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A股或將利空出盡 忍住恐懼6月無需唱“離歌”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3日 09: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一財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利空雲集 忍住恐懼低吸

  週四滬深股市被意外情況砸出一坑,雙雙創本輪調整新低,只是尾市顯著反攻,終使跌幅收窄。滬綜指昨最後跌1.40%報收于2705.18點,深綜指跌1.46%報1105.95點,成交放大。從盤面看,保險、銀行、地産等權重股殺跌明顯,煤炭股、鋼鐵股逆市上漲。

  隔夜美股暴跌,加上國內關於“地方融資平臺問題”憂慮提升等因素,造成了昨日股指大幅低開。從以往情況看,A股因意外利空低開後常能扳回跌幅,但這次並沒如此。筆者認為,A股弱勢其實和美股關聯度有限,更主要是內部因素造成。

  央行週三發佈《2010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在肯定地方融資平臺在以往建設中所起的作用同時,也濃墨提示了其管理風險。央行還指出,應該認真研究論證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債券的籌資方式,改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以銀行貸款為主的融資格局,最大限度降低地方政府融資風險。

  銀行股近期明顯強于大盤,但昨日銀行股跌幅確實較大,尤其是二線銀行股,如華夏銀行(600015)(收盤價600015,收盤價11.56元)跌5.25%。據彭博社彙編的的數據,自4月份來,在24位對中國建設銀行(601939)評級的分析師中,沒有一人建議“賣出”,在27位給予工行評級的分析師中,沒有一人建議“賣出”。評級公司惠譽駐北京金融機構高級董事CharleneChu表示,這種樂觀情緒反映出市場認為銀行系統的壞賬在數年裏不太可能會體現出來。惠譽曾于4月12日下調中國長期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展望,理由就是出於對投資平臺的擔憂。

  然而,只要是壞賬,早晚就一定得“處理”,不管是否體現出來。如果想神不知鬼不覺地“處理”了,即不想“體現出來”,那麼銀行向二級市場更頻繁地融資就是一個辦法,這種情況下銀行倒不一定會跌太多,市值損失或由全體股東承擔。

  從中外情況看,壞賬處理手法五花八門,但本質上是一樣的,要麼是轉嫁,要麼是節支,要麼是通過發行貨幣稀釋,要麼是做成極其複雜的金融産品去忽悠別人或別國。以筆者看來,錢花了就是花了,是鐵定事實,做什麼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出來混最終一定要還的。美國金融杠桿化過度引發次貸危機,危機後被迫去杠桿化,而我們卻反其道行之,即加大杠桿化,終導致如此後果,令人感慨不盡。

  可以預見的是,銀行股未來仍會受該因素困撓。由於相關消息面多半會變來變去,所以投資者的操作難度無疑將增加,故謹慎者最好還是少碰為妙。

  股指雖跌,但短期內並不可怕,因昨下跌和意外消息高度相關,所以短期若繼續殺跌,投資者應可考慮抄底。從股理説,在A股市場,當下跌由意外因素引發時,更應考慮承接。

  上週末筆者提示于 “本週稍晚低吸”,但本週初大幅反彈,原以為機會沒了,卻沒想到發生這種“意外”。今日是本週和長假的最後一天,建議逢低吸納,但買入量應視情況而定。若繼續有利空,比如有人説端午加息,或預測CPI將大升,則可加大低吸量;如果有人出面安撫,少買些就是。

  假日期間若加息,短期或利空出盡,若不加息,股指暫也不會壞到哪去。近期利空出得頗為徹底,短期內似乎較難指望有“更壞的事”,加上時間窗已打開,故理應忍住恐懼而買些籌碼。筆者猜測,一個相對較強的股市多少有利於解決地方融資平臺問題,有關方面或有動機護盤。雖然這種護盤最終也可能失效,卻不排除在短期內“起些波瀾”的可能。(每日經濟新聞 鄭步春)

 

  通脹繃緊加息弦 A股或將利空盡

  這個端午節,股民品嘗美食或難以“酣暢淋漓”:一方面害怕央行突然加息或提準;另一方面,忌憚于經濟持續放緩,滯脹恐慌也甚囂塵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採訪中,不少觀點表示端午節期間加息或提準的概率大。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加息或正是利空出盡的信號。

  加息預期急升

  股民心中那堵繞不開的墻,始於2008年的端午節。

  是年6月7日傍晚,央行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這完全打亂了市場節奏。因為在過去5個月中,央行一共4次上調了準備金率。節後第一個交易日,滬指跳水逾7%,整個6月跌幅竟達到驚人的20%。

  3年過去了,“端午情結”一直是個解不開的結。今年4月,我國CPI同比上漲5.3%。摩根大通表示,受旱情、糧食價格走高等因素影響,預計5月CPI同比漲幅維持5%以上的高位。更有甚者,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最新報告稱,5月CPI同比漲幅或升至5.5%,創年內新高,而下半年物價回落的時點和幅度均有較大不確定性。

  由於央行的貨幣政策緊盯物價走勢,這就意味著,如果CPI再下不來甚至繼續上行,央行可能不得不動用加息這把“利刃”。而目前看來,這並非沒有根據。

  6月1日,央行在公開市場發行了3年期央票。儘管發行規模較前次減少逾40%至230億元,但仍為年內重啟後第二次發行。有分析人士認為,央行一月上調一次準備金率、隔月加息一次的總體節奏不變。由於上兩次加息的時點分別為2月8日和4月5日,分別是春節長假和清明節小長假最後一天。故端午小長假的來臨,無疑將提升市場的加息預期。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端午節期間確實有加息或提準的可能性。“因為貨幣調控的目標是CPI,而二季度CPI又很難見頂。隨著翹尾因素以及核心通脹回調,CPI最快也要在6~7月才能見頂回落。同時,在負利率環境尚未改變的情況下,一旦物價下滑放緩,央行只能加快動用價格或數量工具。”

  南華期貨宏觀總監張一偉認為,端午加息的概率比提準概率大,因為後者針對回籠資金。但5月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已超2000億元,這表明市場資金面較緊,並不需要央行頻繁使用數量工具。同時,如果再提高準備金率,只會推高中小企業借貸利率並使其生存環境惡化。目前經濟最大的難題是遏制通脹,這並非通過1~2次提準備金率就能解決的。為控制通脹上揚,央行將不得不再加息。

  “通脹還很難壓下去,”燕京華僑大學校長、經濟學家華生告訴記者,“儘管我們很難斷定央行是否會在端午期間加息或提準,但鋻於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使通貨穩定,加息已是不可避免。”

  6月A股反轉?

  通脹令人頭疼,但經濟加速放緩卻讓市場驚出一身冷汗。糾結的是,若貨幣政策持續緊縮下去,無疑會進一步拖慢經濟增長;但若貨幣轉向放鬆,又如何控制高企的物價?

  經濟放緩的一大標誌是PMI大幅回落。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佈,5月PMI為52%,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並連續2個月回落。分項看,11個分項指標環比均有回落。其中,現有訂貨、購進價格指數、主要原料庫存和新訂單指數降幅領先,分別下降3、5.9、2.5和1.7個百分點。中信證券(600030)表示,5月PMI回落有一定季節性,但從新訂單、庫存等指數變化看,需求動力仍在減弱,表明未來經濟增長仍處在回調過程中。

  除PMI外,經濟放緩還體現在工業增加值增速、發電量和進口等數據的集體回落上。中原證券指出,需求回落已經開始,市場正逐漸進入政策觀察期。這一階段,貨幣調控工具將按公開市場、準備金率和利率的優先次序進行。沿著政策嚴控期——需求回落——政策觀察期——價格回落——政策放鬆期的邏輯,下半年A股投資機會將來自需求下行帶來的通脹回落。同時,在政策觀察期,流動性明顯改善將打開市場向上空間。

  “預計最快四季度CPI就可以下來,屆時貨幣緊縮可能會出現微調,”東莞證券研究所副所長俞傑稱,“儘管貨幣放鬆不一定100%保證A股週期性反轉,但可以預見的是,假如端午期間央行加息或提準,A股很可能利空出盡並展開一段反彈。”

  事實上,去年10月以來,央行已合計加息4次,分別是去年10月、12月以及今年2月和4月。上述4個月滬指對應累計漲幅分別為12%、-0.4%、4%和-0.6%。

  張一偉表示,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紛紛去庫存,導致需求回落並進一步拉低GDP增速,這從PMI分項指標購進價格指數下降就可見一斑。但從1~4月工業用電同比增長看,重工業仍增勢良好,經濟還未到全面下滑階段。而工業生産值回落主要因季節性因素和産業調控所致。“另外,若端午節期間加息,相信A股是利空出盡,只要CPI不連續超預期上漲,A股至少有望在6~7月保持上漲。”(每日經濟新聞)

  

  資金面重回寬鬆 隔夜利率跌破3%

  昨天銀行間市場資金面逐漸寬鬆,國有商業銀行陸續開始融出資金。早盤因為資金供給較為充裕,短期的資金交易基本上在中午前已經完成,中午收盤前,隔夜回購交易量已超過2800億,而全天成交總量不過3000億左右。資金供給的增多使得短期品種利率繼續走低。

  但是另一方面,相比短期品種利率的大幅走低,中長期品種利率依然堅挺,1-2個月品種交投依然活躍,利率變化不大,但成交量仍然在高位。

  昨質押式回購成交總量3979.94億,與前一交易日相比增加6.86%。早盤隔夜回購平開在3.15%,隨著最低利率2.50%的成交以及資金的大量供給,很快就穩定在2.85%附近,加權利率較之前下行了約30BP。7天回購利率昨日量價均保持穩定,隨著利率的下行,成交量較前日增加了約100億,加權利率報收在3.52%,下行約38BP。中期的14天-21天品種,融出方仍以基金、保險為主,有可能是市場上對端午節期間加息的預期有所增加,中期的14天回購利率保持穩定,昨日加權利率僅下行約4BP,最終收在4.20%,成交量在85億左右,較之前減少約兩成。21天品種仍然是只有十幾億的成交,但是賣盤較多,回購利率滑落至4.02%附近,和14天回購利率形成倒挂。儘管資金面已漸顯寬鬆,但是昨天1-2個月的回購量並沒有出現減少,尤其是1個月品種,由於跨越半年末,需求較多,回購利率不降反升,加權利率上行約25BP至4.57%。

  SHIBOR報價方面,昨隔夜和7天大幅走低,長期品種保持穩定。繼前日大幅跳水後,隔夜昨日繼續下跌30.18BP報收在2.8436%。7天下行41.34BP至3.5033%,14天下行4.84BP報收在4.2258%。(上海證券報 顏昕)

  

  期指再創調整新低 空方打壓現“手軟”跡象

  6月2日期指再次出現大幅下跌,主力合約跌37.6點,再次創出本輪調整以來的新低。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午盤後空方有獲利離場的跡象,期價也呈現超跌回升。從持倉量來看,主力合約的持倉繼續減少,持倉排名也顯示空方主力離場的幅度更大。專家表示,目前期指從技術圖形上看依然處於空頭走勢中,而多空博弈資金的量也依然較大,市場還需要再弱勢震蕩一段時間,等持倉量繼續大幅下降後才有望企穩。

  截至6月2日收盤,主力合約IF1106收報2963.0點,跌37.6點,下跌1.25%,最高至2989.4點,最低至2928.8點;下月合約IF1107收2976.0點,跌37.8點,下跌1.25%;下季合約IF1109收報3001.8點,跌39.2點,跌幅1.29%;隔季合約IF1112收報3045.0點,跌41.6點,下跌1.35%。

  從日線走勢來看,這是期指本輪調整以來再度創出的低點,並且已經擊破了今年1月份的前期低點,創出了去年11月份調整以來的新低。整體偏空的走勢非常明顯。

  但從日內走勢來看,昨日的走勢較為複雜。早盤低開後即便逐漸走低,在午盤開盤後創出新低。但是在接近14點30分的時候期指突然直線拉起,隨後維持平穩的走勢。最後15分鐘沒有出現太大異動直至收盤。業內人士表示,午盤中段行情的突然拉起,伴隨的是持倉量的突然下降,可以説這是部分空方主力獲利撤出所為,而不是多方主動入場抄底造成的。

  從持倉量來看,期指之前高企的多空資金對峙稍有緩和。繼1日減倉3000多手之後,昨日主力合約再度減倉將近2000手,其持倉量已經降到了3.36萬手。這也説明了此前堅定抄底的部分多方已經認輸出局,而部分空方也趁機獲利了結。專家表示,經過幾番下挫,空方的獲利也較為豐厚,近期繼續大舉打壓的動能會有所減弱。

  持倉排名也顯示了這一點。前20名多頭減倉1073手至2.28萬手,前20名空頭減倉1328手,空方主力的出場幅度更大。中證期貨、銀河期貨等機構席位減空單的幅度較大。

  “但是整體的持倉還是很大。”東方證券分析師高子劍表示,與一個月之前相比,目前的持倉量還是非常之大,還不足以形成探底指標。“如果持倉能很快降低到3萬手以下,那麼行情企穩的概率就很大了。”

  瑞達期貨表示,從宏觀層面看,由於電荒和旱災持續將繼續加大通脹壓力,而市場預期5月CPI應該會持續高企,加息窗口可能在6月重啟,對於政策緊縮的擔憂依然會持續影響到現在脆弱的A股市場;目前來看,主力合約在2920點仍將有強支撐,如果後市維持縮量弱勢,股指還將繼續下跌才能形成支撐。短期市場依然維持空頭操作,建議投資者謹慎操作。(上海證券報)

  

  下周解禁壓力下降 解禁市值418億

  下周兩市解禁市值將下降為418億元。繼本週中小板取代主板成為解禁主力軍後,下周主板將收復失地,解禁市值223.27億元,在總解禁市值中佔比超過5成。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下周兩市共有32隻限售股將解禁上市,與上周基本持平,但解禁數量卻增多至23.79億股,按照昨日收盤價計算的解禁市值約為417.56億元,這一數據較本週縮水32%。

  從解禁個股的市值來看,下周僅兩隻股票的解禁市值超過50億元,分別為中色股份(000758)和棕櫚園林(002431),解禁市值分別為82.12億元和56.13億元,在下周解禁總市值中佔比為19.45%、13.43%。此外,10隻股票的解禁市值超過10億元,包括通化東寶(600867)、杭氧股份(002430)、雲南鍺業(002428)等。

  從解禁個股的數量來看,排名榜首的是通化東寶,但解禁數量並不算大,為2.68億份,在其總股本中佔比為46.61%。其次是中色股份和棕櫚園林。此外,下周還有7隻股票的解禁股超過1億份,包括:澳洋順昌(002245)、勝利精密(002426)、ST天一、北化股份(002246)、杭氧股份、華微電子(600360)和兆馳股份(002429)。

  從解禁股的性質來看,首發原始股東限售股與股改限售股依然是下周解禁的兩大主力軍。通化東寶的解禁股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東寶實業集團所有,中色股份的解禁股亦來自於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因此,分析人士據此判斷,上述兩隻解禁體量最大的股票實際上解禁壓力非常有限,市場基本不受衝擊。

  值得關注的是棕櫚園林的2.02億限售解禁股,持有人均為首發原始股東及公司高層,儘管在本輪調整中公司股價持續下挫,但按昨日收盤價複權後的價格仍高達87.02元,絕對回報極為可觀,産業資本或存在較高的套現動力。

  從流通股份類型來看,下周6家公司有機構配售解禁股將實現流通,但僅永清環保(300187)“一枝獨秀”,其截至昨日的收盤價較發行價高出近30%。永清環保網下配售的機構有6家,其中3家為債券基金。分析人士稱,網下配售資金在解禁獲利後傾向於拋售,在大盤破位下行的趨勢下,機構選擇儘快出手套現的意願更為強烈。

  此外,下周還有3家公司的增發股份將解禁,值得關注的是中恒集團(600252)的2400萬限售股上市。其持有人為華商、華夏兩基金所有,且截至昨日的收盤價較去年增發價格溢價率達90%。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其目前價格較發行價有較大溢價,弱市下又將加大上述籌碼套現的可能,其解禁後壓力不容忽視。(上海證券報 王曉宇)

  

  三週期向下 A股難有向上動力

  自4月中旬以來,A股進行了系統性回調,上證綜指下跌10%,深成指下跌12%,中小板下跌17%,創業板的跌幅接近25%。A股走勢幾乎逐一擊穿各個均線的支撐位,臨近2008年年末形成的靜態市盈率底部,反映出市場對業績以及增長動力的悲觀情緒。但同時,較低的估值和悲觀的經濟預期又使市場産生博弈估值底和政策轉向的聲音。在當前“內生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混雜的糾結中,我們傾向於回歸本質的週期邏輯,從通脹、經濟、貨幣週期這三個維度,來判斷下半年A股的大概率趨勢。

  通脹週期處於何處?我們認為,無論當前通脹究竟在何等程度上混雜了人力成本這樣的“結構性”因素和氣候這樣的“外生性”因素,通脹週期運行的本質基礎仍然建立在貨幣、需求和價格框架之下。從2002-2004年、2005-2007年兩輪通脹週期的運行規律來看,基本遵循貨幣撬動經濟、經濟帶動通脹的邏輯。從時序來看,貨幣週期通常領先經濟週期一個季度左右,經濟週期通常領先通脹週期一個季度左右,因此通脹週期一般在貨幣週期見頂之後的6-7個月內見頂回落。而從本輪通脹的情況來看,代表貨幣週期的M1同比在2010年一季度見頂,代表總需求的産出趨勢偏離度在2010年二季度見頂,而代表通脹週期的CPI同比增速雖然至今仍難言拐點,但我們依稀可見的是通脹正在逐步形成頂部區域。我們傾向於認為通脹在三季度見頂,但回落的程度較為平緩。

  貨幣週期處於何處?通過對1999年至今M1數據的整理,我們發現:M1季調環比的24個月移動平均值對整體貨幣週期的時間和空間維度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1999年至今,總共經歷了四輪貨幣週期:1999-2002年、2002-2006年、2006-2008年和2009年至今尚未走完的新週期。以往三輪完整週期的規律顯示,緊縮週期的時間長度一般是擴張週期的1/2,只有在2002-2006年的貨幣週期中,緊縮的時間長度基本和擴張的時間長度持平。本輪貨幣週期中,擴張時段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基本對應到加息週期啟動的時點才結束,延續的時間長度為23個月;緊縮時段從2010年12月開始,至今6個月;如果按照以往緊縮週期的時間特徵,比較樂觀地假設,緊縮週期至少還需要6個月才能走完,也就是今年年末。因此,我們很可能僅僅站在緊縮週期的“中點”而非“終點”。

  經濟週期處於何處?宏觀層面來講,4月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5.4%,環比增速連續3個月提升,發電量增速大於過去5年的複合增長率,卻出現“電荒”。中觀層面來看,鋼鐵企業産能利用率較高,中間商庫存仍然能被有效消化,螺紋鋼價格高位震蕩;各地域水泥價格仍然小幅上漲。銀行信貸總規模適度,凈息差卻仍在上升,但升幅正在縮小。因此,從宏觀和中觀的角度來看,至少在當前時點,我們無法認同經濟的權重板塊出現了類似2008年下半年和2010年二季度那樣的快速萎縮。而從微觀層面來看,我們調研的結果顯示,江浙、溫州、廣東等地區出現小企業倒閉關門,民營輕工製造業開始出現較為明顯的就業萎縮。那麼究竟如何界定目前經濟的“冷熱”?我們傾向於認為當前經濟在“投資支撐 搭配貨幣緊縮”的非穩態政策組合中呈現出“供給短缺”的特徵,這一組合隱含的意義在於:政策決定了“投資需求”仍然比較溫和。但在總量已經非常巨大的情況下,哪怕較為溫和的增長都將搶佔其他部門的要素,比如“錢荒”和電荒。如果這種組合持續下去,單從GDP的角度來看,經濟可能呈現溫和回落,實現名義上的“軟著陸”,但整體企業業績、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業績可能將較為明顯回落。

  總體來看,我們傾向於認為,在投資支撐的環境,經濟增速將延續溫和回落,通脹將開始進入回落的軌道;只不過在“供給短缺”的特徵之下,通脹回落的幅度較為有限,可能將超出年初的調控目標,這將大大制約貨幣政策調整的空間。而企業業績將在總需求和價格雙下的環境中平穩回落。因此,在貨幣、經濟、通脹、業績四條曲線進入下行軌道的時期,即使整體A股具備一定靜態估值優勢,也難以形成明顯向上的動力。(中國證券報)

  

  大盤未穩 機構吐貨跡象明顯

  昨日,受外圍經濟數據不振及假期加息預期等多重利空因素影響,滬深兩市股指在5日線又跌一跤。盤面看,由鋼鐵、煤炭等資源股領漲,兩市漲停個股共9隻僅1隻跌停,成為市場不可多得的亮點。新股“上四破二”顯示市場依然羸弱。龍虎榜顯示,大漲的個股背後,機構赫然砸出大賣單,明顯有趁高出貨的跡象。

  滬市,昨日大漲6.27%的山西焦化(600740),儘管獲得買1的渤海證券上海彰武路營業部巨單買入13708.02萬元,卻遭到賣2、賣5兩機構席位分別拋出5153.48萬元、1875.76萬元。該股自5月11日跳空大漲8.59%後,曾于5月17日摸高至16.24元,但之後跟隨大盤逐步下跌,並於5月26、27、30日連續三天拉出中陰線將缺口回補。5月31日,該股以漲停方式實現強勁反彈,並於6月1日跳空高開大漲5.11%,股價現價已達15.09元。數據顯示,進入2011年以來,山西焦化股價一路上揚,直至4月中旬才現明顯調整。投資者之所以熱烈追捧該股,除了因其沾染“王亞偉概念”,更重要的是基於山西焦化強烈的重組預期。5月13日,山西焦化發佈公告,宣佈管理層進行人事調整。加之去年9月份,具有山西焦煤集團背景的郭文倉、郭毅民等人加盟焦化,有市場人士認為,這一系列的人事變動,或是釋放大股東加速公司資産重組的信號。但昨日兩機構席位均大單拋貨,明顯有悖其“無利不早圖”操作策略。對此,另一種觀點認為,目前煤炭板塊的估值風險較低,在“電荒”刺激下表現相對樂觀,但炒作意味較濃。因此,投資者除需密切關注煤炭板塊的估值變化外,還需留意該股後續能否衝過前期高點。

  除了山西焦化,昨日漲停的包鋼股份(600010)、鼎立股份(600614)2隻個股亦遭遇機構回吐。其中,處於賣5席位的機構賣出包鋼股份1266.36萬元,賣1席位的機構拋出鼎立股份1473.3萬元。遊資方面,昨日華泰係券商遊資表現較活躍,大跌8%的東睦股份(600114)遭到華泰係4家營業部“圍售”3758.59萬元,佔該股當天成交額的5.55%。

  深市,機構表現略有不同。公開交易信息顯示,漲停的中鋼吉炭(000928)被賣3席位的機構賣出172.92萬元,大跌9.21%的山東海龍(000677)遭遇賣1、賣2的兩機構分別拋出3335.83萬元、433.34萬元;而跌停的浪潮信息(000977)則獲買4席位的機構吸籌215.4萬元,該股買1席位的中信證券(600030)上海長壽路營業部獨進2455.56萬元,不過,賣1席位的華寶證券杭州玉古路營業部一家就大賣5188.29萬元,跟隨其後的4個賣席均砸出“2000萬”級的大單,表明遊資正忙於出逃。近日,浪潮信息涉嫌隱瞞實際控制人變更,上市十年資産被控股股東外掏嚴重,造成了投資者的心理疑慮和恐慌。

  深市另一隻值得關注的個股是昨日大漲6.71%的華神集團(000790)。公開信息顯示,該股昨日的買賣席位主要由川財證券成都中新街營業部、華泰聯合證券有成都南一環路第二營業部、海通證券(600837)成都人民西路營業部、申銀萬國上海新昌路營業部等4家營業部佔據,其中“雙居”買1、賣1的川財證券成都中新街營業部分別買進和賣出 1672.71萬元、699.87萬元。該股當日資金凈流入2368.64萬元,佔到成交額的9.17%。儘管公司5月23日已發佈公告,澄清獲得抗癌新藥專利的傳聞,但遊資的炒作熱情仍然不減。有分析人士認為,該股5月27、30日兩日累跌達到18.34%,這之前進場的資金明顯被套住,因此昨日的強勁反彈很可能是資金出於解套的意願所為,投資者應謹慎跟漲。(證券時報網)

  

  破而後立 等待利空出盡

  週四A股市場在外圍市場動蕩、經濟滯脹擔憂、貨幣政策緊縮預期等多重利空打壓之下再次破位下跌,尾盤雖然有短暫的拉升,但是滬指依然沒能翻紅。究竟利空何時能夠出盡?難道市場真的是不破不立?本期《投資有理》欄目特邀著名財經評論人李飛和長城證券首席投資顧問張九輝共同研判後市。

  李飛(著名財經評論人):我認為今年到明年上半年,大盤很有可能一直都不會選擇特別明確的方向,個股一定是牛和熊並存的市場,不要期望像2007年那種大漲,也不會像2008年那樣單邊下跌。針對近期走勢,我覺得從2719點下來到2661點這個區間肯定有資金進來搶反彈。這是一種修復性的反彈,現在是可以加速或者加快操作頻率的時候。但是必須做好止損,嚴格遵守紀律。

  6月份可以佈局四類股票:第一類,盤小超跌的,生不逢時的個股。這種個股一上市大盤就不好,一路下行,一旦大盤反彈,它肯定會反彈。第二類,中報超預期的。基金最喜歡拿估值給自己做模型,然後去買,這個時候一旦被套,想解套,給自己找理由,唯一的就是中報超預期。第三類,短線技術超跌,中線行業拐點出現了的。伴隨著通脹出現,有可能後邊最悲觀的是經濟滯脹以及通縮,這個時候有些大行業深挖掘的題材,可能會出現行業的中樞拐點,這種也是可以參與的。第四類,題材新秀龍頭,十二五規劃受益股。

  我個人覺得,在目前的這種環境下,第一,還是可以加快操作頻率;第二,我個人短期更傾向於黃金的投資價值,或者説它的投機的價格回歸;第三,從大消費裏面其實會延伸一些更能夠抗擊掉所謂的原材料上漲價格的品種,中長期還會有一些可以看好,具體説品種,還是要看市場最終能走多遠。

  張九輝(長城證券首席投資顧問):我覺得在宏觀經濟數據公佈之前,A股將繼續掙扎,也就是在目前這個點位繼續震蕩。投資者還要小心,寧可錯過,不可做錯。

  我覺得目前市場上的利空並沒有化解,通脹還是今年股市最大的痛處。目前中國經濟面臨什麼情況?是一個增速下滑、通脹高企的情況,經濟學上叫做滯脹。經濟學上對於通脹和經濟增長有一個基本原理,就是説你要想保增長,你就要容忍通脹;你要想控物價,你就要犧牲增長。所以,中國當前的經濟背景,應該説是一個很尷尬的局面。那麼通脹未來會不會緩解呢?從現在的情況來分析,還不能輕言預測物價指數就見頂了。我們的研究表明,5月份CPI可能到5.5%至5.8%,還是要創新高。未來會怎麼樣,我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證券時報)

  

  A股再恐“端午結”6月無需唱“離歌”

  當前宏觀面與2008年有些類似。即將到來的端午節,A股是延續跌勢還是上演反擊,謎底待揭。

  端午,一個包含華夏文化的傳統節日。而在中國股民心中,同樣有著揮之不去的端午情結。

  2011年端午節將臨,A股市場再度暴跌。昨日(6月2日)盤中,上證指數一度大跌66點,創出本輪行情新低2676.54點,最終跌38.39點,收于2705.18點。

  事實上,在端午“小長假”歷史上,股市未曾平靜過。

  2008年:端午節後展開暴跌

  2008年,是端午節開始放“小長假”的第一年。上證指數在2007年6124點見頂後,于2008年開始了調整之路。這一年,在貨幣政策趨緊,存準率不斷上調的背景下,上證指數不斷 “下臺階”——從1月的5000多點,到2月跌破年線,3月跌破4000點。短短3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跌去了2000多點。

  2008年6月6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股指下跌21.98點,以3329.67點報收,滬市成交創434億元地量。但誰也沒有想到,節後大盤卻迎來了劇烈震蕩。同年6月7日,央行宣佈上調存準率1個百分點。6月10日,A股恢復交易首日,上證指數直接以3202.11點跳空低開127.56點,低開幅度高達3.8%。而當天股指單邊下跌,滬指暴跌257.34點,以3072.33點報收,跌幅7.73%,創該輪熊市中單日最大跌幅紀錄。

  2009年:寬鬆環境釀造牛市

  2008年熊市見底後,管理層開始不斷下調存準率和降息,在此背景下,大盤走出一輪復蘇性牛市行情。2009年初,上證指數從1880點起步後,開始不斷上揚,到5月中旬,已反彈至2600點附近,累計漲幅高達38%。在貨幣持續放寬,4萬億投資不斷落地的同時,發改委出臺各項産業規劃政策,宏觀經濟逐漸走出蕭條。

  2009年6月1日,端午 “小長假”後的首個交易日,上證指數跳空高開上漲3.36%,掀起了牛市第二波上漲行情。隨後近兩個月中,上證指數持續上漲到3400點上方,隨著央行調整貨幣政策,2009年的牛市行情宣告結束。

  2010年:沉悶大盤破位探底

  去年的端午節依然給A股市場留下了較為鬱悶的回憶。

  這一年,央行從1月起連續提準,開始了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4月份開始,股市大幅回調,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的推出,樓市嚴厲調控,市場再度陷入低迷。4月中下旬,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整數關,直到5月下旬,大盤才在2600點區域展開平臺整理。

  在A股成交量持續萎縮情況下,6月10日當年全球最大IPO農業銀行(601288)新股發行獲批,給市場再度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6月11日後,A股市場因端午 “小長假”休市,直到6月17日才重新恢復交易。6月29日,農行確定IPO價格區間,導致上證指數暴跌108.23點,收于2427.05點,再度破位。

  2011年:利空雲集如何應對

  今年端午“小長假”前,市場跌勢不止,投資者預期不高,股市的端午情結又一次表現出來。

  在這種不安的氛圍中,昨日上證指數盤中一度暴跌66點,最低至2676.54點,跌幅超2%。儘管尾市出現回升,股指重返2700點上方。4月18日以來,A股市場連下臺階。市場人士認為,今年的宏觀面似乎與2008年有些類似。CPI持續高位運行,加息預期不斷增強,海外市場悉數調整,諸多因素都向著不利的方向發展。

  利空雲集的2011年端午節,A股是延續跌勢,還是上演絕地反擊,謎底待揭。(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