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三大迷惘下的築底持久戰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2日 04: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李志林博士

  儘管上證50估值已降到10倍、滬深300估值已降到11倍、上證綜指估值已降到14倍,已低於或接近於2005年998點和2008年1664點的水準,並屬全球股市最低;儘管滬市成交量已持續萎縮至700億元—800億元的地量,照理,市場已見估值底毋庸置疑。但市場遲遲走不出底,反而陷入築底持久戰。主要是市場至今看不到“政策底”,反對現有的股市政策感到極度迷惘。

  1 擴容大躍進是正常合理還是過度開採

  新興市場擴容是必須的。但人均GDP列世界100位之後、屬於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僅用20年就走完發達國家股市一二百年的路程,規模躍居世界第二,是不是罕見的擴容大躍進呢?十年來中國GDP翻兩番、貨幣發行量增五倍,房價漲十倍,CPI成倍增長,而股市僅漲400點,正常嗎?上市公司急速增加,億萬富翁數量雄踞世界第二,而1.4億股民卻連年虧損,兩極分化加劇,正常嗎?歐美股市均已大幅收復失地,中國至今在6124點半山腰還下陷三四百點,每週擴容8隻新股卻仍不動搖,AB股股價不斷雪崩,正常嗎?凡此表明:擴容大躍進已嚴重脫離實際,大大超越市場承受力,深深傷害了擁護改革、為中國股市作出巨大貢獻的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2 新股破發潮是“市場成熟”還是管理失職

  截至6月3日,今年上市的145隻新股有117隻破發。對此,管理層卻表示:“破發有積極意義”、“體現了市場機制的作用”、“是市場成熟的表現”。這是荒唐得不能再荒唐的邏輯。如果能成立,那新樓盤完全可以漲到每平方米10萬元、30萬元,然後“破發”、“大跳水”,引發先期上市的一二手房價雪崩,80%的房子跌破開盤價,再跌30%—40%。這也是“市場機制起作用”?是“房市成熟”的表現?

  截然不同的是:從國務院到各部門,不斷推出扼制投機、嚴控高房價的舉措。相比之下,凸顯證券部門管理層的辯解是多麼蒼白無力,是明顯的管理失職。“三高”發行、發行人和保薦機構的貪婪、管理層失職、一級市場認購者不理性,才是新股破發潮的症疾所在。新股破發潮不是“市場成熟”的表現,而是對“市場成熟”的褻瀆(《人民日報》評論語)。

  3 國際板是餡餅還是陷阱

  必須承認,近期A股破位、B股連續暴跌,都是“國際板將要推出”的消息直接導致。自證監會主席講了“國際板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的話後,迎來市場一片強烈反對聲。上周國務院表態更耐人尋味,用了“研究建立國際板”一詞。這表明,最高決策層並不認同條件已經成熟,而是還需要“研究”。

  我的觀點:1.並不一概反對建立國際板,而是要按照毛、鄧、江、胡四代領導人“先要把國內的事情辦好”的一貫主張,先搞好國內板,再著手國際板。2.搞好國內板的標誌是:放緩擴容節奏,扼制“三高”發行,營造財富效應,將股指恢復到與GDP同步增長的水平。那時廣大投資者都會贊成建立國際板。3.對國際板上市公司不能期望過高,世界500強未必都有中國企業那樣高的成長性和投資價值。境外企業造假者也不乏其例,其造假水平之高、名目之多,靠中國會計師休想查得出來。盲目認為境外企業比中國規範,很容易吃藥。4.推出國際板還需考慮對等原則。近期美國證交會明令禁止中國國企去美國上市,製造藉口大力打壓130多家在美上市的中國民企,以美國為代表的國際投行,開動一切機器看空做空中國,美國還試圖採取債券違約方式,賴掉中國1.1萬億美國國債,並使中國4.1萬億美元外儲打水漂。此時中國憑什麼迫不及待推出國際板?主動伸出頭給別人斬一刀嗎?何必要在國內貨幣緊縮下還將真金白銀的人民幣往外企口裏送?5、關於國際板推出的時機,我認為,至少要在通脹回落、貨幣政策放鬆、股市重上3000點後。從時間上看,“研究”至少要3至6個月,交易運行測試至少3個月,開戶3個月,也是明年上半年了。

  4 築底將是持久戰

  儘管近期人民日報連續發表觀點鮮明的文章,如“要重視異質思維”、“要防止塞責敷衍導致矛盾激化”、“政府知錯就改遠比一貫正確更能取得信任”、“政府無形資産的流失才是最大的威信損失”,但股市管理層依然對一些錯誤我行我素,強行辯解。所以,要阻止擴容大躍進,只能靠市場自身。近期出現了可喜現象:中小創業板發行市盈率降到28倍,創業板發行價降到20元以下,新股中簽率上升到65%,某新股因詢價機構數不足而中止發行。這是大好事。有朝一日,市場會拒絕認購20倍以上市盈率的新股,新股上市後若高於二級市場同類股,沒人願意買。這樣就迫使上市企業打退堂鼓,迫使承銷商吃不了兜著走,迫使管理層放慢擴容節奏,航母級的國際板新股就更沒人要了。

  現在,二級市場的估值底到了,並已倒逼社保、險資、産業資本進場護盤。關鍵是新股認購者要儘快從迷夢和災難中清醒過來。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都降到15倍以下了,還認購什麼新股,把人民幣當桔子皮扔?國外股市歷來是老股比新股吃香,對新股的成長性至少要考驗半年以上加以確認,才敢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