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晨報特派記者 張豈凡 山東蓬萊報道
渤海蓬萊19-3油田漏油事故已造成周圍海域840平方公里的海水污染。渤海灣內唯一的海島縣——山東長島縣近期出現了養殖扇貝死亡率莫名增高、養殖魚類死亡情況,養殖戶損失嚴重。雖然當地海産品死亡尚未證實與19-3油田漏油事故有直接關聯,但一旦伴隨著初步調查結果的公佈,賠償問題將成為養殖戶關心的話題。
個別養殖戶損失近10萬
昨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長島縣北長山鄉的北城碼頭。停靠碼頭的船隻基本都是裝載捕撈養殖扇貝的,碼頭作業人員將一籠籠扇貝搬運到碼頭上,隨即便將紗網籠內的扇貝傾倒在地面上。與此同時,另一批工作人員用鏟子將散落地面的扇貝整理成堆,分批鏟入過濾裝置過濾泥沙。
記者發現,過濾後的扇貝被分成兩類,一類經過簡單篩選,去除死亡扇貝後被裝入網袋運走,另一部分則在碼頭就地加工,由工作人員直接去殼剝仁後供應給島上的飯店餐館。
坐在碼頭乾燥區域的養殖戶李先生正用紙筆記錄下不遠處每個船工的工作量,不時搖著頭,“扇貝死了,撈上來的就是空殼,裏面什麼也沒有。”李先生直指成堆的空殼説。
今年扇貝存活率偏低讓李先生損失慘重。他承包近30畝的海域養殖扇貝,“每畝海能養400籠扇貝,一共有10000籠左右。”一般來説一籠扇貝可以賣到80至90元,一旦遇到死的多的話只能賣20元,“有的時候一連打上好幾籠,沒有一個活的。”他表示,每年到這個時候扇貝差不多就會被撈完,他今年損失已近10萬元。
原油污染非扇貝唯一死因
“做海産養殖的,收成常常沒個數,別説油田大漏油,船隻碰撞的小漏油也會讓産量降低。”當記者詢問養殖扇貝為何會死亡率增高時,李先生解釋説,“天氣、水溫還有一些人為因素也會造成扇貝死亡。”
記者從長島縣海洋與漁業局獲悉,他們已經注意到相關問題,並採集水樣進行檢測,以弄清死魚、死扇貝是否與漏油事故有關。該局養殖科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檢測結果出來後,會有一個較權威的説法。據該工作人員介紹,養殖扇貝死亡的原因有多種,是一個較複雜的問題,首先是普遍存在的養殖密度過大問題,造成海域營養不良;其次是繁殖期內的水溫出現異常情況;再就是城市污水的排放和油污使海洋水質惡化。
該工作人員説,今年年初渤海結冰對於扇貝等養殖水産品的生存影響頗大。“近半月來,我們並沒有在相關養殖海域發現過油污帶漂流情況,很難説扇貝、魚類死亡與19-3油田漏油有關。”
若受漏油影響損失認定難
李先生表示,長島海域油污染事故經常發生,“一看到油污帶,我們就會感到恐慌,對今後生存和發展憂心忡忡。”
記者獲悉,除了2006年2月勝利油田輸油管漏油事件外,2007年2月和5月,當地還發生過兩次較為嚴重的機械用油污染事件,加之其他因素,造成當年長島縣扇貝苗種死亡率達50%左右、海産品損失逾億元。
李先生表示,長島海域沉船較多,油井林立,海域污染源情況複雜,發生漏油的源頭定性和查處難度很大,“海島並沒有監測機構,事故責任方無法認定,我們無處索賠,只能自認倒楣。”
2006年,中石化的勝利油田分公司海洋採油廠遭遇瘋狂盜油,海底輸油輸氣管道出現嚴重泄漏,使渤海遭遇大面積污染。翌年9月,河北灤河支流大清河口從事海水養殖的6名漁民將中石化等告上法庭,要求賠償鉅額損失。該案最終在2010年底以和解告終,中石化賠付約1200萬元。
根據去年6月山東省率先在國內出臺的《山東省海洋生態損害賠償費和損失補償費管理暫行辦法》,首次明確對海洋溢油等污染事故的損害評估標準,最高索賠額度高達2億元,打破索賠無據的尷尬。
然而,對於頻繁遭遇油污問題的長島漁民而言,索賠之路並非從此暢通。長島縣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表示,當地漁民就漏油事故提出索賠尚無先例,就這次漏油事故而言,若最終長島海域受其影響嚴重,漏油方責任及養殖戶損失認定或將成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