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弱市港股集資熱不減 國際企業欲分羹亞太市場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30日 08: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由於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復蘇信心不足,香港恒生指數近期表現始終疲弱。但這卻並沒有影響港交所連續兩年折獲“全球最大新股集資市場”的殊榮,而香港欣欣向榮的新股發行市場,更呈現出國際化、熱點多等特徵。

  估值合理是王道

  忙著H股IPO的光大銀行,雖然有感於近期港股表現頹靡所帶來的壓力,取消了擬定於本週一(6月27日)舉行的機構投資者預路演。不過,某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負責光大銀行IPO的工作團隊依然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而根據其預披露的招股書説明,光大銀行原計劃在7月8日定價,7月15日正式掛牌上市。

  一般而言,預路演延後是因為買方機構投資者的認購情況不理想,或者價格沒有達成一致,尤其在當前港股走勢疲弱的背景下,新股定價更容易面臨估值調整的壓力。

  對此,香港某證券分析師認為,在上市時間窗口不算太好的情況下,光大銀行選擇放慢H股上市腳步,其實是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因為只有定價合理,才會受到買方市場的青睞,上市後股價表現才會強勢。

  不過,在當前弱市情況下,港股IPO的集資熱並沒有褪去,專業會計師事務所德勤昨日預期,2011年依然將有約100家公司在香港上市,總募集資金額達到約4000億港元。

  招商證券週日則發佈策略報告表示,隨著國內通脹高點顯現,7月或還會有一次加息,但下半年貨幣政策會隨著通脹得到控制而逐步放鬆,與此同時,美國QE2的結束也會使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逐步收縮,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或遭抑制,也會緩解亞洲市場的輸入型通脹,因此港股在下半年會有機會。

  新股市場國際化

  香港證券市場素以流動性良好、資本開放等成為全球企業上市的寶地。自上世紀90年代內地市場開放以來,很多國有大型企業紛紛赴港上市變身“紅籌”,但近年以來,許多國際企業也紛紛瞄準香港市場做IPO,一時間,香港資本市場呈現出國際化、熱點多的特徵。

  2010年1月,隨著全球最大的鋁業公司之一——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在香港成功首次公開發行,香港證券市場迎來了境外公司IPO的熱潮。

  同年5月,全球領先的生産紡織品所用纖維素生産商,巴西塞得利國際集團,也計劃在港上市,擬融資10億美元;加拿大南戈壁能源及歐舒丹也先後於2010年在香港融資30億港元和61億港元。

  進入2011年,境外公司赴港上市的浪潮更是被貼上了“奢侈品”的標簽。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二手奢侈品零售商米蘭站、美國箱包名牌新秀麗以及意大利奢侈品牌普拉達(Prada)都已經成功在港實現首次公開發行,還在苦苦排隊的有美國時裝名牌Coach、英超曼聯、英國Jimmy Choo等大牌國際公司,擬募集資金也節節攀升,屢創新高。

  分析人士認為,香港市場之所以受諸多境外大牌公司青睞,除了資金來源的全球化,更重要的是亞太市場是這些境外奢侈名牌公司正在爭奪的市場,而中國內地市場日益強勁的奢侈品消費能力和相對穩定的經濟增長更是有著強烈的誘惑力。

  拿普拉達舉例説,之所以不選擇在米蘭、倫敦或紐約上市,一是為了享受港股市場的高估值,更重要的原因誠如其行政總裁Patrizio Bertelli在6月中旬上市新聞發佈會上所説,“IPO的地點其實就代表著普拉達想要去的市場。”(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