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存準率繼續一月一調節奏 央行再度收控流動性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4日 20: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上海6月14日電 (記者 沈而默、王濤) 在創下34個月新高的CPI公佈當日,中國央行亦再度出手回籠流動性。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1年6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也是本輪調控以來的第12次、今年以來第6次調升,仍保持了“一月一調”的節奏。此次調整後最高存款準備金率達到21.5%。

  多位專家分析認為,當月到期資金量、外匯佔款可能較高,加上高位運行的通脹壓力使得流動性回籠壓力加大,導致央行在消除物價上漲的貨幣因素方面力度不減。

  “此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符合預期,主要是因為6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較大和新增外匯佔款可能維持在較高水平。”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微博專欄)表示。此外,央票一二級市場利率再現“倒挂”,公開市場回籠再度面臨困難也是重要原因。

  同時,流動性作為通脹産生的源頭,一直是宏觀調控的重中之重,努力消除物價上漲的貨幣因素成為控制通脹最重要的舉措之一。

  國家統計局1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CPI同比上漲5.5%,創34個月以來的新高。在當天下午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雖然時點上與以往不同,但是應對通脹回籠流動性的目標也非常清晰,也已經在市場的預期之中。

  根據央行13日發佈的5月份金融統計報告,5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76.34萬億元,過剩的流動性仍然需要繼續回籠,而此次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將凍結資金3800億元左右。

  今年前5個月,中國央行不斷收緊流動性,已經連續5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並且進行兩次加息,然而CPI卻在調控之中不斷上漲。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表面上看CPI越調越漲,但是如果沒有這樣持續的貨幣回籠,很可能出現“不調更漲”的局面。“貨幣因素是導致通脹的源頭,因此從去年以來對於貨幣供應的調控應當繼續。但是貨幣調控有其滯後性,我們不能指望宏觀調控對於通脹的影響立竿見影、一蹴而就”。

  從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或將長期面臨著通脹壓力。從全球範圍看,本輪通脹在新興市場具有普遍性,因而更可能是發達國家貨幣氾濫以及資源瓶頸約束對供需産生的雙重影響。

  對於再度選擇通過使用存款準備金率這一數量型工具進行緊縮,市場略有分歧。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對於加息工具的使用由於經濟放緩而更趨於謹慎,而公開市場回籠由於利率倒挂出現乏力局面,使得存款準備金率不得不成為回收流動性優先選擇的手段。

  國泰君安宏觀數量主管姜超認為,由於目前經濟增速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放緩,因此加息可能對整個宏觀經濟的運行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價格型工具的使用會有所顧慮。同時,6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達到6010億元,對公開市場回籠資金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市場人士認為此次準備金率的上調將減緩後期數量回籠的壓力。國信證券債券研究員李懷定表示,從公開市場資金的到期結構來看,6月份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將有利於公開市場的順利展開,減小後期準備金率再次上調的壓力。

  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認為,在M1、M2以及新增信貸都已經保持平穩的情況下,數量型工具的使用不應該過於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