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錦湖輪胎未公佈召回細則 專家擔憂道歉是姿態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4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專題:2011年CCTV315晚會

  錦湖輪胎天津工廠涉嫌違規使用大量“返煉膠”生産輪胎事件被曝光後,錦湖輪胎全球總裁金宗鎬、中國區總裁李漢燮3月21日在央視《消費主張》欄目向廣大消費者道歉,並宣佈召回所有違規産品。截至目前,錦湖輪胎尚未公佈具體的召回細則。

  國內輪胎召回之前屬於空白地帶,無先例可循,一些專家擔憂道歉僅是一個姿態,召回會遙遙無期。因此,錦湖輪胎將如何實施召回?何時召回?召回的輪胎是什麼批次?使用過問題批次的輪胎但自行更換的車主怎麼辦?……上述種種問題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錦湖方面

  “正在研究制訂召回細則”

  錦湖輪胎被央視曝光後,錦湖輪胎高層立即趕赴天津工廠進行了內部調查。經調查發現,被報道的工段確實存在不按照公司內部標準進行生産的情況。

  錦湖輪胎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正與一些整車生産企業研究制定召回細則,召回具體涉及哪些批次以及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召回,都要待細則出來,上報國家質檢總局獲得許可後才能實施。

  錦湖該負責人表示,召回具體是指修復還是更換,還需要相關技術部門與國家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決定。

  錦湖輪胎官網顯示,錦湖輪胎在國內主要有三大生産基地,分佈在天津、南京和長春,這三大基地的年産量達到了3000萬條。配套廠商為北京現代、上海通用、一汽大眾、東風標致、長城等國內多家車企,配套車型大概有35款。其中,包括北京現代8款車型中7款車型,上海通用旗下別克凱越、雪佛蘭科魯茲、景程等5款,而且別克凱越的不同車型幾乎全部配備錦湖輪胎。長城汽車的精靈、哈弗,奇瑞汽車的風雲和A3也使用錦湖輪胎。

  整車企業

  “每天都在跟錦湖開會”

  一汽大眾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現在每天都在跟錦湖那邊的相關小組開會,也不斷接到車主關於輪胎問題的諮詢。我們目前只有督促錦湖儘快敲定召回的細節,以及推動對天津以外的南京、長春兩個工廠的輪胎進行回應。現在我們生産線上的車型在逐步減少錦湖輪胎的使用比例,完全停用不太現實。”

  據悉,一汽大眾全係産品有15%使用錦湖配套輪胎,是南京和長春工廠供貨。錦湖被曝光後,一汽大眾調集了專家和技術團隊到其南京工廠調查。“如果抽查結果發現南京工廠也有相應的問題,我相信整車廠商不會再繼續跟錦湖合作。”該負責人稱。

  一汽大眾負責人還告訴記者如何辨別錦湖輪胎的産地:在胎壁上會有DOT的字樣,字樣後面緊隨的代碼即為生産地廠家的代碼,以錦湖輪胎為例,4T(南京)、CO(天津)、FE(長春)。

  輪胎企業

  “輪胎企業産能集體緊張”

  一個美國輪胎品牌的負責人透露,這幾天已經有整車廠商找他們洽談追加訂單等合作。但該負責人表示,除了原來配套的車型有可能調動産能增加生産外,從沒配套過的車型現在開始談合作需要很長的週期,短期的車輛供應會受影響。

  “一個全新的配套合作,整車企業先要對輪胎品牌有一個認證,再對相關規格的輪胎型號進行認證,這個週期要兩年多時間。”據介紹,一般而言,一款車型都有採用兩個甚至3個輪胎品牌不同規格的輪胎作配套。比如,捷達如果停止使用錦湖,那麼可以通過加大備用品牌韓泰來保證正常生産。

  一個日本品牌的輪胎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輪胎企業目前産能都比較緊張,我們的工廠在杭州,春節後出現了用工荒,自己原本的配套項目還沒顧得上。産能的問題可能使得整車廠商目前不那麼容易找到其他品牌的配套輪胎。”

  消費者

  “考慮自己換輪胎買安心”

  一位配備錦湖輪胎的伊蘭特車主方先生昨日表示,“我多次打電話問北京現代的經銷店,但商家説在等整車廠的説法,他們説已經向廠家反映情況了。我的輪胎也不知道在不在召回的批次裏,即使不在召回範圍,心裏還是不放心,肯定考慮自己換輪胎買個安心,那這筆支出其實還是消費者埋單。”

  一位中消協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去年汽車投訴裏,幾乎沒有輪胎方面的投訴,因為輪胎不像整車有“三包”,很多消費者發現輪胎的各種質量問題也就自認倒楣。

  橡膠工業協會

  “召回在國內沒有制度化”

  橡膠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召回在國內沒有制度化,包括一些細節怎麼去認定,國外一般是輪胎企業自身去認證,發現問題主動召回。我們也在等國家質檢總局的消息,協會只能呼籲維權,而沒有手段來對輪胎企業做任何約束。至於這次錦湖會發展成怎麼樣就不好説了,之前在美國有過一起菲爾斯通輪胎召回,最後這個輪胎廠被普利司通給收購了。”

  維權律師邱寶昌説,“根據去年7月1日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45、46、47條的規定生産和銷售有風險的産品應該召回。如何召回應該儘早明確,到底是退換還是賠償,哪種方式都還沒有明確,哪些批次什麼時間段生産的在召回範疇?道歉是不夠的,要拿出實際行動。同時,我國召回制度也急需完善。”

  汽車零部件領域專家

  錦湖事件考量質檢監督體系

  汽車零部件領域資深專家鐘師昨日表示,錦湖事件應該思考質檢部門、橡膠工業協會等相關部門各個環節的監督體系。

  為什麼會等到媒體曝光之後,企業自發地宣佈召回呢?“我認為,有關部門在這之前就應介入,包括授予生産許可證的部門、質檢部門、橡膠工業協會等跟輪胎企業生産環節密切相關的鏈條,這些環節是否也有責任?頒發了3C認證,那麼有沒有規定日常的定期抽查?”

  鐘師認為,橡膠協會應該有規範行業的責任,但除了在其官網上發表了空泛的聲明外,也沒聲音了。“錦湖事件的本質是成本競爭導致的。實際上,這幾年整車的價格不斷下降,但整車企業仍舊要保證利潤,就只能從零部件採購環節壓縮成本,用更便宜的輪胎,而輪胎企業也要以低於競爭對手的價格博取整車企業的配套訂單。同時,這幾年輪胎的原材料天然橡膠的價格卻一路走高,那最後只能犧牲消費者的利益,採取摻更多成本低的返煉膠代替原片膠的違規方式來保證自身盈利。”鐘師稱。

  鐘師表示,央視報道稱,返煉膠過多會降低輪胎性能,造成安全隱患。然而,至今沒有一個權威的輪胎技術方面的專家和代表出來説明:到底返煉膠超標是會導致新輪胎在一年內哪些性能指標下降,是濕地的抓地力沒那麼強、還是滾動阻力減少了?現在造成了消費者的恐慌,相關部門應該給予一些技術方面釋疑的回應。

  本報記者 梁靜晶