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央行前行長談人民幣國際化:大概需15到20年時間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6日 22: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 俞嵐)中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專欄)26日表示,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是“理所當然”的事。他並預計,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大概需要15到20年的時間。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第二屆全球智庫峰會”上,這位中國央行前行長説,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的十分之一,外匯儲備佔全球的三分之一,中國也是最大的金融債權國,“這樣的貨幣成為國際貨幣是理所當然的,這不僅對中國有利,對於完善國際貨幣體系也是有利的。”

  對於人民幣的國際化,戴相龍認為,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經常項目可兌換為基礎,使人民幣成為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第二個階段,擴大對境內外合格投資者投資聯動,全面推進國際貨幣的雙向流動,使人民幣成為全球重要的投資貨幣;第三個階段是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使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在戴相龍看來,人民幣國際化是有數量標準的,量變才能質變。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關鍵一步是“要達到世界儲備貨幣的一定比例”,他説,“這個比例應該是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例。比如10年以後,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的比重達到15%,世界儲備貨幣中人民幣就佔到15%,這才算得上真正的儲備貨幣。”

  要完成人民幣國際化的“三步走”,戴相龍認為,需要15年到20年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希望到2015年人民幣應該成為SDR(特別提款權)的重要貨幣。”

  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産和記賬單位。一旦成為SDR籃子貨幣,將使人民幣在交易市場廣泛使用。在目前的SDR一籃子貨幣組成中,只有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

  戴相龍表示,中國過去的金融改革主要是防範風險,今後,改革的重點應轉入國際化,圍繞人民幣的國際化進行利率、匯率改革,使更多的中國金融機構走向全球。

  他同時提出,中國應大力發展香港等地人民幣離岸市場,並到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