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第三輪中美對話六大期待 解析中國順差真正原因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6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金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專題:中美第三輪戰略與經濟對話

  編者按:5月9日至10日,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在華盛頓舉行。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建立於2009年,並於2009年7月和2010年5月進行過兩次成功的對話。

  截至目前,對話的正式議題及具體議程雖然尚未公開,但基於前兩次對話的基本套路、中美關係的當前特點和全球層面的形勢變化,分析人士預計,敦促美國維護主權債務信譽、解析中國貿易順差真正原因、人民幣匯率等問題將成為此次對話的“重頭戲”。

  期待議題1

  敦促美國維護主權債務信譽

  截至4月30日,美國公共債務總額為14.28萬億美元,相當於其2010年GDP14.6578萬億美元的97.5%,為全球國家中債務負擔最重的國家之一。另外,美國聯邦政府預算赤字,2011年度上半年已達8300億美元,折年率相當於其GDP的10.7%,遠遠超過佔GDP3%的國際警戒線。

  毫無疑問,美國正面臨金融危機遺留下的高債務、高財政赤字存量的危機。其龐大的財政赤字和高額債務已開始引發公眾對美國主權債務及美元的信心危機。這也引起美國國內政治和市場的反應,正在國會進行的財政政策大戰,及標準普爾調低對美國政府債券前景的評級便是例子。顯而易見,美聯儲自金融危機以來所採取的量化寬鬆政策是以引發全球性通貨膨脹為代價,從而避免美國發生技術性破産為目的的。但是,對債權人而言,美國這樣做的實質與其破産一樣:向債權人支付貶值的貨幣。以2010年6月到2011年3月為例,美元實際有效匯率已下跌了8.44%。

  根據美國財政部4月30日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國是美國證券的最大持有國,持有美國證券1.611萬億美元,其中包括美國長期國債1.11萬億美元。中國的外匯儲備也已超過3萬億美元。鋻於此,中國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人。

  國際輿論已經關注到,美聯儲堅持量化寬鬆政策,其主席伯南克不會不知道這種政策的荒謬性。有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指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智力告訴自己,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人品上,他目前所採取的所謂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都是墮落、不道德和不誠實的。“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美聯儲救助了那些本應該去坐牢的人。”知名經濟學家謝國忠如是説。而目前,“伯南克是在同中國打一場志在必得的比賽。”謝國忠的最新觀點是:中國的貨幣與美元挂鉤,其貨幣政策也因此放大了美聯儲政策對通貨膨脹的影響。

  在美國量化寬鬆和美元貶值的動態變化中,中國的通脹問題必將更為嚴重。美國希望,在其通脹成為嚴重的政治問題之前,中國經濟會因通脹而硬著陸。因為,這一硬著陸將降低國際商品價格和美國的通脹壓力。因此,可以想見,只要中國通脹不惡化到危及其經濟,美聯儲的寬鬆貨幣政策便會持續下去。

  凡此,無不關切中國經濟的重大利益,中國政府有必要在本次“對話”中明確要求美國政府,儘快採取相關措施,終止其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確保其主權債務的信譽;維護美元匯率的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