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辜勝阻:三荒兩高中小企業當前面臨前所未有困境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1日 15: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消息 近期,為了全面了解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探討化解中小企業困境的對策,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專欄)先後到浙江、江蘇、福建、上海和湖北等地調研。調查發現,當前“人(用工)荒”、“錢(融資)荒”、“電荒”和高成本、高稅費構成的“三荒兩高”困境産生疊加效應使中小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困難。大量中小企業歇業和大量民間資本游離實體經濟將對就業和實業穩定産生嚴重影響。

  要擺脫民營中小企業發展困境,需要政府和企業聯手應對當前困局。政府應該像對待“三農”問題那樣扶持中小企業,少取、多予、放活,切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要重構金融體系,規範民間金融,加大財稅扶持,營造企業良好創新、創業環境。企業需要加快轉型升級,完善勞資關係,不僅要提“薪”留人,更要用“心”留人。尊重員工,形成命運共同體;加強培訓,改變“用而不養”的局面;打造“家”文化,改變“過客”心態。

  辜勝阻認為,當前我國民營中小企業面臨“三荒兩高”問題,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應引起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用工荒”主要表現在企業招工難、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由於農村勞動力供給總量減少、供給結構中第二代農民工比重增加、作用於勞動力轉移的比較利益所形成的流出地“推力”和流入地“拉力”弱化,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用工荒”時間上來得更早、傳播範圍更廣、涉及工種類別更多,使得民營企業用工普遍困難。一項《2010年中小企業生存報告》調查顯示,全國超過兩成中小企業用工短缺,平均每家企業用工缺口達14人。

  “錢荒”體現在中小企業融資難度逐漸增大、融資成本不斷增高。央行“銀根緊縮”的貨幣政策造成中小企業體制內融資機會減少,同時導致體制外融資成本“節節攀升”。有報道顯示,江浙一帶民間借貸利率最高竟達月息30%。

  “電荒”已呈現出常態化趨勢,我國電力供需的地區結構性差異、“市場煤計劃電”體制矛盾、高耗能産業的過快發展共同導致上半年電力供應出現較大缺口,嚴重制約民營企業的日常生産運營。根據中電聯統計,4月份中國已經有11個省出現電力短缺問題,比常年提前兩個多月,許多地區採取“拉閘限電”措施。

  此外,民營企業已經進入一個高成本時代,用工成本、資金成本、原材料進價、匯率變動、資源環境成本等不斷上升,企業利潤空間急劇減少,大量微小企業甚至處於虧損狀態。

  民企“高稅費”狀態依然沒有根本改變,非稅負擔已使中小企業不堪重負。

  辜勝阻強調,在“三荒兩高”的影響下,要防止大量民間資本游離于實體經濟造成實體經濟過度萎縮,導致民間經濟熱錢化、産業空心化、經濟泡沫化的現象。

  調查表明:目前民營經濟發達的典型地區60%左右的民間資本游離于實體經濟。民營中小企業的困境關乎社會穩定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小企業在保障增長、推動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充當著社會“就業穩定器”的角色。據統計,我國民營企業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同時,民企發展潛力大、後勁足,表現出其特有的生機和活力,是社會創新、創業的“活力之源”。為此,當前迫切需要改善民企生存環境、優化投資環境、增強民間投資信心,重振企業家精神和實業精神,正確引導民間資本回歸實體經濟。

  辜勝阻指出,面對“三荒兩高”困境,需要政府和企業採取積極措施聯手應對。政府需要採取六項對策。

  一要實施“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貨幣政策,減輕金融緊縮對中小企業的衝擊,化解中小企業“錢荒”困局;

  二要規範民間金融,放寬金融管制,讓民間金融陽光化,讓草根金融支持草根企業,通過金融創新引導民間資本回歸實體經濟;

  三要加快構建多層次銀行體系,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發展多層次信用擔保體系;

  四要加大對農民工的培訓力度,加快教育結構調整,通過職業教育培育更多的高素質的勞動者,解決企業面臨的“技工荒”;

  五要推行電力價格市場化改革,建立電力長期有效的定價機制,解決企業面臨的“電荒”。

  六要對中小企業少取、多予、放活,通過減免稅費、鼓勵創新、扶持創業、拓寬民資投資領域,積極實施“化稅為薪”或“提稅讓薪”等措施減輕企業負擔,使中小企業輕裝上陣。

  化解“三荒兩高”困境,企業一要實施信息化、集約化、自動化、機械化戰略,加強技術創新,通過更新設備和自動化來替代人力,提高勞動生産率;二要通過企業轉型、産業鏈整合和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來化解“高成本”;三要應以人為本,逐步提高薪酬,穩步改善福利,關愛尊重員工,加強技能培訓,建立和諧的勞動關係,改變員工“過客”心態,形成命運共同體,減少員工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