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油價背後的産能博弈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2日 14: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企業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從山東淄博下高速,一路駛向北方的東營廣饒方向,儲油罐和煉油廠開始多起來,國道兩邊關於柴油、精細化工的廣告隨處可見。

  這裡是“中國地煉看山東、山東地煉看東營”的東營石油化工産業集群帶,集中了多家大型地方性煉油企業,而在油價飆升和原

  料管控的情況下,這些地煉企業遭受到大型石化巨頭的多重競爭壓力,一度面臨發展絕境。

  3月29日,山東地煉負責人大會低調召開,而多家地煉企業卻因為原油來源短缺,無奈停工檢修。作為我國除中石油、中石化以外最重要的煉油力量,山東地煉經常處於無油可煉的境地。

  這在中石化、中石油等國有大型石化企業屢屢漲價備受指責的同時,顯得格外特殊。就在4月7日發改委上調了全國成品油零售價後,北京的93號汽油已經高達7.85元/升,而97號汽油更高達8.36元/升,距離10元/升的重要心理關口,越來越近。

  “地煉因為沒有油源,一直處於被限制的尷尬地位。我們多次向國家反映情況,但有關部門一方面承認地方煉油産能對我國油品供應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卻遲遲不肯在放開油源供應上走出實質性的突破。”山東地煉協會會長劉愛英對本報記者表示:“山東地煉獲得的原油配額還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數量,在成品油緊缺時,國家讓地煉企業開足馬力生産,等到油荒過去後,馬上把這些企業給遺忘了。”

  中商聯石油商會會長趙友山告訴記者,2月份他參加了商務部組織的兩大石油公司與民營企業合作共贏座談會,商務部表達了希望中石油、中石化加大與民營煉油企業的合作力度的意願。

  “除了適應這種苦日子外,就只有通過各種方式尋找破解的渠道,如延長産業鏈,擴大産品渠道,開展精細化工等,減小原油制約帶來的不利因素。”中國化工網總編劉心田説。

  油源之困

  2010年,我國生産原油2億噸,不能滿足幾大公司自己的煉廠所需,還要大量進口原油。據中國石油化工協會發佈的數據,我國2011年進口原油2.03億噸,對外依存度超過54%,而原油的進口權掌握在四大國有公司再加中化這五家公司手中。雖有一部分民營企業有原油進口權,但這些民企進口的原油必須供給中石油、中石化的煉廠,不得供民企和山東地煉使用。

  “從去年監測的數據來看,山東地煉的實際加工原料是2400萬噸,但企業實際總産能是在6000萬噸左右。那麼國家給的原油配額是多少呢?179萬噸。”中國化工網能源分析師趙京敏對本報記者説。

  以山東海科集團為例,這家地煉企業自稱有500萬噸的煉油産能,但2010年只獲得10萬噸的原油指標,不足其一週的煉化能力。

  “雖然如此,地煉企業平均40%—50%的開工率,已經不錯了,2009年以前開工率只有10%—20%之間,已經翻了一番。”劉心田説。

  面對巨大的原料缺口,地方煉廠只能從國際市場進口燃料油。而相比原油,燃料油黏度大、雜質多,生産成本高。劉愛英説:“購買燃料油是無奈之舉,原油5000元左右一噸,而燃料油卻達到6000元,且收率低,並且購買燃料油就是直接花錢買污染,是幫國外企業處理垃圾。”

  “如果地方煉廠要發展,必須解決油源,如果不解決油源,其他一切都是空談。”劉愛英在電話中情緒激動地對記者説,“他們和大石油公司一樣都屬於國家的企業。同樣是為國家做貢獻,為什麼國家要這麼對待地方煉廠,不都是為國家做貢獻嗎?難道地方煉廠生産獲得的效益不為國家創造稅收嗎?”

  望油若渴

  而地煉和民營油企一直沒有放棄爭取原油進口權的努力。今年“兩會”上,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提交了放開原油進口限制的提案,這份提案建議放開民營油企進口原油的限制,改變地方煉油企業單純依靠國有石油集團供油的局面。

  工商聯認為,大石油公司控制著原油、成品油的進出口權,國內市場80%以上的成品油由國有石油集團供應,造成了市場主體單一,難以跟上國內市場變化,資源不能真正按照市場需求進行有效配置,從而導致國內石油市場供求關係脆弱,“批零倒挂”、“油荒”發生。

  原油進口權的限制,造成地方煉化企業生産原料短缺。目前,全國有地方煉化企業99家,約佔全國煉油企業數量的45%,年煉油能力超過8800萬噸。其中僅山東一省的地煉企業就有6000多萬噸的産能,對原油更是渴望。

  “根據國家對WTO承諾,我國非國營貿易2700萬噸配額,但這些配額卻形同虛設。非國營原油貿易沒有實質性進展。兩大國有公司也有自己的進口權,不需要非國營貿易進口的原油,並且海關規定,如果進口的原油如果不是供應兩大集團,則不允許進港。”劉愛英説。

  而另有反對聲音也認為,原油貿易管制等現行石油石化産業政策,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石油石化工業健康發展、推動産業升級、抵禦國外大公司産品傾銷的根本舉措。在産油國及跨國石油公司日益強化資源控制的新形勢下,若放開進口原油管制,難免重蹈我國鐵礦石進口的覆轍。國家應繼續支持三大國有石油公司,抓住有利時機,迅速提高競爭能力,而不是在資源配置上向産業分散、技術落後、産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傾斜。

  面對這種質疑,工商聯石油商會提出,可考慮由規模較大的民營石油企業聯合組建大型股份制集團企業,統一對外詢價,組織進口;進口的原油除供應地方煉油企業外,也可投放石油交易市場,探索一條既降低石油進口成本,又充分保障地方和民營煉油企業油源的新路。

  生存之道

  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地煉企業做出多種選擇。比較典型的有三種,一是被招安,投入大石油公司的懷抱,成為大公司的子公司;二是跟大石油公司合作;三就是利用國家政策來尋求發展空間。

  22家山東地煉公司,已有9家被巨頭收購。據不完全統計,中海油收購了山東海化、利津石化;中石化在山東省整體收購、重組或控股了濟南石化集團、濟南長城煉油廠、正和集團、華星石化、昌邑石化、青島安邦石化等6家地煉企業。

  這些企業因油源問題開工不足甚至出現停工現象,為了能夠生存下去,甚至反而希望被收購。一旦被收購,就有穩定的原油來源。但一地煉企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大國企收購地煉企業,也有自己的標準,他們會選擇裝置齊全、效益好的企業,一般企業即使想被收購,也未必能入大國企的眼。”

  與大企業合作是地煉企業生存下去的無奈選擇,東明石化是典型的例子。東明石化是山東地煉中産能最大的企業,2009年開始這家企業與中石油合作建立日東管線,為東明石化提供原油。但由於這條管線年輸油能力達到1000萬噸,而國家規定供給山東全部地煉的原油限量為179萬噸,原油供給遠超國家限額,為了充分利用資源産能而不違反國家規定,東明石化最終也歸於中石油旗下。

  合作還有為大企業代工。地煉企業有6000萬噸的産能,但超過一半的産能閒置,幾大國企掌握著油源,但因為他們的煉化能力不足,經常導致油荒,也因地煉煉化成本較低,幾大公司經常找這些企業代工。

  此外,也有一些企業將自己的油庫租賃給國家,作為國家儲備油基地,並且利用國家政策進口部分原油,銷售給中石油或中石化賺取差價。

  現在,中石油要在倉儲、煉化、成品油加工銷售方面與民營油口流通企業和地煉企業展開全方位的合作。或許能給地煉企業帶來新的機會。

  油價越來越高和油荒頻發,中國的能源安全形勢越來越讓人擔憂,一方面是很多的煉油企業無油可煉,但在這種情況下,兩大集團與地煉企業還處於嚴重的對立狀態,必然會使我國的能源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

  尤其是在油荒的時候,地煉企業起到了重要的彌補作用,對成品油市場穩定的作用尤其明顯,並且這種作用的發揮是在地煉發展受到制約下實現,在市場上銷售成品油的價格與兩大公司一樣,但卻無法享受到兩大公司一樣的補助。山東原計劃成立山東石化集團,但制約地煉企業發展油源問題,也沒有後續的進展。

  “如果沒有原油進口權,地煉的發展始終是一句空話。”劉愛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