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統計局官員:環比數據可更早發現經濟變化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1日 06: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汪時鋒

  經過了兩年多的籌備,包括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在內的四大指標的環比數據終於要向外界揭開神秘的面紗,並將由國家統計局在今年4月15日對外公佈。

  這是中國首次正式發佈經季節調整的環比統計數據,包括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四項統計指標。

  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余波震蕩中,環比數據的推出無疑讓中國獲得了一份覺察經濟短期“危”與“機”的“快速檢測劑”。

  “為什麼美國、日本這些發達國家很早就開始算環比,因為環比數據作為反映短期經濟發展趨勢,更有靈敏性,有時環比數據所反映的趨勢已經開始出現逆轉了,同比可能還反映不出來。”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副司長張衛華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説,“我們已經為此籌備兩年了,經過反復論證,通過了各項檢測,我們認為基本成熟了,才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對外發佈。”

  記者注意到,正是因為四個指標描述了經濟的不同方面,未來在同一時點四個數據指向趨勢可能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其中的一些數據的波動還會較大,美國所發佈的相似的環比數據就有這一特點。

  國家統計局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環比數據一般波動的確都會比較大,美國在公佈零售額環比指標時就在附注中特別提示這一點;從趨勢上看,工業、投資和消費的趨勢不一定相同,其實正好反映了從投資、生産到銷售的經濟活動滯後變化。

  該人士表示,四個不同的環比指標,正好給了市場觀察不同方面變化的四個工具,但利用這一工具的時候又必須和分析者的經驗相結合,越理解市場情況的分析者可能更能從環比趨勢中把握趨勢。

  他同時強調,對環比數據趨勢的觀察往往是事後來看,三個及三個以上的數據連續、明顯的變動則可能意味著趨勢出現,環比趨勢的拐點出現與否都是事後綜合通過各項因素來判斷的。

  “從我們近兩年的測算來看,數據對拐點的指示性把握得比較好。比如消費數據中,一個是在非典期間、一個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期間,都出現了明顯的負增長。”該人士對記者説。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如何理解和使用即將發佈的環比統計指標,記者專程採訪了國家統計局建立統計指標環比制度負責人之一的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彭志龍,帶來一份詳盡解讀。

  分析短期趨勢的有效工具

  《第一財經日報》:能否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環比,什麼又是同比?

  彭志龍:環比統計和同比統計是不一樣的兩種方法。環比統計主要是針對相鄰兩個月度或季度的對比。如果對比的基期是去年的同一月或同一季,就是同比。

  比如,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數據,2011年3月和2010年3月數據比較的就是同比,2011年3月同2011年2月的數據比較就是環比。

  日報:對於投資者和宏觀經濟決策者來説,環比統計有什麼用?

  彭志龍:環比數據可以較好地反映短期經濟變化,是進行短期經濟趨勢分析的有效工具。以我們測算的中國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的GDP季度數據來看,環比數據的低點在2008年第四季度,而同比數據的(低點)在2009年一季度,綜合考慮當時的經濟環境,我們認為環比數據所顯示四季度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最低點,所以利用環比數據可以更早發現經濟的變化。

  環比數據要經過多次修訂

  日報:雖然環比數據有這些優勢,但我們直到現在才剛剛推出經季節調整的環比指標。那麼做環比統計的複雜性在哪?

  彭志龍:做同比的時候,一般不需要剔除季節性因素,可以直接對比;但做環比時候,以3月同2月相比,就要考慮季節性因素,所以環比的首要工序就是要剔除季節性因素,然後進行比較。

  比如説春節,有的年份在2月,有的年份在1月,有的年份跨1~2月,如果不把春節因素剔除的話,那麼就無法進行前後兩個月之間的對比。又比如10月份有國慶節,造成10月份的工作天數和11月份的工作天數不相同,在做環比的時候也要剔除天數不同的影響。

  進行季節性因素調整時,選擇適當的季節調整模型很重要,這正是難點所在。按照我的理解,由於所選擇的季節調整的方法和參數不同,所得出的季節調整後的數據不是唯一的。不過,同一模型出來的數據是可比的。

  舉個例子,比如最近國際市場油價上漲,會傳導至國內使國內油價上漲,並進一步影響國內CPI。如果我們要計算國際油價的上漲對中國CPI的影響,把這個任務交給不同的研究機構去算,研究者依據自身的經驗和認識,採用的不同的模型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此外,環比較同比複雜的第二個特點是環比數據要經過多次修訂。修訂主要基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漂移”産生的數據變動,一個是因原始數據修訂所産生的數據變動。

  “漂移”是一個專業術語,就是當增加一個新時期的數據後,以前所計算的月度或季度的環比數據或多或少會發生變化。這是因為加入新信息後模型自動修正的結果。比如,2011年3月的新數據出來後,原有2011年2月的環比數據就可能發生變化;4月份新數據出來後,3月份和2月份的環比數據也可能會有變化。但短期多個環比數據所形成的趨勢一般不會發生變化。

  不是看一兩個單獨月份的變動

  日報:由於歷史環比數據總在變,投資者在考察經濟變化時,究竟以誰為準?

  彭志龍:當然以最新發佈的數據為準,因為它包含了最新的信息,並自動修正了以前的數據。看環比數據的變動,不是看一兩個單獨月份的變動,而是要看一段時間內數據的趨勢變動。美國、日本和其他發達國家的環比數據發佈後都會經過不斷修訂,而當地的市場和媒體也都是以最新發佈的數據為準。

  按照一般的經驗,新數據出來後,離現在比較近的數據,可能被修訂的幅度比較大,但較早期的數據,其季節調整數據所形成環比數據會比較穩定。

  日報:為什麼最終選擇這四個指標做季節調整環比數據?

  彭志龍:這四個指標是反映中國經濟發展重要的四個指標。另外,按照環比統計製作要求,時間序列數據不能太短,一般要七年以上,這四個數據也滿足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