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幾年,中國保險業雖獲得了快速發展,保費規模激增,但整個行業的口碑卻仍難扭轉,面對相對複雜的保險條款、自身素質參差不齊的銷售人員、盲目追求保費的保險公司,百姓如何能明明白白地購買保險産品顯然已成為行業內外值得深思的話題。6月28日,北京保監局副局長羅青以在線交流的形式與廣大網民共聊買保險之道。
汽車有“全險”嗎
一直以來,“全險”概念普遍被用在4S店、保險公司等向客戶銷售車險的過程中,而購買了“全險”的車主也自然而言地以為不論出現什麼狀況,都會得到全額賠付。那麼是否真有“全險”理賠産品嗎?
羅青:“全險”一詞並沒有規範化的定義,並不特指某種可以保障所有風險的車險産品。實際上並不存在能夠保障一切風險的保險産品,每個險種都有不同的保障範圍,同時也規定了免責條款,即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情形。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即使保險消費者購買了所謂的全險,甚至全部車險産品,也依然不能獲得全賠。比如説酒後駕車、無照駕駛、不按法律規定進行車輛年檢等情況,保險公司就是不賠的。
買銀行保險注意啥
銀行渠道保險産品的銷售異軍突起,已佔市場近半壁江山,但繁榮的背後,卻是投訴不斷,“存款變保單”事件屢被曝光。為此,中國保監會與中國銀監會也曾聯合出重拳整治銀保市場的秩序和經營。那麼消費者在銀行網店購買保險産品應注意些什麼?
羅青:第一,要分清保險與存款、分清保險與其他理財産品的不同,比如保險如果想提前退保的話不僅沒有利息,還需要承擔一定的退保費用;第二,在銀行所銷售的保險産品一般都是投資型産品,消費者最好根據自身的需求、經濟狀況和保險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産品。比如購買投資連結保險就要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此外,根據監管的規定,消費者在銀行購買保險産品時,應該注意識別推薦保險産品的銷售人員是不是具有保險監管部門所頒發、核準的保險銷售資質。
如何處理電銷産品
電話營銷是近幾年剛剛興起的一種保險銷售方式,方便、快捷,但對於消費者而言,可能最大的困擾是電話營銷帶來的騷擾,監管部門已對此進行了嚴格管控。對於如何辨識來電號碼的真偽,如何對待隨機贈送保險現象,羅清給出了解答。
羅青:目前各個保險公司開展電話銷售的業務,消費者可以在各公司正式的網站上查詢到各個公司電話營銷的專有號碼。在這裡還要提醒廣大的網友,對於電話銷售的保險産品最好還是要慎重,要認真的思考,也不能輕易購買。而對於隨機向客戶贈送保險,如果消費者出於保護個人隱私的考慮,可以不接受贈險。
鑒別假保單妙招
除去銷售誤導之外,假保單的出現更是令人深惡痛絕。目前北京市場上的意外險假保單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倣造的保單,主要是以合法的保險公司出具的保單作為樣本進行仿製;另一種假保單表現形式是虛假的憑證,冒用保險公司的名義製作含有保險責任的虛假的憑證。那麼消費者如何鑒別假保單呢?
羅青:為避免買到這些假保單,在購買時首先要確認意外險銷售機構是否具有保險監管機構頒發的《經營保險業務許可證》或《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其次,要關注保單上是不是列明有保險公司名稱、産品名稱、投保人的姓名等等一些保監會所必須要求在保單上明列的要素,還要關注是否加蓋了保險公司的公章。如果所購保單信息不全,或者是沒有加蓋保險公司的印章,基本上十有八九就是假保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