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毛建國:旱情只是漲價的一個拙劣理由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1日 11: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毛建國

  作為我國傳統的“魚米之鄉”,長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蘇五省部分地區,正遭受建國以來最為嚴重的旱情。據稱,目前廣州市場上,與五省區旱情息息相關的生活物品如大米、蔬菜、水産品等悄然小碎步漲價了:如湖北仙桃香米漲到2.7元/斤;湖南蓮藕漲到4元/斤;就連大白菜,也一改一月前無人問津的虧本局面,價格普遍上漲……(5月30日《廣州日報》)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發現這樣的情形,兩種現象本沒有關聯,但因為同時發生,所以就人為地認為存在必然的邏輯關係。比如説現在與旱區有關的一些農産品漲價了,漲價一定因為旱情嗎?沒有旱情,是不是就一定不會漲價?就大白菜而言,一個月前的無人問津並不正常,現在的價格上漲應視為恢復性上漲,實為市場的正常反應。如果價格跌到那種程度,那麼多農民虧本,價格還不能反彈,倒真成了咄咄怪事。由是而論,不能把市場出現的部分農産品漲價,與當前的旱情簡單劃上等號,認為漲價來自旱情,旱情必定漲價。

  當前五省區的旱情雖然對於農作物的生産造成了影響,但影響到底有多大,有沒有危及到食品供應安全?這需要準確辨析。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表明,當前的旱情一定導致減産,一定影響食品供應安全。

  這些年來旱情就像個鄰家女孩,總是在某個角落等待我們。每年總會有幾個地方發生旱情,比如前兩年發生的西南旱情。但翻看這些年來的糧食生産數據,即使在旱澇的背景下,全國糧食依然呈現出年年豐收、年年增産的景象。中國社科院發佈的2011年《農村經濟綠皮書》指出,2011年,在正常年景下,糧食總産量可能會達到5.5億噸,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連續8年增産。就目前的旱情級別來看,未必動搖得了增産增收的根基。

  這是就全國總體而言的,即使在局部市場,乾旱也未必就一定導致減産。正如中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所分析的,湖北乾旱是否會導致早稻減産現在還很難判斷,“今年會否因乾旱繼續減産,還言之尚早”。目前五省區正在積極抗旱,目前的農業基礎設施和種植技術,都遠非過去所能企及。從往年經驗看,局部地區旱情,因為應對有力,同樣實現增産,所區別在於增産多少而已。

  因此,千萬不能庸人自擾,認為乾旱就一定會減産,減産就一定會漲價。我們要警惕有人以旱情為藉口,故意推高農産品價格。對於有些商家來説,漲與不漲,關鍵是一個概念,沒概念會製造概念,有概念會利用概念。如果我們把旱情和漲價之間劃上等號,就等於幫助商家製造了概念,那等待我們的就只能是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