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行業變局在即 工信部重啟多晶硅項目審批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0日 2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産經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記者 晏琴報道

  準入門檻政策的落地,或令多晶硅行業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6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佈通知稱,為貫徹落實《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向各省區市發佈《多晶硅行業準入申請報告》,要求對首批准入申請企業的材料進行核實,並於7月15日前將審核結果及材料報送工業和信息化部。

  通知披露,在相關資料提交之後,工信部還將組織專家並委託相關檢測機構對申報材料復核、檢查,並會同有關部委以公告形式發佈符合準入條件的多晶硅企業名單。這意味著,備受關注的中國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將於下月起進入實質操作階段。分析人士指出,此種做法將加速整個行業的自主發展,向國家授權生産資質的階段過渡。與此同時,也將促成新一輪行業洗牌。

  回顧多晶硅行業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其雖然是清潔能源太陽光伏産業的重要原材料,但行業發展卻始終伴隨著環境、能耗方面的爭議。近幾年,多晶硅價格高企,利潤豐厚,導致大大小小的企業一哄而上,有些企業只要經濟效益,對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不太關注,造成多晶硅行業受人詬病的“高能耗”、“高污染”形象。

  這一行業亂象曾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在2009年下發的第38號文《關於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産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中,多晶硅作為“産能過剩”行業被點名,我國多晶硅項目審批一度處於停滯。緊接著在2011年年初,工信部等部門再度重申,在政府投資項目核準新目錄出臺前,新建多晶硅項目原則上不再批准。

  而此番通知的下發,則意味著多晶硅項目報批的通道被重啟。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的通知只是落實“準入條件”的一個步驟,真正將對行業産生影響的還是“準入條件”。

  今年3月工信部發佈的《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顯示,為了引導多晶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政府在能耗、環保及生産投入等多方面均提高了門檻。比如,要求2011年底前太陽能級多晶硅還原電耗必須小于60千瓦時/千克,還原尾氣中四氯化硅、氯化氫和氫氣回收利用率不低於98.5%、99%和99%,2011年底前,淘汰綜合電耗大於200千瓦時/千克的太陽能級多晶硅生産線,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每期規模大於3000噸/年等。

  然而,眼下的現實是,國內的多晶硅廠商中80%都是小企業,産能普遍在幾百噸的規模,這些企業在規模、能耗上大多達不到要求。業界普遍認為,如果《準入條件》中相關標準得到嚴格執行,那麼,國內多晶硅行業必然面臨一次洗牌,很多實力相對較弱的生産企業將會被擠出這個市場。

  中投顧問能源首席分析師姜謙對《中國産經新聞》記者表示,隨著準入門檻的提高,多晶硅行業將出現巨變,弱者出局,強者地位更加鞏固,未來國內將出現七八家大型多晶硅企業。

  無疑,隨著光伏行業的迅速發展,未來的多晶硅産業一定會在全球範圍內出現殘酷的競爭,中國企業所面對的是國際巨頭。無論是環保、節能還是産能規模,其最終影響的還是多晶硅的生産成本。只有實現了低污染、低能耗和大規模量産,企業才有可能具備與國際巨頭競爭的能力。儘管如此,但上海交大太陽能研究所教授崔容強此前卻對《中國産經新聞》記者強調,他始終主張以市場本身優勝劣汰的方式篩選企業,而不是設置類似“準入標準”的障礙將中小企業排除在外。因為中小企業依靠自己的技術創新研發出高效的産品也並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