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劉煜輝:避免滯脹的政策組合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6日 15: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劉煜輝(專欄)

  猜中國經濟“硬著陸”者最大的錯誤在於:硬著陸是一個時點的事件,就像你判斷一枚炸彈將會發生爆炸,但在此之前,理論上都存在掐斷引線的可能。

  而要判斷中國經濟未來會處於一種什麼狀態,則是一個相對容易的事情,因為所謂狀態是一段時間的概念,這個準確率就高很多,被誤解率也會低得多。中國經濟將經歷增速緩慢下滑和價格高企的搭配,還是概率最高的狀態。

  六月CPI應該超過6% ,因為當月的翹尾為全年高點3.7%,而新漲價因素在2.5%以上是正常的,2-5月新漲價都維持在2.3%-2.5%之間,而六月豬肉衝頂,早稻減産,沒有理由認為新漲價會顯著低於前面四個月。估計今年CPI要到八月才能隨基數因素而降下來一些,但這僅僅是數據的波動,而非真正意義的拐點。

  實體經濟的數據已經疲軟下來。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增速比4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0%,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從環比看,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3%。這些都是2009年中期以來的最低值;5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僅為16.9%,扣除5.5%的通脹率後,實際增長11.4%,創危機以來新低。

  中國固定資産投資卻頂在高位。 1-5月份,固定資産投資90255億元,同比增長25.8%,地方項目投資84584億元,增長28.0%。同期,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18737億元,同比增長34.6%。從中可以看出,仍然是地方投資衝動和房地産投資構成了經濟增長的引擎。

  一方面宏觀當局總是想利用政府投資(包括保障房建設)來平滑實體經濟疲弱,而另一方面由於通脹高企,採用量化緊縮,使得實體融資成本大幅抬高,越來越挫傷供給面,這將增加未來通脹壓力,因為未來將不會有充足的産品和服務來吸收貨幣。如此,産出雖然減速緩慢,但價格下去也會非常慢,甚至可能沒有出現明顯拐點,這就是目前市場一直在擔心的“滯脹”的形態。

  從歷史上看,走出滯脹,多是要經歷一次硬著陸式的衝擊,舊的利益格局被擊潰後,新經濟的因素才能萌芽。這是熊彼特所講的“創造性的破壞”。

  不管中國經濟會否經歷硬著陸的衝擊,實現經濟“雙降”(即總需求和價格一起下行)都是比現在的狀態要好得多的結果。

  現實路徑惟有讓政府投資先顯著減速。太強勢的政府部門對實體經濟以及整個經濟運行造成了越來越大的資源扭曲和傷害,使得有競爭力的實體部門越來越虛弱。中國實體經濟部門的利潤正在不斷被政府擠壓以及被有泡沫的資本吸走。

  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面臨資源、環境、人口等無可逃避的大限和全球經濟疲軟,中國應該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需要平穩、和諧與“休養生息”。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為什麼非要把十年的事都集中在五年內完成呢?應該把現在五年的事放到八年甚至十年去完成,以時間換空間。

  當中國的政府投資開始顯著減慢時,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將下跌30%~50%。中國人自己不需要把主動減速的衝擊想像得多麼可怕。

  隨著流動性退潮,成本下去了,製造業部門競爭力會變強,經濟承壓後很快就能恢復均衡,其對企業家精神激發是有利的,對於就業也是有利的。

  中國經濟不可能靠投資解決就業,未來中國充分就業的實現要靠産業結構升級和延伸,特別是生産性服務業起來,將現在製造中心的格局進化為運籌中心的格局。如果公共部門能將部分資源讓渡給私人部門,使之獲得更多的空間,這對就業市場是非常正向的事。隨著私人部門産出改善,反過來又能減小政府投資減速的衝擊。速度掉一點不要緊,就業面和未來中長期預期變好,大家都滿意。

  貨幣政策要逐步退出量化緊縮的軌道,儘快實現一個正常的利息率水平。通過上抬中長期利率,引發資産價格下行,對地方政府投資和財政需求的約束是最直接的。

  在我看來,嚴格控制政府投資的條件下,大幅升息和逐步放鬆信貸配給制的政策搭配是緩解今天困局的現實方式。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