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葉檀:卡恩出局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0日 09: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博客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卡恩醜出大了。

  在解決歐債危機、解決全球匯率大戰的關鍵時刻,卡恩因為被控在紐約性侵一名女服務員,于5月14日下午被美國紐約警方拘留,警方次日淩晨正式逮捕他並提出指控,罪名為“刑事性行為,強姦未遂和非法監禁”。

  如果罪名成立,卡恩可能面臨長達十五年的刑期。一旦卡恩下臺,從IMF到全球金融市場,將面臨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是全球國際金融體系大變動中的一個環節。歐元強勢地位一去不復返,全球債券市場將聽從美國號令,而IMF會進入新一輪改革。

  卡恩如果下臺,將讓歐元區國家付出更高的成本解決歐債危機,損耗歐元區已經十分虛弱的經濟體力。

  《華爾街日報》評論,卡恩被捕將導致IMF管理層陷入混亂。除此之外,IMF在歐元區金融援救方面將喪失核心地位。卡恩是歐元區國家之間強力的黏和劑,是後金融危機時代歐元的有力支持者,並且利用其身份由IMF承擔了歐債的部分成本,現在,遊戲結束了。

  後金融危機時代暴露出歐元區最薄弱的環節,希臘、葡萄牙、愛爾蘭等國家借債度日卻與強勁的德國一樣使用被過高估值的歐元,註定會陷入困境。這些債務國兩頭作戰:一頭應對因為緊縮而掀起的國內抗議潮,一頭要説服國際投資者他們的經濟仍有前景。因為歐債危機,歐元區內部大起爭端,盧森堡等國認為德法態度傲慢,德國一度反對發行歐債被指責不願意盡到義務。

  卡恩力挺歐元,公開抨擊歐洲各國斤斤計較,不顧大局。在其積極推動下,IMF對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施以援手。愛爾蘭從歐盟與IMF獲得850億歐元,利率接近6%,而給葡萄牙的救援基金三年內利率僅僅3.25%,而給希臘的第一批援助利率在5%左右,均低於債券利率。

  就在被捕之前,卡恩計劃16日出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的歐元區財政部長會議,討論希臘財政危機。美國《華爾街日報》16日報道,歐洲官員先前預期斯特勞斯—卡恩將敦促歐盟領導人為希臘度過2012年和2013年再次提供救援資金,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一步援助希臘必須以歐盟這一承諾為前提。卡恩不是歐元惟一的施救者,卻絕對是歐債危機中的關鍵人物。

  歐元區四面楚歌。葡萄牙等國的主權債務評級掌握在美國評級公司手中,也就是債券的基準定價權掌握在美國公司手中,歐元區國家十分被動。從去年到今年這些國家評級的下調,導致債券收益率不斷升高,3月23日,愛爾蘭兩年期國債收益率竟突破10%大關,創歐元區成立以來新高,這顯示愛爾蘭等國必須以極高的價格在市場上融資,無異於飲鴆止渴。目前歐債國的財政十分緊張,希臘政府2012年至2013年預計出現大約600億歐元財政窟窿,亟需外界援助。歐元區還需要最少2000億歐元以上的資金以度過眼前的難關,未來需要的資金難以衡量。

  歐元區建立了歐元穩定機制,當某一歐元區成員國陷入債務危機時,將可向歐洲穩定機制提出救助請求,滿足財政瘦身計劃和推行經濟改革的國家將得到援助。但這並不容易實現,德國國內反對聲浪從未停止,作為歐元區的第一大經濟體,作為最受益於統一貨幣的國家,同時作為歐元區內經濟復蘇最強勁的國家,德國理所當然地成為主要出資國,除承擔1680億歐元的擔保費用之外還需支付220億歐元的現金。更棘手的是,被援助國國內也是一片抗議之聲,財政緊縮計劃使國內市場緊縮,3月23日,葡萄牙總理蘇格拉底因為減赤計劃未能通過議會批准而黯然辭職。

  雖然5月16日期,在歐盟財長會議上歐元區金融領導人一致批准了對葡萄牙的780億歐元的救援方案,同時歐盟(EU)、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歐洲央行(ECB)的官員們正在希臘重新評估1100億歐元的救助計劃。但缺乏了卡恩的支持,缺乏了大規模的較低利率融資,缺乏了歐盟國家之間的黏合劑,歐債危機的解決成本更高。一些做空基金已經看到了希臘等國退出歐元區的前景,正如當時看到了英國退出歐元區,千載難逢的做空機會已經到來。

  目前只有三個辦法度過歐債難關。一是説服IMF繼續支持歐洲,二是德國等國願意出更多的援助金,三是歐洲央行實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以通脹的方式緩解危機。

  雄心勃勃欲與美元一較高下,以石油交易推行歐元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卡恩身陷漩渦,誰是下任總裁的猜測甚囂塵上。

  自從世界銀行與IMF成立之後,美國人執掌世界銀行,歐洲人執掌IMF,美國在IMF擁有末票否決權的格局未曾改變。《華爾街日報》分析,歐洲人不願意主動讓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一職,除非美國人同樣讓出世界銀行行長一職。但暗流涌動,顯示IMF的內部洗牌勢在必行。

  在卡恩出事數小時後,IMF宣佈,根據IMF慣例,總裁卡恩不在華盛頓期間,IMF第一副總裁約翰-列普斯基(John Lipsky)將出任執行總裁,此前列普斯基一直負責統籌希臘救援計劃。列普斯基長期在IMF任職,第一次從1974年到1984年,此間幫助IMF處理了拉丁美洲債務危機,第二次是2006年從摩根大通(JPM)副董事長任上,再次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雖然列普斯基在IMF任職期長,但其摩根大通的背景令人矚止,而列普斯基已經宣佈,他任期將於8月底屆滿,此後他同意繼續擔任IMF特別顧問,直到定於11月份召開的20國集團峰會結束為止。

  IMF的改革已經在進行之中。

  去年10月23日,G20決定增加新興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的份額,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貸款機構中6%的比重。其中,印度由原第11位上升至第8位,比重由2.44%升至2.75%,中國從第6位躍升至第3位。歐洲將放棄IMF董事會中的2個席位,將6%的投票權轉讓給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巴西,並保證這些國家的在IMF中的份額與它們為全球經濟所作出的貢獻相對等。卡恩是改革的積極推動者,他曾表示,“從2008年開始啟動、並逐步推進的一系列改革,加上更早的一些行動,將使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整體份額比重增加5個百分點以上”。

  不過這些漸進式的改革沒有動搖IMF的根基,美國依然擁有可怕的一票否決權,而歐洲人依然是IMF的命定總裁,如果總裁換由新興經濟體人選,將是一個重大的象徵性事件,這意味著歐洲既不掌握總裁,也不掌握一票否決權。

  就算卡恩落馬,總裁繼任者十之八九將是歐洲人,歐洲絕不會輕易做出最後的讓步。從本質上來説,只要美國繼續掌握一票否決權,總裁將是個象徵人物。但歐洲的象徵人物將掌握更多的抗衡力量,就如同此次卡恩對於歐債的強力救援。

  今年4月份,24國集團的官員再次呼籲在選擇世界銀行和IMF領導人時要秉承“公開、透明、基於美德的程序”,而“不要考慮國籍”。從新興經濟體當中任命新總裁候選人,被認為是全面改革IMF治理結構的一個標誌。 前阿根廷央行總裁雷德拉多表示,很明顯,IMF總裁這次的“東窗事發”,可能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外部對於公開遴選IMF總裁、任人唯賢的呼聲將驟增。

  不要指望目前國際金融統治權發生巨大的變革,真正的變革將在全球經濟格局徹底改變之後,發生在新興經濟體的市場經受過數次嚴酷的考驗而能屹立不倒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