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家電網公司力推耗資近百億的豐滿大壩拆除重建計劃,受影響的不僅僅是霧凇景觀
□ 本刊實習記者 蒲俊 記者 曹海麗 | 文
是拆,還是留?2011年5月下旬,豐滿大壩迎來了第三次安全定期檢查(下稱定檢)專家組。定檢結論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這座大壩的命運。
豐滿大壩位於吉林省吉林市,第二松花江幹流上的豐滿峽谷口,1937年偽滿時期開工,六年後第一台機組發電。大壩高90多米,當時乃亞洲第一高壩。豐滿水電站庫容百億立方米,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兼具發電、防洪等功能。
一個多月前,豐滿水電站從東北電網有限公司(下稱東北電網)劃歸至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國網新源)旗下,後者是國家電網公司(下稱國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平靜的松花湖水面下,圍繞著這座大壩的安全等級評價和重建與否,爭議之聲未絕。國網公司方面正強力推進耗資近百億元的拆除重建計劃,以“徹底解決問題”;反對者認為,對大壩採取維修加固措施即可,拆除重建不僅是一種巨大浪費,還可能導致下游霧凇景觀受威脅等一系列問題。
豐滿大壩關係到公眾的切身利益。它的命運,究竟掌握在誰的手中?
國網力主拆壩
豐滿水電站此次定檢現場會議,原計劃于2010年6月召開。按照常理,國網公司應該期盼定檢順利開展,使得豐滿大壩能從目前的病壩身份恢復為正常壩。但實際情況是,國網公司以防汛工作緊張等為由,將會期拖延了近一年。
個中玄機在於,國網公司力主拆除重建,而多位定檢專家持相反意見。
豐滿大壩先天不足。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無暇顧及東北,物資緊缺等原因更是使施工中的大壩質量受到影響。但是,經過多次改造和修補,它一直處於運行狀態。
在1995年開始的水電站大壩首輪定檢中,國家電監會大壩安全監察中心(下稱大壩中心)將豐滿大壩定為正常壩。第二次定檢在2005年底結束時,專家組初步論證意見是仍然可以定為正常壩。東北電網2006年3月向國家電監會上報的文件中,也將自評安全等級報為正常壩。
不過,專家組認為,首次定檢發現的一些問題沒有實質性改進,尤其是溢流壩段的滲漏和凍脹開裂問題較為嚴重。為了督促業主整改,國家電監會2007年底發文將豐滿大壩定為病壩。這意味著它在此後三年內可以帶病運行,但必須維修加固,消除“病症”。
國網公司已著手治理。2006年2月,國網公司向國家發改委報送《關於豐滿發電廠水庫大壩全面加固工程按基本建設程序開展前期工作的請示》。兩個月後,國家發改委復函同意,並確定“徹底解決、不留後患、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
豐滿大壩被定為病壩後,國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專門聽取彙報,要求把徹底根治大壩問題、消除安全隱患作為首要任務。
漸漸地,國網公司的工作目標從維修加固轉向了拆除重建。2010年2月,國家發改委再次發函,同意將重建方案作為豐滿水電站大壩全面治理方案開展前期工作。
霧凇景觀受威脅
隨著重修方案的逐步推進,環境影響方面出現了一個棘手問題:吉林市的霧凇島景觀或將因此消失。
2011年5月5日,豐滿水電站大壩重建方案環境影響技術評估會議在北京舉行。與會人士討論的焦點,正是霧凇。
霧凇即樹挂,是水汽凝聚而成的冰花。吉林霧凇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和長江三峽,同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霧凇一般出現在每年11月下旬至來年3月上旬,主要觀景地是豐滿大壩下游約50公里的霧凇島。
根據四川大學水力學與山區河流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下稱貴陽院)合作完成的《豐滿水電站大壩全面治理工程水環境影響研究報告》(送審稿),新壩建成運行後,每年1月到3月,霧凇島末端的水溫平均降至零攝氏度左右,可能存在流冰或封凍現象,從而使霧凇景觀難以再現。在低水位年,距離大壩下游17公里處即可能産生封凍。而現在冬季水庫下游70公里均不封凍。
目前,老壩發電取水口位置在海拔215米至225米處。重建方案僅拆除老壩240米至267.7米的部分壩段,剩餘部分的阻擋使得庫區240米以上水體才能進入新壩的壩前區域。由於冬季庫區水位越往上溫度越低,新壩下泄水溫將有所降低,從而導致下游第二松花江冬季不結冰江段縮短。而霧凇的一個重要形成條件是冬季江面水溫較高,蒸發至空氣中後遇冷凝結。
貴陽院參與研究報告的趙再興告訴財新《新世紀》,環評調研時需要把當地環境要素都調查清楚,豐滿大壩的重建很容易讓人聯絡到霧凇。四川大學的李克峰教授還表示,除了對霧凇的影響,新壩導致的水溫變化將導致吉林市冬季取水困難,並影響江中的各類水生生物。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下稱華東院)的芮建良也説,參加重建方案環境影響技術評估會議的專家們確實擔心霧凇島可能無法形成霧凇景觀,希望工程能夠解決冬季下泄水溫偏低的問題。
新壩址的尷尬
為了保護霧凇景觀,技術人員提出的對策之一是“三期機組+新機組”聯合發電,繼續從老壩取水口取水發電來提高下泄水溫。但有人認為,此舉將影響豐滿水電站冬季調峰。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重建工程已著手考慮調整老壩拆除方案,加深拆除高度以提高取水水溫。這一方案涉及水下施工,難度增大,施工期間還會對下游水質造成較大影響。
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與新壩壩址的選擇不理想有密切關聯。新壩的壩軸線與老壩的壩軸線相差僅120米,與老壩的壩腳線距離更是只有40米。重建方案如果實施,豐滿峽谷口上將出現“一址兩壩”的奇觀。
重建方案的一位設計總負責人説,這幾乎是在下游建壩惟一的選擇,因為過了三期廠房之後,江面就非常開闊,沒法建壩。他承認,這樣的壩址選擇對爆破安全帶來很大挑戰。
水利水電規劃總院一位退休高工還指出,新壩建設必然破壞老壩的消力池,將導致泄洪時水流攜巨大能量直接衝擊新壩並淘刷老壩壩腳。要避免這一情況,需將老壩的蓄水位在汛前降至較低水平,但這又將影響水庫的整體調蓄功能和對下游的供水。
如此尷尬的壩址,還帶來一個新問題。1991年實施的《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第十三條明文規定,禁止在大壩管理和保護範圍內進行爆破、採石、挖沙等危害大壩安全的活動。而對於豐滿這樣的山丘區大型水庫,工程管理範圍為下游從壩腳線向下應不少於200米,工程保護範圍則在工程管理範圍邊界線外延,主要建築物不少於200米。
國網公司要想不違法,就得改變大壩功能,將老壩作為臨時性的圍堰使用。但是,大壩中心副主任何海源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這種情況下無法保證大壩按照正常壩的標準使用,在泄洪標準等方面會有所降低。
“到底是癌症還是胃病”
霧凇景觀和壩址選擇的問題,或許都會給國網公司重建計劃帶來一定影響。但最為重要的因素,在於豐滿大壩的病究竟有多重。
多位參加第三次定檢的專家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豐滿大壩不至於病入膏肓。一位專家説:“到底是癌症還是胃病?我看是胃病,胃病就是靠養嘛。”更有專家提出,“大壩還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在2010年7月、8月的松花江超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中,豐滿大壩的最大下泄流量控制在每秒4500立方米,有效緩解了下游防洪壓力。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的付世紅形容説,“就像一個人挑擔子一樣,這100公斤的重擔,豐滿大壩也挑起來了。”
東北電網在那場洪水面前也信心十足,向松花江防總明確提出“豐滿大壩在校核洪水位267.7米以下均可安全擋水”。
在第二次定檢中,大壩中心將豐滿大壩定位病壩,或者説有條件的正常壩。主要條件即為處理溢流壩段的滲漏。為解決這一問題,東北電網委託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東勘院),設計了投資約5200萬元的溢流壩段降低滲水壓力工程,目前施工已經完畢。
這一工程的效果,是豐滿大壩能否定為正常壩的關鍵之一。來自大連理工大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林皋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灌漿(灌入混凝土)防滲有一定效果,但溶蝕和析鈣現象還是很嚴重。另一位專家組成員則回應,“這不是豐滿大壩命根子的問題”。
在定檢現場會議上,東勘院的評價報告稱觀測資料可靠性低,影響工程的抗滲效果分析,灌漿防滲也無法解決溢流壩段滲水壓力過高的問題。
這一做法引來一些專家的批評。有專家説:“上面説要重建,就把問題擴大,這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啊。打排水孔就是要排水的,結果現在又説水冒多了不行。”
在林皋看來,重建“可以一勞永逸,就是多花一點錢”,“一般的工程壽命是50年,現在已經用了70年,有人説大壩可以用到100年,但是高壩的歷史也就七八十年,到底有多長壽命,誰也説不清楚。”
而一位從事規劃設計和審查的專家分析,豐滿大壩混凝土澆築差,會影響穩定性,但沒有形成一個破壞面,不至於影響整體安全。
前述水利水電規劃總院專家,還舉出美國大古力水電站的例子。該大壩始建於1934年,與豐滿大壩同期,“也是有很多問題,不停地處理,每處理一次規模就擴大,現在裝機已經擴大到500萬千瓦,仍然在安全運行。”
預計在2011年11月,定檢專家組將形成豐滿大壩安全問題的報告初稿,並開會討論。
國網為什麼支持重建?
國網公司大概也很清楚,第三次定檢報告是重建計劃能否實施的關鍵之一。為此,國網公司採取了各種對策,希望增加其話語權。
定檢專家組原本有16位成員,絕大多數來自國網公司以外的機構,且相當大一部分人對豐滿大壩拆除重建持質疑態度。而國網公司在此次定檢現場會議之前要求:邀請支持重建的林皋作為顧問,同時增加4位成員,其中3人來自國網公司。
不僅如此,國網公司自從對重建方案青睞有加,就在想方設法控制局面。
2009年7月30日,由國網公司主導的豐滿水電站大壩全面治理方案論證會在北京舉行。一年前,重建和加固均被確定為重點研究方案,方案設計單位分別是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旗下的東勘院和華東院。
吉林省政府副秘書長張寶田率先發言稱,吉林省將在土地使用、環保等方面提供全面保障,“省政府的意見非常明確,就是採用徹底的解決方案,也就是重建方案。”他同時批評加固方案工期長,對下游供水、發電會造成影響。而根據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加固方案工期為34個月,僅為重修方案的一半。
與會專家收到資料的時間僅有一天,尚未去過豐滿大壩,但很多人表態傾向於重建方案。一位專家説:“已經是病壩了,既然咱國家現在有錢,就幹吧……”
也有不同聲音。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的林可冀就表示,豐滿大壩有效、出色地運行了70年,能保留還是應該保留,這才是負責的態度。而環保部一位官員在發言中説,“如果會前已經明確用哪個方案,那就不用比選了,先入為主不太好。”
大壩中心向與會專家提供了一份加蓋公章的《豐滿大壩安全監管情況説明》,大意是灌漿加固工程可以保證其長治久安。國網公司副總經理欒軍則回應稱,豐滿大壩諸多先天缺陷均是致命問題,這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強加給中國人民頭上的一個重大安全隱患”。
最終,會議的結論是:灌漿加固方案技術上可行,具有投資少、工期短、對周邊和下游供水基本無影響等優勢,但不能完全滿足國家發改委“徹底解決、不留後患”的要求,“選擇重建方案是合適的”。
在這次方案比選論證會上,欒軍還從投資角度強調重建決心,國網公司每年有2600億元的工程建設金額,不管是加固方案的20多億元,還是重修方案的50多億元,“都在國網公司投資承受能力之內” 。
欒軍沒有明言的是,與加固方案相比,重建方案的投資和回報方式差異明顯,對國網公司的誘惑力完全不一樣。
通過國家發改委核準的新建項目,可享受經營期電價。以豐滿水電站為例,1995年新增的三期機組上網電價每度0.50元,老廠房機組上網電價僅為其一半。在重建方案可研報告中,新建大壩的上網電價需要漲至每度0.66元以上才能滿足成本費用支出。這意味著投資可能通過電價上漲轉移到消費者。
至於全面加固方案這樣的維修改造項目,需要企業從發電收益中按比例提取的技改大修資金支出。20多億的投資規模,遠遠超出其技改大修資金數額,而且很難為企業帶來直接收益。
在東勘院的重建方案預可研報告中,工程總投資概算為53.7億元,到了可研報告則變成92億元。有專家估計,最終總投資將超過100億元。此外,重建方案中計劃報廢的6.9億元一期、二期資産凈值,計入工程總投資。
東勘院一位項目設計總負責提道:“當時為了和加固方案具有可比性,重建方案裝機規模保持不變,現在裝機增加一半,到了148萬千瓦,投資也應增加一半。”不過,豐滿水電站增加裝機的必要性本身存在爭議。其發電設備年平均利用不足2000小時,遠低於3429小時的2010年國內平均值,而且東北地區目前用電需求並不十分旺盛。
豐滿大壩命運未卜。一位參與定檢的老專家難掩憂慮,“畢竟是100億啊,如果還能好好運行二三十年,維修一下,現在急著拆掉它幹什麼呢?”
在大壩中心人士看來,類似豐滿的大壩還有一批,如安徽陳村大壩、佛子嶺大壩、浙江成屏大壩等,隨著運行時間延長,還會有更多相同問題産生。因此,“豐滿問題的處理對行業影響深遠,關係到水電發展,更關係到運行市場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