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經濟半小時]再問貧困(下)(2011.04.30)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30日 23: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fdd98bfd07dc4fb20f729e9ec82b7d85

    主編:熊曼琳 編導:侯珍瑪 攝像:張明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經濟半小時》今天我們繼續關注貧困人群。在昨天的節目中,我們重返6年前曾經去過的四川省儀隴縣。看到6年前家徒四壁的周相全一家的生活已經得到了改善,但是我們也發現周先艷姐弟倆依然生活在貧困中。當地依然面臨擺脫貧困的艱巨任務。今天,我們將去廣西壯族自治區都安縣去看望蒙漢國一家,也是在6年前,我們看到由於貧困,13歲的蒙漢國不得不輟學在家。他們家當年是個什麼樣子,現在的生活有沒有變得好起來呢?先來看一段我們6年前拍攝的畫面。

    六年前我們曾經做過直面貧困的系列節目,分別對廣西、貴州、雲南、四川、陜西、甘肅六個省進行了報道,……六年過去了,廣西自治區都安縣保安鄉弄鴉屯的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六年前的一段畫面……

    這條羊腸小道是弄鴉屯通往外面的唯一齣口。屯子裏住了12戶人家,當記者趕到那裏的時候,正好碰到13歲的蒙漢國在放羊。

    記者:這夠你們吃多長時間啊?

    答:三個月,天上下的雨水

    記者:這都是雨水是吧

    答:嗯

    記者看到,水池中還漂浮著樹葉和蟲子,但是村民們很珍惜那裏的水,因為如果用完了,就不得不每天往返3個多小時到山裏去挑水。那個破舊不堪的三層木板房就是蒙漢國的家,一層用來養豬、養羊,二層供人居住,三樓是放一些雜物。

    蒙明不:今年雨下得很大,風也吹去了,玉米倒完了,玉米收成沒有多少。

    蒙漢國的父親蒙明不告訴記者,今年收成不好,口糧不夠,所以必須出去買糧吃,全家能換錢的就是兩頭豬,但是豬卻賣不出去。

    蒙明不:抬出去要請一桌人,8個人抬,這樣就已經耗去2只豬腳的錢

    而豬賣不出去,也就沒什麼收入。這個貧困的家庭已經沒有能力再讓13歲的漢國繼續唸書了,雖然他想讀大學。

    記者:明年不能再讀書了,你會不會很難過

    蒙漢國:像我們這麼窮,不能讀書還有,還有什麼難過

    六年後

    記者:通往屯裏的這條路一直要往上走是嗎?

    村民:是,應該差不多了

    記者:那等於還是要翻過這座山是吧

    村民:嗯

    六年後,記者再次來到了位於廣西都安縣這個名叫弄鴉屯的地方。蒙漢國家還住還是住在那棟破舊的三層木板房,由於道路一直沒有修通,新養的一匹馬,成了家裏通往外面的主要交通工具。六年前整個屯裏都沒有通上電,現在家裏還多了電視機、電飯鍋等家用電器,喂豬也用上了電動的鍘草機。而在蒙漢國家裏除了新添置了一些家用電器,同時還多了一張遺照。

    蒙美先 蒙漢國媽媽

    蒙美先:他爸爸得病,是肝硬化晚期。

    2007年,蒙明不不幸患上肝癌,那一年蒙漢國16歲,現在,蒙漢國還在廣州的一家皮包加工廠工作,每個月能掙到1200元錢。為了節省路費,蒙漢國很少回家,除去日常花銷,每年能給媽媽寄回1000多塊錢,而母親在家唯一能做的就是空空的等待和對兒子無限的思念。

    蒙美先:平時都是天天想他,但他也回不來,沒有辦法

    現在家裏的農活都只能靠母親一個人來幹,如果沒有兒子寄來的一點生活費,遇上收成不好的時候,吃飯都會成問題。

    記者:如果説現在有一個願望,媽媽最想許個什麼願?

    蒙美先:現在最需要的是屯裏的路能修好,如果有了路,生活就方便一些了。

    主持人:短短幾年,沒想到蒙漢國的父親已經是陰陽兩隔,對於蒙漢國的母親來説,失去丈夫已經是人生中一件非常悲痛的事情了,但是為了能夠活下去,她不得不放手讓兒子離開自己到他鄉打工。更讓我們沒有想到的事情是,在問到這位母親最大的願望是什麼的時候,她的回答竟然不是想見到兒子,而是想修一條通往外面的路。這條路究竟有多重要?記者在當地認識了一個叫譚艷瓊的孩子,讓我們先跟著她一起去體驗一下上學的路。

    譚艷瓊,今年11歲,上小學四年級,記者遇到她的時候,剛巧她放學,於是,記者就跟著小艷瓊一起到了她的家,龍灣鄉尚三村加龍屯。

    譚艷瓊:她是我媽媽。

    譚艷瓊媽媽:你們走山路怎麼樣?

    記者:你好,你是艷瓊的媽媽是嗎?

    譚艷瓊媽媽:對

    小艷瓊住的屯子,一共有8戶人家,屯裏年輕的壯勞力幾乎都在外面打工去了,大部分人家住的是木板房,在地裏,記者碰巧遇到了正在幹農活的譚艷瓊的父親,譚茂周。

    記者:您好,這是您的地是吧?

    譚茂周:是

    記者:您家裏有多少地?

    譚茂周:我家裏有兩畝多地。

    記者:都種的什麼?|

    譚茂周:都是種玉米。

    記者:只種玉米?

    譚茂周:只種玉米,種什麼也不行啊,我們大石山全是石頭。

    記者:這兩畝地夠一家人吃嗎?

    譚茂周:不夠

    放眼望去,滿山遍野都是石頭,而譚艷瓊家的兩畝玉米地被石頭分割的七零八落,土地在那裏是最金貴的東西,再加上氣候乾旱,每年的玉米收成也不好。譚艷瓊的媽媽給記者拿出了他們家種的玉米。

    王秀映 譚艷瓊的母親

    記者:這你你們家種的玉米?怎麼這麼小?

    王秀映:一年乾旱多了,有三分之一都這麼小?

    記者:年成好的拿出去賣嗎?

    王秀映:不能賣的,都不夠自己吃的。

    在譚艷瓊一家以前住的地方,2002年的一個傍晚,一場大火將這個本來就破舊的家燒成了灰燼。

    王秀映:燒了可能有一個多鐘頭,全部把這一片燒完

    記者:住在山裏經常會有火災會發生?

    王秀映:有的,經常有的,像這種房子,碰到一點火自己就燒起來了

    這個石磚房子是譚茂周夫妻兩個後來在山頂修建的,每一塊石頭都是他們從山上自己搬下來的,由於沒有路,建造這個房子所需的水泥、鋼筋都要靠譚茂週一點點的扛進來。

    記者:這麼遠的路,這一趟能扛多少?

    譚茂周 譚艷瓊的父親

    譚茂周:一次扛一包而已

    記者:那您得扛多少趟啊?

    譚茂周:我們這個房子用5噸水泥,100包就是100次。

    修建那三間石頭房子整整花去了他們三年的時間,2007年,一家人終於住進了這個再也不怕失火的房子,然而買鋼筋、水泥借來的8000塊錢,至今還沒有還完。

    譚茂周:還有五千。

    譚茂周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座大山裏。這些年,地裏種的糧食不夠吃,譚茂周於是也像其他人一樣外出打工。但由於孩子還小,家裏需要照顧,他一年也只能外出打工兩到三個月,平均算下來,每個月的家庭總收入也只有200多塊錢。儘管還不到11歲,小艷瓊很懂事,從上小學一年級,她的學習成績在學校都是名列前茅,她希望有一天,能夠通過學習能讓父母過上幸福的生活。

    記者:你覺得什麼樣的生活是幸福生活呢?

    譚艷瓊:吃飽穿暖

    傍晚六點半,艷瓊開始幫媽媽一起做晚飯,玉米粥、水煮青菜,幾乎是家裏一天三頓、每天都要重復的飯菜。

    記者:今天做的什麼飯?

    王秀映:玉米飯

    記者:平時吃大米嗎?

    王秀映:我們久不久的也在外面買一點點回來,小孩子讀書要吃一點點,大米現在一斤兩塊多,比玉米貴一半、玉米一塊多

    記者:多長時間出去買一次大米啊?

    王秀映:有時幾個月買一次|

    吃晚飯的時候,記者注意到,小艷瓊的父母以及不到一歲的妹妹吃的都是玉米粥,而白米飯則留給每天要走5個小時山路上學的小艷瓊吃,而葷菜平時更是一兩個月也難得吃一次。

    記者:有沒有想吃肉的時候?

    譚艷瓊:有。

    記者:為什麼沒有告訴爸爸和媽媽?

    譚艷瓊:我不想告訴。

    記者:為什麼不想告訴他們?

    譚艷瓊:我怕他們覺得心疼我。

    記者:怕爸爸媽媽傷心是嗎?

    譚艷瓊:是

    淩晨四點半

    記者:艷瓊,每天早上都是這麼早起嗎?

    譚艷瓊:對

    記者:每天睡得夠嗎?

    譚艷瓊:嗯

    由於家裏沒通路,每天上學小艷瓊都要靠走路去,所以淩晨四點半是她每天必須起床的時間,因為需要走很遠的山路,早飯對於小艷瓊來説,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五點十分,匆匆吃完早飯,小艷瓊走出家門,準備去上學。

    記者:平時每天都那麼早出門嗎?

    譚艷瓊:是

    記者:要是到冬天的時候怎麼辦?天更黑?

    譚艷瓊:拿著手電筒。

    記者眼前的這條路是屯裏通往外面的唯一的一條路,如果不打燈的話,幾乎是伸手不見五指。路的寬度只有7、80公分,坑坑洼洼、非常不好走,兩邊沒有任何扶手,而旁邊就是山崖,由於屯裏沒有同伴,每天早晨都是小艷瓊孤身一個人在那條山路上行走。

    記者:你一個人走這條山路,天那麼黑,害怕不害怕?

    譚艷瓊:不害怕,習慣了。

    艷瓊説,現在並不是山路最難走的時候,讓她最害怕的是下雨天走山路。

    記者:就起得比較早一點,然後上山去,因為路比較滑,就要穿雨靴,走路又很難,又滑滑的。

    記者:有沒有經常摔倒的時候?

    譚艷瓊:有。

    記者:有沒有把腿摔傷的時候?

    譚艷瓊:有。

    記者:疼嗎?

    譚艷瓊:疼。

    記者:如果摔倒了怎麼辦?

    譚艷瓊:我就爬起來繼續走。

    走了將近1個小時,天開始濛濛亮,記者終於看到前方這條稍微平坦一點的馬路。

    記者:過了馬路還要走多久才能到學校?

    譚艷瓊:一個小時吧。

    有時走累了,艷瓊偶爾也會蹲在馬路邊歇歇腳。

    譚艷瓊:不累,呵呵

    記者:真不累假不累?

    譚艷瓊:假不累

    幾分鐘後,艷瓊站起來繼續往前走,半個小時之後,她終於碰到了同在一個學校上學的小夥伴。

    在那裏,很多小朋友都要像艷瓊一樣靠走路去上學,最遠的要走3個多小時。

    能夠在路上遇到一起上學的的夥伴是小艷瓊一天最開心的事。走了將近兩個半小時,在早上七點四十分的時候,記者終於看到了尚三小學——一個只有26個學生,四個年級的山村小學。孩子們開心的給記者指著他們的教室,而學校裏其他的小朋友也從各個方向陸陸續續的走到了學校。有的孩子害怕天黑走山路,甚至還帶著小狗在路上做伴。

    艷瓊成績最好的是語文,在小艷瓊的作文本中,記者看到,她在這篇《路的變遷》的作文中,記錄了家門口的一條路由崎嶇不平的山路變成了一條寬闊的柏油路的過程。

    譚艷瓊:就是因為沒有路,所以我想象有路。

    就在記者採訪即將結束的時候,小艷瓊向我們説出了這樣一番話。

    譚艷瓊:現在就希望能修一條公路進去就行了。

    主持人:一個11歲的小女孩,為了上學,每天要在大山裏走五六個小時,這在經濟發達地區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前去採訪的記者告訴我,如果路修通了,譚艷瓊上學的車程不超過半個小時。她就再也不用每天淩晨4點半就起床趕路了。那麼修一條路真的非常難嗎?我們了解到在2007年的時候,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就投資了3.5億元對都安縣的交通、電力、人畜飲水、衛生等15個項目進行建設和改造,在整個“十一五”期間,新建或改擴建村屯道路546條1462公里,解決了貧困地區25萬人的行路難問題。那為什麼到現在譚艷瓊家的路遲遲沒有修好呢?

    主持人:廣西壯族自治區以山高路險、風光優美而著稱,但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居民都分散居住在大山深處。儘管廣西壯族自治區花了很大的氣力投入到修路工程中,但像譚艷瓊家這樣沒有通路的地方,在都安縣還有33551戶,大約有16萬人存在著行路難問題,其實在山區裏還有很多比譚艷瓊一家更為貧窮的家庭,由於交通不便,我們的記者根本無法進入。“要想富先修路”已經成為共識,但是我們在當地了解到,現在修路成了當地扶貧工作的瓶頸,這是為什麼呢?

    都安縣國土面積4095平方公里,其中石山地區的面積就佔了89%,是全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區,素有“石山王國”之稱。“十一五”期間,都安縣的貧困人口從11.14萬人減少到了6.65萬人,161個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673元增加到了3186元,但即使是這樣也才僅為全國的一半。

    吳宇熊 廣西自治區扶貧辦主任

    吳宇熊:都安是我們廣西最典型的大石山區,廣西像都安這樣的大石山區縣有30幾個,在廣西49個貧困縣裏面,全部都是屬於大石山區。

    為了進一步改變這些貧困人群的生活條件,2007年,都安縣基礎設施以大會戰的方式,對546條1462公里的道路進行了建設和改造,而剩下的將近4000公里的道路幾乎都是一些最難啃的骨頭。

    莫傑 都安瑤族自治縣扶貧辦黨組書記

    莫傑:我們這裡的成本比外面修屯級路成本要高。

    記者:要高多少?

    莫傑:外面現在設計是每公里6萬左右。這裡要修的話,算成本每公里要12萬左右。

    而更為重要的是,記者在當地的走訪中了解到,即使是修通了道路,也未必能改變都安縣老百姓的貧困面貌。

    李甫春 廣西社會科學院壯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甫春:這麼小的能夠種四顆玉米也要充分利用,所謂碗一塊、瓢一塊就是這種地。

    李甫春,廣西社科院狀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三十年來,多次到都安縣進行調研,受我們欄目的邀請,李甫春與我們的記者一起再次來到了都安。

    李甫春:這樣的土地佔到80%。

    “九分石頭一分土”是對都安地形的典型形容,全縣耕地面積只有52.8萬畝,農民人均耕地不足0.4畝,而像這樣“碗一塊瓢一塊”的山窩石縫地就有25萬畝,加上土層薄,所以大多只能種些玉米和黃豆。

    記者:您覺得對於他們來説,如果要想脫貧,出路在哪?

    李甫春:對於這些貧困人口的解決辦法,最好是把他們搬出來,搬遷到他們具有發展條件的地方。

    事實上,早在1995年,都安縣就已經開始通過異地安置的方式幫助6萬多農民搬出了大山。

    “無土安置”易地扶貧搬遷模式就是不再分給農戶耕地,而是採取依託城鎮,以二三産業為主的模式,由政府無償提供住房用地和水、電、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將山上生存條件惡劣、自願下山、具備一定勞動能力和外出務工回來的農戶,搬遷下來自主建房、自求發展。

    不過,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要想在那裏建一棟房子安置下來,每戶家庭至少需要十萬元的資金,而對很多居住在大山裏的貧困戶來説,這幾乎是一種的奢望。

    李甫春:現在這15萬貧困戶裏面可能有相當部分人沒有具備這個條件,所以這個是它最大的問題。

    對於那些人,覃國告訴記者,當一部分人通過無土安置搬遷後,可以把更多的土地留給那些沒有能力搬遷的村民,從而改善當地的困境。

    覃國 都安瑤族自治縣發改局紀檢組長

    覃國:如果這個村裏面有十戶,現在搬出來6戶了,還有4戶,那4戶可能分的田地可能多一點。

    儘管“無土安置”在都安看來是一個擺脫貧困的重要途徑,但是這種模式需要依託當地産業化發展作為支撐,以吸納離開土地後村民的生計問題。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整個都安縣有葡萄酒廠,藤編,玩具加工等12家中小企業,一共可容納2000多勞動力就業,而未來5年內通過無土安置需要解決的就業人口則達到2萬多人。也就是説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可以在當地就業。

    韋紹士 都安縣瑤族自治縣縣委書記

    韋紹士:創業的平臺還沒有建立起來,主要是缺乏資金,所以,沒有上面的支持還是很困難的。

    主持人:“九分石頭一分土”、“都安想翻身,除非石頭變成金”,都安的俗語形象地説明了當地的自然條件有多麼惡劣。行路難、住房難、飲水難、上學難等等問題,是廣西扶貧開發的“硬骨頭”。人定勝天這句豪言壯語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如果不解決惡劣的生存條件,發展和富裕都將是一句空談。那麼如何度過眼前的難關呢?安都縣正在實施的“無土安置”方式首先為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況提供了一種好的思路,讓沒有條件通路通水的山區村民先有一個適合生存的地方,再想辦法解決發展的問題。我們了解到,整個廣西將在“十二五”期間將實施“五三五扶貧攻堅戰”工程,即到2015年,用5年的時間,對3000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使這些貧困村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000元人民幣以上。我們期待這樣的前景能早日實現。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