就是盡可能縮短統計數據從生産到發佈的時間。總體來看,無論月度、還是季度和年度統計數據發佈時間都提前了2-3天。具體來説:
第一,月度統計數據發佈由以前的新聞發佈會集中發佈改為網絡分項發佈。工業生産者價格、居民消費價格等月度主要統計指標,力爭在數據生産出來後24小時之內發佈。
第二,季度和年度數據發佈,採取新聞發佈會發佈和網絡發佈相結合的方式。工業生産者價格和居民消費價格提前到季度和年度新聞發佈會前;其他指標數據在生産出來後立即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
第三,加強數據解讀。充分利用網絡等各種新媒體,加強統計數據解讀力度;必要時,召開新聞媒體通氣會,加強溝通交流。
3 取消月度發佈會
問:在2009年舉辦月度新聞發佈會前,國家統計局也是採用按月定期在官方網站發佈數據的方式。這次改進和原來的方式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取消月度發佈會?
國家統計局:從時間來看,發佈時間大幅提前。2009年之前的月度發佈,各項指標自每月11日起,每個工作日陸續發佈,遇法定節假日順延。現在,各項指標的發佈時間基本固定在每月9日左右,並且排除了假日因素,遇週六、週日照常發佈。
2009年8月起,國家統計局開始舉辦月度新聞發佈會。由於月度發佈會是集中發佈,發佈會的組織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數據生産到發佈的時間間隔,增加了數據發佈前被洩露的風險。為了降低這種風險,我們對發佈方式進行了改進。本報記者 李蕾
■ 回顧
數據頻泄密5人被立案
國家統計局方面昨日稱,此次調整數據發佈方式一大原因在於減少統計數據發佈前被洩露的風險。
此前,核心宏觀數據在公佈前頻遭洩露。國家統計局按計劃于每月11日前後發佈前一月度中國一系列宏觀數據,但近年來在官方披露數據前,核心數據便在媒體上傳開,這種情況近年來頻頻出現。
路透社最早于2008年4月11日預測中國3月份CPI為8.3%,該數據與5天后統計局發佈的官方數據完全吻合。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就物價指數等宏觀數據進行調查,並搶先於國家統計局之前公佈數據,已成為一些媒體及相關機構的“例行公事”。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6月14日稱,統計局正在加強保密工作,國家統計局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被有關部門帶走,正在接受司法調查,而被調查的原因是涉嫌提前洩露宏觀經濟數據。隨後,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局長張華偉6月20日在舉報宣傳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檢察機關已經對涉及國家宏觀經濟數據泄密事件的5人進行立案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