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財經網》記者 方璐】6月26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微博專欄)在“第二屆全球智庫峰會”上表示,將人民幣匯率自由與資本可自由兌換作為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沒什麼不妥”。並表示,不需討論國際化及儲幣問題,資本項目可兌換才是核心。
黃益平在提及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時表示,美元或將在很長時間內發揮“很大的作用”,即使美元地位有所下降,美元仍具有“重要地位”。因為美元的相對穩定“符合世界經濟利益,符合中國的利益”。
此外,黃益平認為,除了美元以外還會有其他的貨幣發揮儲幣功能,比如歐元、英鎊,以及“可能還有日元”。他提出,中國館最關注的是“人民幣以後能發揮什麼作用”。他表示,人民幣能不能實現國際化,“不是我們自己決定的”。
針對上述觀點,黃益平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議,首先,將人民幣納入SDR。他説,人民幣匯率自由和資本可自由兌換“與我們的改革相一致”,將此作為人民幣納入SDR,“沒什麼不妥”。
其次,在推動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尤其是亞洲的貨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過程當中,有一個可以做的工作就是推動亞洲國家的貨幣互持。黃益平指出,現在有很多貨幣互換,有很多儲備放在一起,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即,“我們相互持有我們自己的貨幣,這對於我們防範金融風險,對於我們推動亞洲貨幣的國際化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而且我們本來就需要持有很多其他的貨幣,對於我們儲備投資的多樣化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最後,黃益平認為,“根本不需要討論國際化,也不需要討論儲備貨幣的問題”,他認為,最核心的問題應當是“資本項目可兌換”。對於人民幣匯率問題,黃益平認為,人民幣最終還是應當“走向自由浮動”,並稱“2—3年之內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