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2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網
“老説是加強徵管導致財政收入增長加快,沒有什麼新意。”4月20日,中國社科院春季經濟報告發佈會上,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陳佳貴對財政和稅收收入持續高速增長提出了質疑。
今年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達到26125.7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1%。其中全國稅收總收入同比增長32.4%,增收5736.30億元。這兩項增速大大高於同期9.7%的經濟增長,更高於同期城鄉居民收入增速。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也認為,按照這樣的速度,政府收入遠遠快於居民收入增長,考慮到企業收入增長也較快,居民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重還在降低,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的“十二五”規劃要求可能難以實現。
4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2011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會議公報稱,要深化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穩步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國家發改委宏觀院研究員常修澤在4月21日的中國消費增長論壇上指出,國務院常務會議將收入分配改革納入體制改革,説明收入分配要真正大改,需要對體制改革有所攻堅。
居民收入“無感增長”
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要達到7%以上,與經濟發展同步。人社部副部長楊志明日前也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努力實現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職工工資增長15%,5年實現職工工資增長翻番。
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制訂宏大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據參與國家發改委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制訂的專家透露,發改委擬定的政策比較宏觀,內容涵蓋了個稅起徵點上調,實現按家庭徵收個稅,大幅提高社保覆蓋範圍等內容,還包括農民收入的增長,以及住房公積金等內容。
不過,楊宜勇認為,僅僅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和職工工資5年翻倍兩項目標,要實現已屬不易。
今年一季度數據顯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63元,同比增長12.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這一增速低於GDP(國內生産總值)9.7%的增速。
同時,在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增長10.2%,財産性收入增長23.6%。楊宜勇認為,如果考慮一季度5%的物價因素,實際一季度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增幅才5%左右。
由於物價上漲,楊宜勇説,居民收入進入了“無感(覺)增長階段”,因為油價、房租、醫療和教育的費用的增加,城鎮居民總是“感覺”自己的收入增速並沒有達到統計局公佈的水平。
居民收入“無感增長” 五年倍增能否實現?
“城鎮職工工資增長5年翻番難度不小,可能財産性收入可以實現5年倍增的要求。”楊宜勇説。
常修澤表示,居民收入增長難以與經濟增長同步存在很多體制性因素。需要從就業增長、收入增長、社會保障等多個方面來一起解決。其中很多過去積累的體制問題需要儘快解決。
其中,常修澤強調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問題,他認為,居民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重下降,主要是壟斷性企業和政府自身的收入增加了。
“如果在破除壟斷問題上不能取得明顯進步,解決收入差距問題也很難取得預想結果。”常修澤説。
減稅力度還不夠
目前正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個稅調整方案提出,免徵額由現在的每月2000元上調至每月3000元,將現行9級超額累進稅率減少為7級,並對級距作相應調整。
財政部測算認為,調整方案通過後,個稅繳納群體的90%左右能得到雙重減稅。
不過,陳佳貴認為,要提高居民收入增速,就要降低政府和企業的收入增速。比如財政收入,如果按照經濟增速加物價增速,今年財政收入增速達到12%即可,但是目前增速仍然太高,説明“減稅仍不夠”。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稅收入增速為32.4%,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34.3%,均大大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長12.3%,和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名義增長20.6%的速度。
儘管稅務部門研究人士指出,一季度財政和稅收收入增長很快,與經濟較快增長,以及物價較高,以及預算外收入併入預算內等有關,但是陳佳貴等專家仍認為目前稅負偏高,應該加大減稅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